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指向

2020-11-14 04:20
电影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物外星星际

王 博 李 然

(邢台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1)

作为科幻电影题材的一个分枝,西方星际电影随着发展亦逐渐火爆全球,其中《复仇者联盟》《星球大战》《阿凡达》等跃居全球电影票房前列,可谓西方星际电影的经典代表作。星际电影独具特色之处在于其中建构的“人物”——外星人,其也成为该题材电影主题表达、角色塑造与情节推动的必不可少的着力点。不同于单纯的科幻片与纯粹想象的奇幻片,星际电影是兼具科幻和奇幻元素,又独具外星“人物”建构的幻想型星际影片。星际电影不只是凭借特效技术带来的视觉吸引力,而且其中暗含了对多种价值观念的裹挟与消费,最重要的是融入了对观众心理与时代精神的映照。西方星际电影将人类精神世界跨类型融合,或许是其拥有巨大市场号召力的动因,价值被重新审视和深层思考。从影视批评的价值观层面来看,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不仅是单纯的审美指向的创造,而且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结果。基于此切入星际电影“人物”建构指向,探索其外部形象、心理动态和价值观指向,并揭示其背后潜在的理念真相。

一、“人物”建构的外部形象指向

作为西方星际电影“人物”的核心——外星人,从出现之初到随后和当前的形态来看,其在西方星际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建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西方星际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建构是复杂多变的,从外部形象层次来看,大致可分为非人型、类人型、超人型等类型。

非人型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出现伊始,是类似怪物外形的反面角色。西方星际电影特定“人物”形象出现于银幕,源于1903年的《月球旅行记》,随着1947年罗斯威尔事件后,人们对外星飞碟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狂热,使得外星人成为西方星际电影最具特色的“人物”,并频频现身银屏。西方星际电影因其背景设定的科幻性和“人物”构建的特殊性,不仅备受电影制片商的广泛青睐,而且受到多数西方民众的喜爱。前期西方星际电影在当时的特定社会形势中,通过科幻片致力营造对立格局,向人们揭示“人类面临外星人入侵的风险”,因此,前期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形象建构以类型怪物的非人型为主。如《X星来客》《火星入侵者》处于“前外星人形态”并被标注反面角色特征。随着星际电影的发展,非人型外星人成为“人物”建构的主攻领域之一。

与前期类型怪物的非人型“人物”建构相比,类人型“人物”危害人类的反面角色逐渐被淡化,趋向人性化发展,被赋予普通人类情感。既有与普通人类相似的外形,又具备人类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和情感,在电影银幕中的呈现也更为丰富。如1985年上映的《ET外星人》,其“人物”建构具备了人的基础特征,并且被定位在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类人性,完全反转前期的敌对角色,使得善良外星人“人物”深入人心。在向观众传达爱与和平的同时,彰显人类与外星人的情感交流。随后上映的《阿凡达》《星际迷航》等星际电影中,同样使用类人型“人物”建构,趋向人性化发展。

随着西方星际电影的持续发展,其特定“人物”的构建,从最初的类似于怪物的非人型,经历与人类相似的类人型,逐渐向拥有超越人类能力的超人型转变,从而满足人类对超能力的想象。超人型经典“人物”形象有《星球大战》中的极地武士、《神奇四侠2》中的银影侠、《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等,其所建构的“人物”形象,大都拥有普通人类无法企及的力量和能力。与其他“人物”类型相比,此时的超人型“人物”被赋予了拯救主题,通过星际电影超人型“人物”塑造,在满足人类对外星人物和超能力想象的同时,反映出社会群体“渴望被拯救、害怕被奴役”的心态。西方星际电影“人物”的建构,不仅与电影的娱乐化和商业性有关,而且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电影所处时代社会人群的心理动态。从西方星际电影“人物”的动态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下,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二、“人物”建构的心理动态指向

满足人类对星际“人物”的想象和猎奇心理,牵引观众对星际电影的兴趣。星际电影在影像技术的推动下,被赋予了更多的重任,以满足人类不断提升的对星际“人物”的猎奇心理。如《明日边缘》《星河战队》等星际电影满足了观众对外星人形态与身体奇观的直观视觉感受;《星球大战》《银河系漫游指南》等为观众呈现了宇宙空间与异星风景奇观;《至暗之时》《新外星人》等通过运动速度与动作奇观,为观众上演了超人类盛宴。西方星际电影除却从视听层面分解星际“人物”,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外,更多地从情节、叙事、表意等环节建构星际奇观,促进观众对星际“人物”的深层认知。当前,猎奇心理已成为观众接受星际电影的核心驱动力。如《降临》,通过未知解读和未来预知,引发观众的兴趣,并以此牵动观众的好奇心,并基于影片中未来与现实的交织,从视觉上震撼观众对星际“人物”的想象。

