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方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2020-11-10 00:53施云
康颐 2020年15期
关键词:ICU患者肠内营养容量

施云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ICU患者应用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年限跨度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抽选样本为本院ICU收治6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值表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均30例。两组患者均行肠内营养输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基于速率肠内营养输注方案,研究组患者行基于容量肠内营养输注方案,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每日能量摄入量,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肠内营养输注后营养状况相关指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两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患者应用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方案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营养指标,提升能量摄入量,且对肠内营养耐受性无影响,可全面推广。

【关键词】容量;肠内营养;ICU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099

Application of capacity - based intracenteral nutrition infusion party in ICU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ying capacity - based 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scheme in ICU patients. Methods: The study life span was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The selected samples were 60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at ICU.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ed numerical table plan, with 30 samples. Both groups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ased on rate 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scheme, and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wo daily energy intake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0.05); superior (P< 0.05);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intestinal nutrition tolerance scores (PPP< 0.05). Conclusion: ICU patients use capacity - based 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scheme significantly, can improve patient nutrition index, improve energy intake, and have no effect on intestinal nutrition tolerance, can be fully promoted.

【Key words】Capacity; intraintestinal nutrition; ICU patients

肠内营养支持是ICU危重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其主要特点是经由患者胃肠道为其提供机体代谢所需各类营养物质及营养素,可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维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与结构,保持其屏障功能,预防胆汁淤积及内毒素移位等并发症[1]。ICU患者肠内营养输注以维持输注速率恒定为主要方案,该方案对患者营养液摄入总量缺乏关注,无法解决肠内营养中断所致喂养不足等问题[2]。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方案侧重于确保患者营养液输入总量符合医嘱,关于其临床应用效果缺乏深入研究分析[3]。本研究择取本院ICU患者为分析样本,评价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輸注方案实际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年限跨度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抽选样本为本院ICU收治6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值表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均30例,全部患者均行符合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指征,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时间超3d,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总结并分析两组相关基础性资料,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区间统计值51-74岁,平均(62.48±2.79)岁,其中神经系统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消化系统疾病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区间统计值53-74岁,平均(62.59±2.84)岁,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0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消化系统疾病8例,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肠内营养输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常规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妥善固定肠内营养管,肠内营养输注期间定时采用温水冲洗管道,以预防堵塞。间隔6h采用床旁超声仪、50ml以上营养注射器等评估患者胃潴留,如胃残留量超200ml,需评估其是否合并腹胀、肠鸣音异常、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存在不适感,需暂停喂养或减慢喂养速率,并遵医嘱应用促进胃动力类药物或调整喂养方案。如患者胃残留量超500ml,需依据其生命体征及主诉症状暂停喂养。同时,护理人员需监测患者胃肠道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并针对性干预肠内营养输注相关合并症。

对照组患者行基于速率肠内营养输注方案,护理人员依据医嘱中肠内营养支持24h总量,结合患者使用的营养液类型,将其换算为营养液总量。维持肠内营养输注速率恒定,如中断肠内营养输注,需采用中断前速率恢复肠内营养输注。

研究组患者行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方案,护理人员依据医嘱中肠内营养支持24h总量,结合患者使用的营养液类型,将其换算为营养液总量。如肠内营养输注中断,护理人员需统计中断前肠内营养液输入总量,计算24h输注营养液总量与其差值,调整输注速率后于24h内完成剩余营养液输注。计算剩余营养液总量期间,护理人员将百普力、能全力或匀浆营养液玻璃瓶口垂直向下悬挂,利用容量测量尺便可测定准确数值。

1.3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每日能量摄入量。统计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输注前及输注后7d前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营养状况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包括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程度。腹痛评分标准中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腹胀,无腹痛;2分为显著腹胀或腹痛自行缓解或腹内压为15-20mmHg;5分为严重腹胀或腹痛无法自行缓解或腹内压超20mmHg。恶心呕吐评分标准中0分为无症状;1分为恶心无呕吐;2分为恶心呕吐且无需胃肠减压或GRV为250-500ml;5分为呕吐且需胃肠减压或GRV超500ml。腹泻评分标准中0分为无症状;1分为稀便3-5次/d,总量低于500ml;2分为稀便每日5次以上,总量为500-1500ml;5分为稀便每日5次以上,总量超1500ml。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软件为本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每日能量摄入量

研究组患者估算能量摄入目标总量为(1242.44±205.79)ml,对照组患者估算能量摄入目标总量为(1253.29±201.43)ml,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每日能量摄入量,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肠内营养输注前后营养状况相关指标

肠内营养输注前两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肠内营养输注后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2.3对比两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

对比两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肠内营养输注在ICU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改善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相关研究表明,ICU机械通气患者保持足量的能量及蛋白质供给可显著降低病死率,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确保估算能量摄入目标在限定时间内顺利完成[4]。

ICU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期间受长时间禁食、输注速率不合理、管道检查或护理操作输注中断、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极易产生喂养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常规肠内营养输注护理多采用基于速率的方案,侧重于维持肠内营养输注速率恒定,缺乏对输注量的关注,无法解决喂养不足的问题[5]。基于容量模式下的肠内营养输注以确保营养液足量输注为主要目标,在发生输注中断后,护理人员计算剩余营养液量,调整输注速率,继而确保在限定时间内营养液足量输注[6]。与基于速率方案相比,基于容量方案可确保每日营养液输入量充足,有效规避输注中断引发的营养液输入量缺失,最大限度上满足患者机体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进而改善疾病治疗与预后,并可降低ICU患者死亡率[7]。

分析总结本研究的各项数据,研究组患者每日能量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肠内营养输注后前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可认为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输注能够确保营养液足量输注,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同时,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无显著差异,可认为基于容量肠内营养输注未导致肠内营养耐受性降低,整体安全性较高。

综上分析评估可知,ICU患者应用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方案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蒲勇鹏,班丽红,陈玮,等.基于呼吸机能量代谢监测数据指导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8):149-151.

[2]王庆,孙艳.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277-278.

[3]刘国斌.对行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患儿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25):2-3.

[4]盛玉,卞兰峥,魏莉,等.不同容量注射器冲管对儿科患者留置空肠营养管堵管再通的效果评价[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9,27(3):184-187.

[5]张芹.ICU呼吸机治疗患者给予早期腸内营养对改善营养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健康之友,2020(1):23.

[6]马富荣.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循证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2):99-100.

[7]甘平,刘克远.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ICU危重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预后情况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6):850-853.

猜你喜欢
ICU患者肠内营养容量
水瓶的容量
影响ICU住院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ICU患者家属关爱中应用护理关怀的价值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的探讨
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