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课程建设研究

2020-11-13 09:39蒙玉琴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运输

摘要:“1+X”制度背景下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工作过程理论,论文基于此从课程内容重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教学任务设计、课程资源构建、课程学习评价五个方面探讨“1+X”证书背景下高职《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课程建设。

关键词:“1+X”证书;课证融通;课程建设;物流运输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物流运输管理是一门重要的核心專业课程。如何将运输管理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融入专业课程中是“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1+X”证书背景下高职《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课程建设

(一)《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课程建设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1+X”证书背景下高职《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课程建设思路:基于运输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重构,分析物流管理“1+X”证书中运输工作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课程标准,基于高职学生认知规律以任务驱动方式设计课程教学任务,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设课程资源,基于过程控制理论设计课程学习评价标准。

(二)《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课程建设内容

1.    基于运输领域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

(1)     行动领域分析。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物流管理毕业生运输工作领域的主要企业类型包括公路货运企业、铁路货运公司、海运货代公司、航空货运公司等进行企业调研,归纳主要岗位及工作内容,并分析岗位技能要求。

(2)     学习领域描述。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构成,任务是培养学生完成运输业务操作及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课程学习内容如下:①运输行业与岗位认知;②公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与调度作业、整车零担货物托运受理作业、集货作业、配载装车作业、在途跟踪作业、到达交付作业;③铁路货物运输服务办理、货物托运受理作业、提货与装车作业、核收运费、途中检查作业、到达交付作业;④水路货物运输组织形式,班轮运输进出口作业流程,接单、运费计算、报价、订舱、单据填制与流转,报关报检;⑤航空货物运输进出口作业流程,订舱、运费计算、制单、单证交接;⑥物流运输方式,国际多式联运组织方式,货运代理业务流程、费用结算与单据流转。总学时建议64-68学时。

(3)     学习项目与任务设计。学习项目内容设计要尽量覆盖就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所需知识点和技能点。据此,《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共设计六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中学习任务的排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以公路货物运输项目为例,学习任务设计为公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公路货物运输调度作业、公路零担货运组织、公路整车货运组织、公路货运事故处理。

2.    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纳入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包括当事人业务管理、运输风险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可直接融合到现有的课程学习任务中。注意检查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是否已在课程体系中,经对照发现货运代理作业、货物运输作业、运输费用处理、货运事故处理均已在课程标准中,若有未包含的内容应适当增加。

3.    以任务驱动方式设计课程教学任务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自控力和管理能力不强。课程教学任务的设计应以任务驱动为主,坚持“多学少教”“、多做少讲”的原则设计教学组织,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可应用P—T—C—A模式设计教学过程,P为案例驱动(自主探究),T为岗前培训(学习新知),C为技能比武(学以致用),A为任务巩固(知识内化)。

4.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设课程资源

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后,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增加,学生需在课堂上快速地完成任务,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功能,建设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颗粒化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课下预习、复习、自主学习。每个学习任务的线上课程资源应包括导学、任务、微课视频、授课PPT、精读学习材料、扩展阅读材料、行业标准与相关单据、图片、测试题等,可绘制思维导图总结知识点便于学生课后复习与期末复习。

5.    基于过程控制理论设计课程学习评价

课证融合的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与“X”证书的职业技能考核同步考试与评价。这不仅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内容融入课程内容,还要求教师的教学达到或超过职业技能等级专业培训的标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水平。

因此,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考核,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将过程控制理论应用于课程学习考核中。课前,通过线上教学平台预习学习内容,并通过测试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课中,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情况,将课堂活动成绩计入学生平时成绩中,并及时公布;课后,每个任务学习结束通过测试题检测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每个项目学习结束进行一次阶段性学习检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控制,保证学生充分掌握课程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二、结语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课证融通的理念贯穿于核心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过程,更快推进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是一项不断完善的长期工程,未来工作还需深入探索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6_378206.html.

[3]   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EB/OL].https://vslc.ncb.edu.cn/csr-home.

作者简介

蒙玉琴(1984—),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运输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