对观众忧虑的验证与解除。星际电影在满足观众对星际“人物”猎奇心理下,催生的快感体验常与焦虑共生,观众对星际“人物”既有期待又有担忧。星际“人物”作为外星生物,不只是能够引发观众对未知的好奇心,同样容易引起观众对不可掌控的超能力的恐惧。星际电影通过电影形态,在向观众呈现星际“人物”形象,满足观众对其视觉的想象之外,也将观众对外星生物这一假想敌的焦虑,转化为为目之所及的恐惧。而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通过虚拟影像深挖观众被压抑的焦虑和恐惧,最后通过电影的圆满结局加以平复,也可理解为通过宣泄和净化,使压抑得以平复。如此,观众面向未知宇宙空间和神秘星际生命时,在畏惧和渴求的双向作用下,触碰打破禁忌与猎奇衍生的快感,满足观众想象共同体的存在,并基于一种现实逃避心理,使得压抑的焦虑得到释放和承认,暂时性地抚平内心的孤独和焦虑。

心理指向的矛盾性与依存性。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满足观众对外星生命的想象,是牵引观众对星际电影产生兴趣的驱动力,而对担忧的验证与解除,是为了通过星际电影形态达成平复的状态,用星际电影的虚拟性拓展观众的心理需求。在基础电影功能之外,星际电影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观众,提供一个宣泄和排解内心疑虑、担忧与恐惧的出口。如《牛仔和外星人》《美国战舰》,通过对星际“人物”的刻画,将其设定为阴谋者,欲摧毁一切,用以映射观众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社会矛盾的担忧。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恰好成为现实疑虑的转嫁者,为身处在纷繁复杂时代的普通人开启通往理想世界的虚拟之窗。但是,现实与想象并不能混为一谈,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能否在真实与虚假之间把握好度,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点。

三、“人物”建构的价值观指向

“人物”建构载体化倾向明显。妄想通过意识形态黏联,推动西方观念向全世界蔓延。西方星际电影风靡全球,暗含着人类对宇宙与外星生命的好奇和热情,这既是星际电影受欢迎的一部分原因,又是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载体化倾向明显的缘由。西方星际电影虽然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主题,但是对星际“人物”的定义亦不再单纯地限制于好坏,而是融入了特定历史时期和大环境下的社会价值观念。西方星际电影在塑造外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资本与科技手段的双向运作下,不可避免地将意识形态期许融入其中,可见西方星际电影通过“人物”的建构,能够一定程度映射其所处社会现实与意识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在提升观众娱乐快感和消费满足感的同时,成为消解科学严肃性和哲学思辨性的载体。使得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形象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随着电影的传播蔓延于世界。

“人物”建构立场过于偏颇。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置身于资本主义大环境下,其立场存在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而非是面向全人类的大众化和全球化眼光。由于所处立场的偏颇性,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必然成为满足资本主义价值观众的观念性保证,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幻想倾向。纵观西方星际电影,对外星“人物”入侵的勾勒,成为威慑观众的介质,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乐见。由于立场的狭隘,西方星际电影精心刻画“人物”形象,并妄想通过精心的剧情设计,用以加深观众对外星生命切实存在的虚假认知,以免其中融入的意识形态泡沫破碎。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将格局放大,不能只服从于资本主义社会规则,以一种革新社会的意志向前发展。

竞争无限理念的植入,导致西方星际电影价值运作复杂化。浩瀚的星辰,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向往和想象,西方星际电影更是打开了人们窥探宇宙星尘的缺口。通过西方星际电影的呈现,外星文明映入观众视野,并通过特定外星“人物”的构建,在观众心中埋入竞争无限的种子,以往以真理价值自居的形态被打破。如,《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刻画的星际“人物”灭霸,以及设置的恢复“自然平衡”的观点,引起观众热议。逃避现实并不同于解决问题,回避问题亦不能够转移矛盾。影片最后,基于维系宇宙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而设定使“人物”灭霸消除宇宙一半人口,来化解危机的方式,其价值指向明显与人类社会规则背道而驰。西方星际电影无论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其都存在一个潜在的心理暗示,就是外星人是存在的,基于外星生命存在的观点,向观众植入竞争无限理念。最终西方星际电影会向观众传达出,人类终将会危害人类,外星人存在竞争永不停歇。如影片《阿凡达》和《第九区》,通过外星“人物”建构,向观众揭示外来者所带来的恐惧,如此使得西方星际电影价值指导逐渐复杂化。

总之,西方星际电影作为文化工业的关键部分,其“人物”形象建构,置身在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表达,通过整合大众观念与社会现实,塑造了外星人形式。随着西方星际电影地位的逐渐攀升,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呈全球化蔓延趋势,在具备电影基础性的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之外,基于鲜活星际“人物”的建构,向观众传输特定的社会信念和意识形态。从批判角度出发,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具有编织虚妄的嫌疑,在真理和科学之外,借助星空幻象的外衣,使真相与现实笼罩于重重迷雾。揭开西方星际电影“人物”建构的外衣,探清其本质,更利于观众理智地看待西方星际电影,以及冷静地对待其建构的“人物”形象。

猜你喜欢
人物外星星际
外星许愿机 10
外星许愿机6
外星许愿机5 外星许愿机
外星许愿机(11)
星际打劫案
“穿越星际”去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