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初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更有实效

2020-11-13 09:39古丽克孜米吉提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古丽克孜?米吉提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中小学培养以综合素质为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不仅要求学生在文化课程方面扎实掌握,也要紧随信息时代的社会潮流,拥有信息技术能力。笔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探究性的思考并提出几点策略和方法,为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具有实效。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驱动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其实是一门十分富有意义、趣味和实践内涵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能力与思维为培养目标。同时人们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假如学生缺乏对这些技术的掌握,就容易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所以,为了培养出未来综合型成长型人才,在初中阶段学校要逐渐重视起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效性。

一、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度

一方面,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有效信息检索、处理、整合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这样的学习模式也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合作,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与同学相处和在集体中生活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如何Word排版”这一节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基本的word排版技巧,自主設计版面尽可能的美观和整洁。在基础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先尝试一些基本操作,随后进一步的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更深层次的任务探索。有些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基本的排版工作,而有的学生基础的工具也没有找出来,这个时候,组内先完成的同学就可以告诉他如何操作,通过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同时让先学会的同学带动后来的同学,能够均衡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最美观的版面,让学生充分考虑排版的要求和美观度,增加学生对美的意识。

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在小组内教学和探讨,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多媒体手段辅助学习,促进课堂质量提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成长为一种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一工具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让这门课程更加多元化和趣味化。

在“图像格式”这一节的学习过程中,在课堂前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对图像形成的例如“像素”“液化”“模糊”等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和探讨,在课堂中可以将一系列图像调节参数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将相关的技巧和流程也通过PPT的形式呈现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针对较为关键和复杂的流程,教师的示范可能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就可以利用小视频的方式在屏幕上投影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其中的具体操作,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随后让学生以小组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和掌握基本的技能。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问,调动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基本掌握我们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加的直观生动,最终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应用知识,增加课堂的实效性。

三、即使评价反馈学习情况,增加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初中阶段的能力测试是通过最终考核呈现的分数实现的。但对于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仅仅依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科学和片面的。同时,在一个班级内是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是一致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而忽略学生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要让所有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一门动手实践的课程应当是富有趣味和吸引力的,不能完全的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得到高分,扼杀学生的兴趣。

在一个课题的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将学习形成的成果作为考核的内容。内容当中更加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难点,以及合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去过多的关注学生探究的最终成果是否成功。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了知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最终达到信息技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同时,在课程中间及时的给予评价和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和技巧,并且教师能够得到及时的教学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双向促进才能让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四、总结

信息技术的课程内涵在于让学生及时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信息社会当中蕴含的基础技能,同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人才的社会要求。信息技术作为新兴学科的重要地位正在逐渐被认可和接纳,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最终发现高效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感、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质量、评价反馈教学情况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率,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双赢的核心素养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韩松.探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02):190.

[2]   李兆明.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20(04):61.

[3]   秦毓.对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现状的思考[J].学周刊,2020(04):59.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