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策略探讨

2020-11-13 09:39何少红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何少红

摘要:群文阅读相比于单篇文章的阅读更加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能够将文章中的信息更加有效的向学生进行传递,有助于提升阅读效果。本文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策略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择

群文阅读是指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们多篇阅读相关文章的一种的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具有阅读篇目多,阅读内容丰富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学生们的阅读储备,还可以使学生们在对比、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强化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提高阅读质量。

一、选择阅读文本,打好群文阅读基础

文本的选择是有效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在缺乏文本的情况下,群文阅读将变得群龙无首,学生们的阅读也会缺乏目的性,严重地影响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因此,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发挥教学能力,從多方面入手,围绕一个主题多样化的组建多篇文章,为学生们提供阅读素材,驱动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理解文本。本人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按照不同作者相同主题、同一作者不同文本、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式等方式选择文本,组建群文。

以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式为例,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立足教材的编排特点,直接将主题相关的文本组建在一起,帮助学生们在大量的阅读中,感受相同的主题,深入地理解文本。比如,在组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教学的时候,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文章组建在一起,可以引导学生们在相同主题的文本阅读中,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浓浓深情。

二、合理设计阅读任务,驱动学生们深入思考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有利有弊的。相对于单篇阅读而言,群文阅读使得学生们的阅读内容增多,受阅读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往往难以自主地深入分析每一篇文章,甚至不少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思考文本内容,长期如此就会影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同时限制着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发展。

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通过大量的阅读,感知文本主题。因此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立足群文阅读的如此特点,围绕所选择的文本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一些探究任务,一方面,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们,使学生们自主阅读。另一方面,驱动学生们积极思考、探究,使学生们通过对问题的解决,理解文本内涵,提高阅读质量。

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以“体验美丽的自然景色”为主题,将《四季之美》和《鸟的天堂》这两篇文章组建在一起,引导学生们进行群文阅读。同时,笔者还结合文本内容和阅读主题,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的任务: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呢?是如何描写自然景色的呢?使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自然景象呢?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色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为什么要这样刻画自然景象呢?一个个任务的提出,为学生们指出了寻找两篇文本共同点的方向,在探寻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走进文本,具体地分析写景文章的特点,理解文本内容,同时积累写景经验,为今后自主写作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读写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目的是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们能在输入语言、输出语言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学会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提升语文素养。阅读是学生们输入语言的主要途径,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阅读到的篇目是较多的,无形中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写作技巧等。立足学生们的发展情况,教师需要恰如其分地设计读写结合任务,驱动学生们对阅读中积累到的知识内容进行灵活运用,进而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以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以“感知人物形象”为主题,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三篇文章组建在一起,引导学生们进行群文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们边读边勾画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批注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等。在组织了阅读教学活动之后,笔者设计了“写人”作业,要求学生们运用课堂积累的语言知识,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四、深入挖掘群文价值,增加文章之间的横向联系

群文阅读比较注重挖掘群文的内涵和价值,教师应该通过把握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进行群文价值的探究,利用文章之间的联系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文章内容,并在明确一篇文章主题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第二篇文章的内涵,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几篇文章的内容,顺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善于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同时利用对比分析、讨论交流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文章的主题产生碰撞,从而引导学生在更高的视角上进行文章的辩证分析。另外,教材中的文章需要教师付诸十分的心血和努力,课外和课内的文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文章来组建群文,融入课外的文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实际生活和教材之间的相关性。需要注意的是,课外文章的选择更要注意文章内容和课内文章之间的联系,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来完成课内课外的无缝衔接。

五、结束语

总之,群文阅读是一项综合性高、多元丰富、操作性强的阅读教学活动,它可以有效弥合单篇阅读认知单一与全本阅读精读不足的缺陷。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围绕阅读主题,合理的选择、组建阅读篇章。通过选取多元化、层次丰富的组合文本,开拓学生们的视野,驱动学生们分析任务,感知文本内涵,同时设计写作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思维发展能力与文字审美能力,帮助学生们读写结合,最终达到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袁华颜.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8.

[2]   何玮.走近课外文本,涵养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9(06):10-11.

[3]   左爱娟,范兴凤.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05.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