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转变策略

2020-11-13 11:47朱蓓蕾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转变策略儿童本位

朱蓓蕾

摘要: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集体生活的基础阶段,喜欢游戏也是幼儿的天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结合幼儿的天性实施教学,将游戏化课程引入到教学工作中,让孩子们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教育教学。但是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帮助幼儿进行游戏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其实际的需要,所以设计出的游戏也不能满足孩子成长以及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尤为重视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做到儿童本位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教学,才能让教学效果得到保障。本文对儿童本位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转变策略做出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儿童本位;课程游戲化;转变策略

一、以幼儿的需求为基础创建游戏主题

游戏可以由很多种形成展现出来,教师在选择游戏展现的形式时,应该遵循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主题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儿童的需求点以及兴趣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确定游戏的内容以及主题,才能将游戏教学的重要作用展现出来,才能让游戏教学的本质得以体现。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孩子的习惯并不是很好,在上课时总是动来动去,领取东西时也不排队,还经常发生小朋友之间抢东西的事情,此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孩子们的这些情况,为其准备一次角色扮演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分别担任小老师的角色,进行教学、分东西以及解决小朋友之间存在的问题。利用这样的游戏化方式进行教学,首先能够让儿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之后在自己担任小老师进行班级的管理时也能够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且让孩子们担任小老师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会更高。教师这样以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游戏化课程的创建,既可以让儿童得到相应的培养教学,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完成自己的教学。

二、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创建游戏区域

在进行幼儿的游戏化课程设置时,应该保证课程设置的趣味性,这样孩子才能更愿意参与其中,才能有助于游戏化课程教学的价值发挥。所以在幼儿园的区域教学中,应该根据儿童的实际需求,进行区域材料的投放,给儿童创建不同类型的游戏化教学区域,满足不同孩子的实际游戏需要。例如,教师在布置幼儿园的游戏区域过程中,可以按照孩子们的需要,分别在相应的区域内布置绘画区域、实践区域、运动区域等等,并且在相应的区域内投放相应的材料,在进行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这时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就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良好的体现,还能将儿童的学习意愿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实现对孩子们更适宜的教学,保证教学实施的质量以及效果,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三、让幼儿主动对游戏的内容进行探究

在以往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教学中,教师都是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进行应用,只是考虑到自己应该应用怎样的游戏对孩子教学,以及教学的过程中自己应该做什么。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幼儿是否喜欢这些内容,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在儿童本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分析,选择幼儿喜欢的游戏内容,并且让其自主参与到游戏的探究,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对自己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探究。例如,教师在教幼儿画一画自己的家人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想象并进行绘画,并且最后评出画的最好的小朋友,利用这样比赛绘画的游戏引导孩子们完成绘画的学习。此时幼儿就能够自主的进行想象,并且结合一家人一起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绘画。在这样的绘画游戏中,孩子能够更好的参与,同时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也能够让孩子回忆起以往快乐的时光,并且完成绘画的教学。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里表明,儿童就应该是快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结合相应的教学理念,保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将儿童作为实施教学的主体,保证儿童在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对游戏化绘画课程的学习。

四、利用游戏化课程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以往在游戏化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都是将孩子们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培养和教学,游戏的设计以及实施也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儿童本位的教学理念没有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同时对于孩子思维的发展也没有促进作用,甚至在教师长期模式化的安排下还会影响孩子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学会借助儿童本位思想给幼儿设计游戏化课程,并且让其能够在游戏化课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儿童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其自主完成手工作品。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块纸板,并且提供给孩子们一些纽扣,让其通过粘贴用纽扣绘制出一幅美丽的画。在这样的教学中,需要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创作,并且由自己控制游戏化课程的进度,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游戏,此时,孩子们的思维就能够得到培养,游戏化课程的价值也能够被展现出来。

五、总结

游戏化课程在幼儿园中的实施对幼儿的成长以及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想要将游戏化课程的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出来,教师就应该遵循儿童本位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幼儿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需要为基础,让其自主参与到游戏化课程中,体现幼儿主体教学地位,完成游戏化教学,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薛萍.儿童本位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转变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8(04):41-42.

[2]   朱雅萍.儿童本位:期待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的有效“糅合”[J].好家长,2018(53):30-31.

[3]   王红花.儿童本位理念下提升户外游戏环境有效性的探索[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06):19.

[4]   庄苏琛.一草一木皆课程——"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自然角的创设[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10):39.

[5]   陈静羽.游戏化理念下幼儿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8(12):91-92.

猜你喜欢
转变策略儿童本位
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转变策略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分析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探究学困生转变的策略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好玩”的教育
有关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策略研究
儿童本位,让儿童诗教学更高效
儿童本位,让语文课堂智趣飞扬
基于“儿童本位”的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