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学

2020-11-13 11:47简豪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提升措施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简豪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人们愈发关注音乐课程教学。音乐作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美的欣赏能力,实现师生之间高效互动。文中以音乐教学设计为着手点,分析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提升措施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升艺术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师生普遍存在轻视音乐课程的情况,需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文中联系音乐教学实践,分析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1     优化课堂内容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音乐课堂内容时,要保证课堂内容的具体性与明确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效把握课堂内容设计难度。结合小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经过努力后可以理解这部分内容。尊重学生主体性,通过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提高音乐教学设计的情感性,塑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小学生可以在活跃氛围中完成音乐学习。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审美能力,但教学中经常忽略这个问题,传统音乐教学侧重培养学生音乐知识,另一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但并未把握教學核心,影响到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这对这一情况,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如,《七子之歌》这首歌学习时,笔者授课时间为下午第一堂课,下午上课学生极易犯困,刚上课就看到很多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引入比赛模式。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接着给学生说“:这堂课我们进行班级歌唱大赛,前三名有奖励!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参赛”。比赛时每个小组表现不一:有的唱歌跑调引发大家大笑、有的则从容应对。整个过程中我也在指出演唱代表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改正。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显著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2     选择合适教学内容,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目前为止,游行音乐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歌曲的内容好坏不一,甚至有些流行音乐为了追求和凸显商业价值,过度彰显“娱乐至上”的浮夸观念。因此,教师在选择流行音乐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结合中学生性格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对音乐内容进行合理甄选,引入一些内容积极、思想性高的流行乐曲,同时对一些具有时代感、教育意义和励志型优秀作品进行挖掘,比如《倔强》、《铿锵玫瑰》、《海阔天空》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内容积极向上,引入教学中还能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陶冶音乐情操的同时丰富情感、感悟生活、领悟人生,学习并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小学音乐教学时,可以根据流行趋势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受欢迎的流行音乐供学生欣赏、参考和学习,比如中国风的流行音乐中就渗透着我国很多古典乐曲的知识,长时间学习倾听此类音乐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以正确、理智的态度对待流行音乐。为了提高和激发小学学生其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加入一些更富有变化和创意的设计环节。例如,在学习和讲解古筝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视频模式,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古今著名爱情故事,使学生通过视频,对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蕴含情感、传递信息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

3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的灵魂就是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在教授学生必要音乐技能、伦理的同时,主要目标还是要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实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在不断学习、欣赏中展现和提升学生音乐情感、自身审美。而引入体态律动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体会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对学生体会其情感大有益处。

3.1  合理利用观察法。在音乐教学评价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且观察法在音乐这类技能型学科评价中,效果即为显著。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从唱歌、纪律、乐理和音乐鉴赏等几方面着手,观察学生实际表现,根据其状态和能力表现来划定评分或等级。在评分过程中,可以将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形式结合,确保学生也能参与到等级评分中,为自己的表现划等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设置几条鉴赏指标,例如学生参与程度?学生对乐曲的掌握情况如何?可以在每个指标下划分四个等级,然后根据学生具体变现划分等级。

如学生积极参与课间讨论评为A,学生参与度一般评为B,乐曲理解不准确评为C,乐曲内容理解完全错误评为D。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几档小节目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例如甲乙组竞赛机制,幸运大比拼,谁敢来唱歌等等,以这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性,同时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进行打分,而且该成绩占总成绩比重的50%。

3.2  综合测试与考核。小学生音乐素质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者分别占总成绩比重的50%,两项成绩总和即为学生整学期音乐考核最终成绩。

4     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与鉴赏教学,需要音乐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构建高效音乐课堂。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顺利实现培养学生乐感与鉴赏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田德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分析[J].黄河之声,2019(19):120.

[2]   苏丹.小学音乐教学中练习设计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0):88-90.

[3]   韩彦荣.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方法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9):124.

猜你喜欢
提升措施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立意为先,谋篇布局,揣摩细节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