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思政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2020-11-13 11:47薄鸟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薄鸟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物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点。揭示科学家们总结和提炼的物理概念、规律都是源于生活,发掘其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和物理知识进行无缝衔接,在分析物理现象、解释物理概念中润物无声的将严谨的科学态度、顽强的求知精神和爱国情怀传递给学生,而不是生硬的穿插,让学生能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教育。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物理;立德树人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要求。当前课堂教学,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和学习仅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基本没有思政教育的功能,因此利用专业课程的内容和学科内涵的特点,实践立德树人的育人途径。

高校理工类基础课程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主要是通过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属性、相互作用及运动,理解自然界发展的一门课程;其覆盖面积广泛、兼容各类自然科学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课程教学实施思政教育是刻不容缓需要实施的。

一、当前“大学物理”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现状及不足

1.    制度保证不够明确

当前很多学校的大学物理课程都没有明确的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要求,没有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长远规划和系统规划,并且没有详细思政教育方案、明确的目标。

2.    思想重视不足

理科老师平时大多会对课程专业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只将少量的爱国意识会融入进课堂教学中。但大多数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在平时的授课中也缺乏对思政教育的融入,导致在知识传播中容易忽略对思政教育的熏陶,使得学生在理科教学中白白丢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和阵地。

3.    缺乏明确地切入点

大学物理授课,长期的教学习惯使得教师更多的注重知识的讲授;且理科专业限制,使得一部分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传授知识时,如何进行思政教育,什么时候进行,如何进行,哪里进行,这些问题让很多教师不知如何把握,本质的问题还是不知如何在专业教育中切入思政教育。

二、大学物理课堂思政教育的思考和实施途径

1.    添加思政元素于课程内容

物理教材中对物理发展的起源介绍主要源于西方,介绍中国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的内容很少,这就让学生质疑中国科学家在物理学中的贡献,这也提醒了物理教师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因此物理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增加教学内容的普适性、民族性和趣味性。利用课堂渠道,传输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以绿色、环保、低碳、循环利用的物理知识为主题宣传;以互联网为纽带推荐学生查阅资料、观影,全方位的了解物理学家和科学理念。比如在讲授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章节中关于“火箭飞行原理”的内容中,添加中国“神州”系列飞船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也能体会到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通过让学生观影,了解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更加强调两弹元勋们在中国核物理发展史上所表现出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等精神,也让学生始终铭记功勋们的贡献和不朽人格。

2.    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作为教师应该时刻牢记。理科专业教师既要能承担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授任务,也要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要有强的政治意识、深的政治情怀、新的政治思维、广的政治视野、严的自律精神、正的人格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

教师在讲好每节课中,深度理解学科内涵,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寻找契合点,积累思政元素。尤其是在講解重大物理规律的发展演变中,对科学家的贡献以及所体现的优良品质做一一分析。在物理学发展史中,中国科学家也在不同阶段有着突出的贡献,比如潘建伟院士的量子通信、罗俊院士对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等中国科学家的一系列研究都是出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这些素材都是需要教师在平时多方位进行积累,才能更好的融入授课中,让学生感染到爱国情怀和祖国的伟大。

3.    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思政教育

如何将思政元素和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润物无声的在课堂中实施,这是教师要掌握的重要教学技能。教师在对物理课程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熟悉物理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做到让思政元素从物理中来,又回到物理中去。

人类发展、自然的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在建立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分析物理过程中深度挖掘,将思政元素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增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也将学科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启发学生的政治素养。

高校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每位老师应该担负责任,利用课程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潜移默化,若干年后必显成效。

参考文献

[1]   许硕,葛舒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6):84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8.

[4]   李骏扬.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与情感[J].中国大学教育,2019(12):20.

[5]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运用导数法巧解大学物理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