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竖笛辅助教学的有效性

2020-11-13 20:07李丹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竖笛辅助教学有效性

李丹

摘要:本文结合了教学实践,探讨了“竖笛进课堂”辅助音乐教学产生的效果是符合有效教学的这个观点。文章抓住竖笛参与音乐教学相比非器乐教学的几个优势,从能易于激发学习兴趣,能易于掌握知识技能和能易于让全体学生参与音乐实践这三个发面进行的论述。

关键词:竖笛;辅助教学;有效性

近些年来“,器乐进课堂”成为深化音乐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举措。简单易学、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的吹奏乐器       竖笛成为器乐教学中的首选。有些教师也许会认为:学生在四十分钟里既要学会音乐教材规定的内容,又要掌握竖笛的吹奏方法,过多的教学任务会不会导致无效或低效教学?我的回答是——当然不会!十多年我坚持“竖笛进课堂”的体会是,它不仅不会增加教学负担,反而能辅助音乐教学,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四两拨千斤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而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教师们是各显神通,见仁见智,如果使用不当,或许还会适得其反。但是有竖笛参与的音乐教学就大不一样了,尝试过器乐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当他们发现小小的竖笛居然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如在第一节课,我吹奏了一首充满童趣的,只由三个音——567构成的《摇篮曲》,并告诉他们马上就可以学会后,那种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一下就抓住了学生想体验新事物的迫切性,学习的欲望自然而然的激发出来了;又如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可以成功地演奏如:《划小船》、自己改编的《七子之歌》的前奏等等这些短小优美的乐曲或歌曲片段后,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渐渐喜欢上了竖笛,这时,我牢牢抓住这难得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声情并茂的示范演奏替换单调的示范演唱,如《桑坦.露琪亚》《十送红军》《走进西藏》等等。当学生听到不再简单的旋律在竖笛上依然可以吹奏得如此动听美妙时,刚获得演奏自信不久的学生对逐渐加难的内容更是有兴趣,学习的热情得以继续保持和延续。看得出小小的竖笛已经发挥了它大大地魔力,无论是刚接触竖笛还是学会之后,学生始终保持着对它的兴趣,真可谓“四两拨千斤”。显然,“竖笛进课堂”的教学模式相比缺少器乐教学的传统音乐教学多了一把工具,它可以更轻松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式教学模式,而这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由此来看,竖笛辅助音乐教学作用无疑是有效的。

二、润物细无声

音乐教育是一门学科,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新课标》中指出“: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要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审美的体验中”。这句话就意味着我们音乐教师需要用更多的智慧来巧妙地解决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例如识谱、视奏、视唱等等。我引入“竖笛进课堂”后,发现有着固定音高的竖笛恰恰在这个“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无效”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丰富音乐审美的体验方式;可以降低那些嗓子不好或处于变声期的学生对唱的厌恶;可以加强师生关系的合作性和互动性;可以在课堂以外延续音乐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时,我在基本训练环节中利用附点和弱起节奏吹奏基本音,学生在反复吹奏后,这两种节奏型“无意”地渗透到学生心中,当再识《摇篮曲》曲谱时,那些附点和弱起节奏变得迎刃而解,不再困难;学习《十送红军》中,我采用了学生和老师合作吹奏旋律——接龙的方式来感受作品,这样在学习吹奏时还兼顾聆听了作品,可谓一举多得;完成吹奏难度颇大的《走进西藏》B乐段后,趁着学生陶醉得意时,鼓励学生完成聆听《天路》A段听奏的任务,学生在老师的肯定下完成了听奏,甚至有的学生当场将乐谱书写出来……可以看得出,有了竖笛这个好帮手,视唱、听音等很枯燥的训练变成了有意或无意地学习。

三、给我一个舞台

音乐实践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反馈音乐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给予充分的舞台引导学生主动去参与其中。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快乐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爱音乐的热情和学音乐的自信。那么“竖笛进课堂”可以说是真正地做到了将音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改观了非器乐教学只能以唱进行实践的弊病,让那些演唱还不够自信的学生都可以换成竖笛演奏的形式参与进来。例如:我在学期末进行音乐测试时,学生可以选择演唱,可以选择吹奏,还有的学生问老师能不能组合“你吹我唱”,大家很踊跃的参与其中,没有一个学生音乐害怕唱跑调或者唱不好而拒绝参与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我总会用独奏、齐奏、合奏各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展示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在每学期结束时我还将所有的吹奏内容汇总成卷,并请家长模拟观众为学生举行个人家庭音乐会;除此之外,在班会,节日庆祝,甚至社会活动中鼓励学生利用竖笛作为音乐实践参与其中……事实证明, 由于竖笛它具有简单易学,一学就会的这一特点,教师在阶段性的学习取得成效后,应随时引导学生投身到班级、学校和社会等各项音乐活动中去,给每个学生一个舞台,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反过来,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又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这也是竖笛辅助教学所产生的非常重要的效益。

以上就是我这些年来在竖笛参与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总而言之,我们无论通过什么手段辅助音乐教学都要在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前提下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进步和发展为有效目标。参考文献

[1]   全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朱则平,廖应平[主编].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王英奎[主编].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

[4]吴靖,刘文明,等.青少年心理学知识丛.

猜你喜欢
竖笛辅助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如何提高竖笛教学的质量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我们班的小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