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2020-11-16 05:50许强
关键词:无线通信保障机制网络安全

许强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高速的普及与发展不仅方便了民众的工作与生活,还为商业、军事、科研以及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并且其多元化的应用手段与方式,例如WLAN、蓝牙、4G/5G、集群等等,不仅将无线通信网络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保证了对数据的传输速度。然而,新的技术必将带来新的风险;在有线网络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同样存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部分环节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特性,其危害会更严重。同样,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国家已经颁布法令,保障网络安全,并严惩网络犯罪活动。而社会方面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人们对网络安全更高的需求。鉴于这种情况,针对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不仅如此,还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用于确保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和其技术的长远发展。本文从影响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的软硬件因素出发,阐述了目前存在的安全方面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关键词: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引言

当前,民众在公共场所,例如,机场、火车站,乃至商场与饭店,均可方便地连接到其中的 WIFI网络,从而极大地满足了民众无线通信、网络浏览等无线需求,所以这也是无线通信便携性昀大的体现。但是,尽管无线通信网络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但是由于其属于开放性网络,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无线通信网络发展,所以如何彻底解决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就成为了行业发展需重点关注的事项。

1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1.1软件因素

在无线通信网络使用的过程中,软件是数据处理与传输的重要环节。如果软件出了问题,那对于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来说,将是巨大的隐患。软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软件本身的设计缺陷;设计缺陷会导致软件功能的不完善,处理能力不足昀终会导致数据的无法处理与传输,或者数据处理的错误性;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2)恶意软件;相对软件缺陷来说,这种恶意软件是不法分子特意编写,用于非法入侵的工具;通过这些恶意工具,他们可以实现数据篡改、拦截、窃听等操作,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信息安全危害极大。

1.2硬件因素

相对于软件来说,硬件为无线通信网络提供了数据处理与传输的条件。对于无线通信网络安全而言,其本身就是关键的一环,其影响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1)硬件自身的缺陷;虽然硬件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都会进过功能与性能方面的测试。然而,当其投入到无线通信网络的使用中后,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与冲突,例如传输协议,指令以及负载等。这些冲突将给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带来隐患,严重时会引发无线通信网络的瘫痪。(2)硬件管理;对于硬件设备管理的混乱,会导致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3)技术优化与干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程序来进行运作的,而为了提升其服务质量,会对其进行打补丁和优化,如果优化不及时,会出现安全漏洞,从而影响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同样,不同频率之间的信号干扰将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也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

2重要性

在如今这个智能化时代,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人民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性,其衍生出的应用例如 WIFI、蓝牙进一步扩大了无线通信的使用范围,现在市面上几乎各个场所都配备有无线通信网络,人民的生活也早已离不开无线网络。目前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用户通过使用这些设备获取信息、传输文件以及处理工作,必然会涉及到信息的传输问题,进而牵扯到信息传输安全问题。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不可小觑,再加之无线通信网络自身的特殊性,其危害面更广,所以分析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并作出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3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3.1安全技术保障机制

要通过安全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保障,首先需要明确数据处理与传输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数据发送与接收方的身份的识别,确保数据有正确的用户发送,并由正确的用户接受;这一阶段可以用身份认证进行保障,其具体技术方法有识别设备硬件信息,用户密码口令,数字签名等。其次是对数据的正确性与完整性进行验证,保证无线通信网络中传输与接收的数据没有被篡改,或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丢失的现象,其具体方法有数据加密技术以及数据校验技术。昀后是要对用户的访问进行控制,设置相应的权限与等级制度,防止未经授权对系统文件或数据进行修改、删除、替换等操作。

3.2信道加密

信道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无线通信网络中接入设备以及网络本身的安全程度。通常来说,可在服务人口端和设备本体端设置密码或者保护协议,并充分对信道多样的特点加以利用,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完善信道的接入方式,促进无线网络整体安全性的提高。另外,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保护协议与密码,无线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安全性也可大幅度提高,保护无线信道中传输信息的安全,避免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遭受窃取,确保数据信息可以安全地到达接收端。

3.3控制访问

所谓控制访问,指的是通过增加权限控制与识别控制来对无线网络中的通信设备与接入设备的访问加以控制。其中,对于识别控制来说,其是通过设置密码来对接入设备的访问进行控制与限制,确保接入设备在无线网络下工作的安全性,防范非法侵入事件的出现。权限控制则是根据用户的層级对其权限加以限制于管理,不同权限的用户其在无线网络中的行为会受到严格限制,可以有效地避免非法篡改行为的发生。

3.4天线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中,其中所用的天线存在较多类型,而多波束天线技术的应用,可以有助于增加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与其它天线技术相比,多波束天线技术的优势较多,并且可以在复杂的环境、场所中应用,如果信息频段复杂,则可利用多波束发射与接收的特性,对波束的类型与覆盖区域进行选择,有助于使无线网络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发射端的安全性也会显著增加,信息传输稳定性也会有效提高。近年来,随着多波束天线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商用、民用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无线通信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有着更高要求。因此,为进一步推动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有关从业人员必须要加大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并不断探究有针对性的解决安全问题的保护对策,不断增进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信息传输的保密性与安全性,为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保障,对促进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趋于严重,云安全技术则是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范的主要手段。这不仅是一种防范理念,更是一种反病毒理念,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安全防护中,能够对病毒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清除,昀大限度地保证计算机的应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宋昕阳.浅析“云安全”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的应用[J].现代信息科技,2019(06):149-151.

[2]林兵.云安全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的有效应用[J].信息通信,2019(01):271-272.

[3]王刚,李家齐,高娟娟.浅谈“云安全”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08):43-44.

猜你喜欢
无线通信保障机制网络安全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基于ZigBee的舱内人员巡检系统的应用研究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