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扎的雨靴》的符号性与象征性美学

2020-11-14 14:26
电影文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雨靴身份情感

乔 檑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404000)

《旺扎的雨靴》是由拉华加导演并编剧、万玛才旦监制的藏语剧情片,影片改编自才朗东主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生活在藏地农区的小男孩旺扎一直想要拥有一双雨靴,而当他终于拥有了雨靴后,却只能在一个个晴天中祈求大雨的故事。影片以孩童旺扎的视角,以“雨靴”作为载体,呈现一种意象化的精神寄托。这种寄托可以是一双雨靴,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具象化的物体,虽然是儿童视角,整个故事却是一部具有普世性的成人寓言。该片于2018年2月21日在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入围新生代竞赛单元,并在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得最佳导演奖项。

一、雨靴的符号化与功能性

符号美学理论是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和他的学生苏珊·朗格的哲学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总结,也同样是人类以符号形式对于这种情感的再创造”。区别于可以使人类进行直接交流的语言符号,艺术符号的局限性更小。换言之,它没有前者的理性化与逻辑性,艺术符号可以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经验转化成更具创造性的形式加以呈现,并能够达到一种审美上的共鸣与享受。在本片中,雨靴是旺扎憧憬的具象化物体,也是艺术创作下的重要符号。雨靴不仅推动着全篇的故事情节发展,而且一直牵动着主人公的情绪起伏。它是一种渴望的载体,而由于雨靴是具有具体使用场景的,使得它同时又构建了旺扎对于下雨的渴望,由此呈现出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思考方式的不同——大人们都为了庄稼的丰收而祈求晴天,孩子却为了能在雨天穿上雨靴祈祷一场大雨的到来。直接而强烈的思维方式的反差被展现了出来。影片对于雨靴的符号化与功能性的探讨,主要有三个层面。

从第一个层面来看,雨靴是一种物质符号,它是有着实际使用功能与价值的。在藏区多雨的季节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雨靴。没有雨靴的旺扎只能由邻居拉姆姐姐背着走过泥地,在连续的下雨天里,旺扎的球鞋每天都是湿漉漉的,每晚都需要在炉火旁烘烤。旺扎甚至在下雨天里摔了一跤,摔破了手掌。影片安排了多段情节对雨靴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叙述,但上述种种都没能说服旺扎的父亲去镇上给他买一双雨靴。父亲给出的三个理由分别是“没有钱”“镇上太远了”和“已经买了铁皮青蛙了”,通过逐渐发现这些否定理由背后的可行性,旺扎不断地接近拥有雨靴的梦想。作为一种物质实体的雨靴通常由“购买”这一行为得来,影片最终却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给予了它物质上的价值——一张羊皮。这对于一个藏民家庭来说属于可以负担与承受的范围,这张本应用来换取两把镰刀的羊皮,置换了一双蓝色的雨靴,解决了“没有钱”和“镇上远”两个阻碍因素。在这期间,旺扎曾有一次与雨靴擦肩而过,当他和拉姆姐姐发现了来到村上的小贩时,旺扎不惜向学校请假,飞奔回家中请求母亲给他买一双近在眼前的雨靴,而母亲也给出了一个“交换”的可行方案,最终因为去得迟了,雨靴被他人买走。旺扎的期望—失望—再次期望—得到满足的过程极具共情性,能够引领观众进入影片所创造的情感情境中,回忆起在年少时我们曾有过的对某种事物可望而不可即,并想尽办法去拥有的经历。

在第二个层面里,雨靴是一种融入群体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辐射到“我是谁”的哲学命题。影片的故事背景是青海藏区,是一部充满民族特色的藏地电影。在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藏族地区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种植,秋季丰收。他们依靠种植庄稼生活,这个小小的村庄便是一个人类群居的共同体。它既是真实存在的,由每一个藏民家庭构成,同时又是一种身份构建与想象。而“融入群体的身份认同”便是对群体所构建的、约定俗成的精神气质的认同,是个体对群体生存空间和群体性精神的认同,更是一种身份标志和行为准则。例如,原始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更为注重天气,人们每晚都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天气预报,来决定第二天的生产生活安排。人们纷纷对防雹师阿卡雪达尔表示尊敬,他可以在庄稼即将收获之时挡雨,确保藏民们的好收成。但这是成人们的行为准则与身份认同,影片以孩子的视角去呈现了一种简单而淳朴的身份认同方式——穿雨靴。“身份”是在群体中而言的,群体或者说“他人”是作为主体的“我”的参照物。在雨天依然穿着球鞋是旺扎区别于群体的显著特征,让他被同学们嘲笑。旺扎想要一双雨靴,也是想要融入集体中。此时,雨靴已经成为一种群体性符号,是联系“自我”与“他者”的身份特征。但当旺扎终于拥有了雨靴,这种好不容易建构的身份认同又被拆解了——藏区迎来了连续的艳阳天,旺扎失去了穿雨靴的机会。而雨靴已经成为幼小的旺扎内心深处的执念,是睡觉时都放在枕下的宝贝,于是,旺扎拼命为自己创造身份认同的空间——祈祷一场大雨的来临。

