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课程内容”分析

2020-11-13 11:47耿红芳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课堂导入小学科学

耿红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应该巧妙的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形成系统科学知识构架,以及高效课堂的导入。

关键词:小学科学;知识结构;课堂导入

关于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课程内容”我将从两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①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结构;②新课标与现行教材的对比”。

一、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结构

生命世界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现行教材有关“植物”的单元有:一上第一单元《植物》、三上第一单元《植物》、三下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四下第二单元《新的生命》4个单元,主要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主,内容涉及到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长变化、分类、繁殖等;有关“动物”的单元有:一下第二单元《动物》、三上第二单元《动物》、四下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这3个单元,涉及到的动物种类有鱼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哺乳动物、鸟类等,学习它们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命周期、分类、繁殖等,低年级学习它们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学习它们的生命周期、繁殖等,这样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关“人”的单元有:四上第4单元《我们的身体》、四下第二单元《食物》2个单元;另外多种多样的生物还包括微生物,有关的单元有四下第三单元《食物》涉及到的霉菌是微生物、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另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行教材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六上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是就是专门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单元。

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的教材内容共有12单元,占现行的10册教科版教材(36个单元)的1/3,可见“生命科学领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新课标与现行教材的对应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4个领域,共18个主要概念,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6个,这6个主要概念是:第7到第12个主要概念:

每个主要概念被分解成多的学习内容。例如:第7个主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分为7.1、7.2、7.3、7.4、7.5,5个学习内容。生命科学领域共有24个学习内容。每个学习内容有分在不同的学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中。

大家请看:“7.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这一学习内容分在1、2年级学段和3-4年级学段,5、6年级没有。1、2年级学段对应的教材是1上第一单元《植物》、一下第二单元《动物》、三上第一单元《植物》、三上第二单元《动物》;3、4年级学段第一个学习目标“描述生物的特征”,对应的教材是三上第一单元《植物》、三上第二单元《动物》,第二个学习目标“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应的教材是三上第一单元《植物》、三上第二单元《动物》。

通过这样的对应,我们就把新课标和现行教材对接起来,就能更好的根据新课标去教旧教材。

例如,7.2中:“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的差异。”新课标对应的年级是两个学段(1、2年级和3、4年级学段)。其中“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和“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的动物”,这2个学习目标需在3、4年级学段完成。而我们现行的教材是安排的六上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新课标由六年级调到了3、4年级学段。

再看,7.5中“地球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和我们的现行教材相比,有新增的内容:“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知道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这在教学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时需要我们做适当的补充。

再看第8个主要概念“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护自身的生存。”8.1:“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料的结构。”5,6年级学段,“知道植物可以吸收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也就是光合作用。而对应我们的教材,是在三下的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由3年级调到了6年级学段,这个跨度是相当大的。其实不光调整了学段,难度也降低了。在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具体的内容标准是“4.4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一方面这一要求与初中生物存在一定重复;另外,小学生尚不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难以理解“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抽象过程。因此,在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中,将相应的教学要求调整为“知道植物可以吸收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学生只要初步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即可,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负担。

再看第10个主要概念“人体有多个系统组成,各個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护生命活动”。

“10.1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10.2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官。”这两个学习内容,对应的我们现行教材四上《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而“10.3人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10.4脑需要被保护”现行教材没有涉及,属于新增加的内容。因为现今脑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加之脑是人思想和行为的控制中心,学生很有必要了解脑的主要功能,并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保护脑。因此新课标在5、6年级学段,学生会“10.3简要描述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10.4列举说出,为保护脑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比如说人需要充足的睡眠,需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防止外界的刺激冲动,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等”这些新增的内容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做适当的补充。

以上是我对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粗浅的分析,希望我的分析对我们的科学教学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课堂导入小学科学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