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教师学术身份构建探究

2020-11-13 09:39夏敏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夏敏

摘要:本研究探讨大学外语教师学术身份的构建,提出通过提高教师个人的学术投入、增加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培训和创设学术共同体三个措施帮助外语教师形成学术身份认同。但教师学术身份是持续建构的过程,需要外语教师在不断的努力和能力的积累中逐渐形成。

关键词:学术身份;大学外语教师;身份构建

教师从事科研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是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Borg,2010)。而教师学术身份的发展可以促进教师开展教研实践(Taylor,2017)。因此,教师学术身份的构建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学术身份?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构建自己的学术身份呢?本研究将围绕这两个研究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探讨教师学术身份构建的影响因素,以期对广大教师及研究者有所启示。

一、教师学术身份的内涵

目前对身份研究没有统一的定义。文灵玲和徐锦芬(2014)认为身份是指自我的多种组成成分,是分别与其占据的各种社会角色有关的自我定义和自我概念;这些自我定义和自我概念受到人们所属的各种社会群体或类别规范的影响,也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是来自外在社会环境的定义和期待与内在自我定义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综合体。在社会文化框架中,身份是在社会实践中积极的、持续建构的过程(Taylor,2017)。

教师学术身份是高校教师多重身份的一个子身份。高校教师除了承担教育者角色外,还承担着研究者角色。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身份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科研行为的认可,与学術角色不同。Britzman(2003)认为角色是外部赋予的,而身份是内部建立的。因此,教师自身要建立学术身份至关重要。

二、教师学术身份认同的现状

现有研究表明我国大学外语教师的科研投入不够,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层次都有待提高(张莲,2013)。这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大学英语教师普遍把科研职能摆在次要的位置,有非常大的关系。高校教师自身对各职责或各子角色如何排序才是他们专业身份的核心(文灵玲徐锦芬,2014)。如何才能帮助大学英语教师构建学术身份是本研究的重点。

三、构建教师学术身份的策略

1.    在学术实践中构建

教师个人在学术实践中的投入是身份建立的核心。参与实践是我们学习并成为我们自己的基本过程(Wenger,1998)。教师学术身份的构建需要通过相关的学术实践来实现。教师自身在科研的过程中认识到科研的意义才能建立稳固的学术身份,同时稳固的学术身份又进一步促进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从而使得教师持续坚持科研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2.    在教师培训中构建

很多外语教师没有建立学术身份、不从事科研的原因之一是科研能力不够,不知从何下手。系统且专业的教师培训能够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建立学术自信,从而形成学术身份。科研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只有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意识上去了,从内心认识到教师做科研的重要性,才能从行动上解决根本问题。在教师培训中,专家的指导不仅在学术能力上给教师具体的科研指导,帮助教师开拓思维,解决教师在学术上出现的具体困难,而且专家教师能够在情感上利用自身的学术经历引领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并影响他们构建自身的学术身份。

3.    在学术共同体中构建

外语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一个相对孤立的课堂环境中度过,参与教学研讨的机会非常有限。学校仅仅提高科研要求并不能促进教师的学术身份的形成,是否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团队支持才是教师构建学术身份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作学校应该为教师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性的学术共同体,通过老带新的科研团队模式,促进教师学术身份认同。

四、结语

本研究认为,教师学术身份是持续建构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努力和能力的积累,教师个人的学术能力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是影响身份构建的关键因素,外界的科研氛围也影响着教师的学术身份建立,但构建教师身份,从事学术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建议工作学校能够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外语教师迎接工作挑战和学术发展搭建平台,促使教师以更积极的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学术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Borg,S.Language teacher research engagement[J].Language Teaching,2010(43):391-429.

[2]   Britzman,D.Practice makes practice:A critical study of learning to teach[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3.

[3]   Taylor,L.A.How teachers become teacher research‐ers:Narrative as a tool for tea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7(61):16-25.

[4]   Wenger,E.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meaning and ident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   文灵玲,徐锦芬.高校教师专业身份概念探析[J].教育评论,2014(10):45-48.

[6]   张莲.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一项个案调查报告[J].中国外语,2013(0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