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3 09:39田鑫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田鑫

摘要:小学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引导着学生感受音乐和艺术的学科,但是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没有注意到和学生的交流,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不能够很好的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所以如今的小学音乐课程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应该适当加入体态律动教学,这样才能够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为音乐课堂注入新鲜的生命力,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普及,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目前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去真正的体会美和发现美,注重陶冶学生情操。而将体态律动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更能够借助节奏让学生进行身体的协调,使得学生感受音乐内涵。所以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态律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學目标设置一些相关的律动环节,让音乐和形体进行整合,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吸引力,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课堂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营造了更加活泼和生动的课堂氛围,进一步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的各个环节中。

(二)有利于音乐知识的生动形象化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比较强烈的,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还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并且学生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这也要求教师需要探索出一些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课堂中要注意不能够单纯把枯燥的乐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这样自然不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体态律动教学,让乐理知识更加生动,帮助学生在动作和音乐的配合下更好的理解乐理知识,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

(三)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体态律动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模式,所以可以改变以往单一静态的教学给学生造成的枯燥感。体态律动能够让学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中,给学生一个彰显自己的平台,学生更好的展示自己和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学生在体态律动教学下会主动寻找到课堂乐趣,教师也为学生创造了轻松自然地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大得到了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自然也会变高。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对于音乐而言,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欢快的音乐节奏比较的强烈,而忧伤的音乐节奏比较的缓慢,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节奏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体态律动来进行指导,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进行舞动,从而感受音乐的节奏。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时,这首歌曲比较的欢快,而且在音乐中就有关于一些动作的内容,教师就应该带领儿童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舞动,感受音乐的节奏,这样也能够更快速的帮助学会歌曲演唱。又比如在学习《鲁冰花》时,这首歌曲节奏非常的舒缓,在教学中教师一边播放歌曲,一边让学生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的摆动头部,感受音乐的舒缓节奏,所以在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不同的音乐内容组织学生完成体态律动教学,借助肢体动作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的节奏,高效的学习音乐,提高学生音乐的感知音乐的能力。

(二)借助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比较差,所以独立欣赏音乐作品还比较的困难。另外小学生注意力较差所以很不太愿意去认真聆听音乐。为了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体态律动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的感受和认识。比如音乐在到达高音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伸展自己的身体,而等到中音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胸前放平双手,达到低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然地放松手臂,学生在跟随着音乐完成各种动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也能够从体态律动中感受到音乐的情绪,这样一来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比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草原巡逻兵》时,音乐中就包含了不同的情绪和形象,教师在播放音乐中可以让学生播放驰骋的马儿的动作,或者播放巡逻兵矫健的身姿等等,通过和音乐的互动更好的感受音乐中的形象和情绪。

(三)借助体态律动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乐调

节奏和音调之间是互相存在不可或缺的,两者需要结合才能够充分表达出音乐的情感。所以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还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体态律动进行音调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借助肌肉活动完成对音乐音调的展示。比如在进行4/4节拍当中的弱拍进行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一只手向上拍,而当强拍的时候两只手向下拍即可。这样一来可以借助动作让音调更加的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学生还可以借助各种感官完成学习,借助视觉和听觉更好的感受音乐的乐调,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小学音乐的音调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借助体态律动完成教学指导,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音乐教学的体态律动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音乐的欣赏水平。在方法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于音乐整体的理解能力,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注重对教材的深入解读,融入适当的律动内容,让他们能跟随音乐的旋律,用自己理解的动作表现其中的速度、力度、庄严、沉重、轻盈、欢快等情感,有效的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菲.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情感读本,2018(23):11.

[2]   王丽彩.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9(05).

[3]   齐丽玲.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7(03):38.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