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效率提升的方法研究

2020-11-13 11:47张妤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效率提升策略分析初中历史

张妤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迎来了重要的改革发展时期。在新的教学形式下,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问题不断暴露,给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依据。历史课程在初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初次系统了解历史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价值。本文就将在新形势下对中学历史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形势;效率提升;策略分析

传统历史教学几乎被打上了死记硬背的标签。教师在教学中方法和理念都相对保守,同时要求学生对众多的历史内容进行硬性背记,导致教师教的辛苦,学习学的困难。且刻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科学史观和学科思维的养成,给学生的长期发展造成隐患。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利用新的教学技术和理论对历史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和发展,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过程更加自然和高效。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新形势的教学含义

1.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下的背记教学理念深刻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愈发保守和强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在核心素养教学的21世纪,历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进行考虑,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有效积累和发展。

2.    课堂的教学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板一眼、甚至自说自话的教学形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使学生的学习耐心之间消磨,出现了厌学和懈怠情绪。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利用课堂讨论、主题班会、情境创设等教学新方法,对学生进行重新有效组织,促使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    学生的基础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现代社会,学校的封闭教学功能不断弱化。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及时窥探社会发展的面貌,使学生的基础学识和常识显著增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适应这一趋势,积极开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

4.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方式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了深刻影响。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使课堂教学形式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开放程度的不断发展。

5.    应试教学的考核内容发生了更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的考核内容也对学生的材料分析和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应试考核理念的改革挑战自身的教学计划,促使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1.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兴趣和状态充分观察和了解。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对学生的基础学识和兴趣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往后的教学中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使教师教学能够有效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保障历史教学长期有效的开展。

2.    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和开放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的提出自身的学习疑问,并进行认真耐心的解答,促使课堂教学保持开放性,避免传统教学中循规蹈矩对学生的否定和压制。例如在教学《三國鼎立》的过程中,学生大多数听说过人名,但对历史事件缺乏客观真实的理解。对此教师就可以对三国人物的历史形象进行还原,使学生的真实历史史观得到有效培养。此外教师需要注意自身的教条和言行,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幽默的语言、热情的演讲状态,利用肢体动作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对教师保持亲近感,使课堂教学气氛保持活跃。

3.    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讨论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全新的组织形式展开课堂活动教育,促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得到提升。例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分担学生个人的学习压力,同时激发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一些分析比赛,如对“原始农耕社会”的生产想像等,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集思广益,提升学生的思考乐趣。

4.    促进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进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历史话题向现实生活进行引导,使学生保持较高兴趣和多元理解。例如在教学《盛唐气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唐朝的开放和包容性进行讲述,即使放在当代唐人的视野和胸襟也是难以再现。以此使学生对盛唐做到更生活化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历史发挥脉络的思考。

5.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样化课堂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历史资料,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多元理解,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体验。例如在教学《宋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强调“瓦舍”出现的重要价值,对底层人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进行分析。以此使学生从细节出发,了解到宋朝经济发展发达程度。

6.    采取灵活方式降低学生的记忆负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总结、思维导图、表格、影视纪录片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记忆,使学生的记忆负担得到缓解,增加学生对历史年代表的具象认识。

7.    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实践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知识和历史实践相联系,使学生的基础考据和研究精神得到培养,使学生建立理性客观的历史价值观。例如对秦出土的兵马俑、竹简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秦苛政的说法尚待重新审视。

三、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理论、历史研究都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给基础教学带来了重要变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新式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分析和反思,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有效变革,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红冰.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2018,1(01):5-6.

[2]   周文婧.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J].东西南北:教育,2018(18):479-479.

猜你喜欢
效率提升策略分析初中历史
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窥探
问题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分析
刍议提高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方法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