最后,从第三层面来看,小小的雨靴是旺扎情感的寄托,涵盖了少年的自尊、对自由的渴望等复杂情感。旺扎因为没有雨靴一直受到朋友们的嘲笑,只有拉姆姐姐一直陪伴着他。铁皮青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旺扎的虚荣心,在全校同学里,只有他有新奇的铁皮青蛙,大家纷纷要拿文具盒、转笔刀来交换。但这些都比不上雨靴在旺扎心中的分量,他最终把铁皮青蛙送给了阿卡雪达尔的孙子,用以交换阿卡雪达尔挡雨的木剑。旺扎的心中只有那一双蓝色的雨靴,而父亲却只关心麦子的收成。他努力地维护着少年那脆弱的自尊,当被嘲笑时说“我爸爸就要给我买雨靴了”,当他穿着拉姆姐姐的雨靴在水中自在地玩耍、奔跑时,再也不用害怕球鞋进水的喜悦之情充满少年的内心——拥有了雨靴,就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孩子心中的渴望与执着是那么简单,同时又是那么深刻。旺扎的雨靴承载了这种纯真与美好的愿望,穿上雨靴,就好像拥有了保护童年梦想的外壳。这种不掺任何杂质的情感为影片带来了强大的情感力量,打动了每一个冲破层层阻碍、努力维护内心不被理解的梦想的孩子。

二、镜头的象征与隐喻

作为电影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的镜头,就像一个个“场”,共同拼接而成一个有机整体。镜头的外框构建了受众的观看空间,为视线所及提供了一个界限,而镜头内所呈现的事物也大多不仅代表其本意,因为电影镜头“所构造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关于事物的图像”。换言之,电影镜头内的事物大多具有其象征与隐喻的特征,是基于创作者自身的艺术想象来构建的,服务于电影内涵与精神气质。

在黑格尔的理论中,“象征总是一个形象或一幅图景,本身只唤起对一个直接存在的东西的观念”,简单来说,当我们想到梅花时,我们会立刻想到不畏严寒的品格,当我们想到莲花时,则会轻易想到纯洁的品质,这样的联想是在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在自然书写中形成的一种民族记忆。当一个意象在被书写、呈现、再现的过程中不断被重复,便会以一种象征的形式被受众所接受。在《旺扎的雨靴》中,雨靴就是这样一种被不断强化与重复的象征。影片的叙事线索非常简单,从头至尾都以旺扎对雨靴的渴望为推动的线索。没有雨靴—想要拥有雨靴—错过雨靴—终于拥有雨靴—等待能够穿上雨靴的机会。在影片所创造的童年记忆中,雨靴便是旺扎的整个世界。雨靴作为一个客观实体,并不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的关联而获得意义的,正如上文所说,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与意义,但除却这种自身所代表的“倾向与立场”之外,影片在通过雨靴进行的叙事中展现出的人物情绪与情感,使得雨靴获得了一种“再生性功能”——年少时那不被理解的心愿、对自由的向往、对融入群体的渴望。因为没有雨靴,旺扎被嘲笑、被排挤,被当作“异类”,在下雨天摔得满手是泥;当他有了雨靴时,满心急切地在艳阳天里穿上雨靴,终于在吃午饭时热得受不了而脱掉,被同学嫌弃脚臭,旺扎只能独自委屈地躲在一旁吃饭——当观众目睹了旺扎因为一双雨靴所经历的这一切后,雨靴在观众心里已经被重新创造了,它所承载与寄托的少年心绪将银幕内外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雨靴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扩散,唤起的是在个体不同的生活经验下的独特记忆。

再来说影片的隐喻性。隐喻与象征作为常用的两种艺术手法有着许多难以区分的相似之处,却是有着实质性的区别的。上文说到,象征是指向观念的,而隐喻指向的是具体的事物,和比喻更相似,由具体形象指向具体意义。在《旺扎的雨靴》中,红色塑料袋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意象。旺扎因为想在小贩处交换雨靴而没有去学校,他一趟趟飞奔在小贩处和家之间,期待着一个好消息,却在母亲拿着羊皮赶到时得知雨靴已经被买走了。回到家中,旺扎因为没有上学而受到父亲的责骂,他失魂落魄地走到学校,又被老师独自罚站在院子里。旺扎失魂落魄地坐在院中,突然,一只红色的塑料袋突兀地出现在镜头中。旺扎缓缓走过去,把它套在了脚上——此时,他仿佛拥有了一只雨靴,一只美丽的、只属于他的雨靴。这一情节极其让人动容,红色塑料袋的隐喻以一种艺术构建的方式带给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而另一方面,当旺扎执着于雨靴时,父亲执着的是麦田。在影片中,每一个白天父亲都在麦田,甚至为了谁先给麦田浇水而和友邻大打出手。麦田可以被看作父亲的“雨靴”,是一种物质实体,也是成年人的思考方式,而旺扎的雨靴更像是一种纯洁童真的浪漫幻想——二者之间的冲突终于在“下雨”这件事上达到了顶峰。父亲需要晴天来获得一个好收成,而旺扎需要雨天来穿上心中的雨靴。影片对冲突的表现隐喻着一个残忍的事实——当孩子慢慢长大,曾经的梦终将破碎,他们慢慢变成了现实的、面孔严肃的成年人,在旺扎清澈自然的瞳孔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对于成长的哀叹与惋惜。

《旺扎的雨靴》整部影片的风格清淡而隽永,以藏地文化为背景,以平静之中暗流涌动的叙事手法为我们呈现了居住在藏地农区的居民生活。作为一部改编自仅有4000字短篇小说的影视作品,《旺扎的雨靴》在支线情节上做了补充。善良的拉姆姐姐、温顺又坚定的母亲、隐忍的父亲等人物形象都在无形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卡雪达尔挡雨的情节体现出藏区农民对自然的虔诚,在体现出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亦和如今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那个天气预报对于生活来说十分重要的地方,有个叫旺扎的小男孩有一个朴素的愿望——他想要一双雨靴,可以在下雨天里自由奔跑。这份真挚而动人的情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影片的最后,憧憬的暴雨将至,旺扎快乐地奔跑在麦田之中,期待着心愿实现的那一刻,开放式的结尾让影片那份欲言又止的少年心绪更加缱绻动人。

猜你喜欢
雨靴身份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和女儿的雨靴
我和女儿的雨靴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靓丽雨靴日常装备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