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状态检修

2020-11-16 22:34赵宏
关键词:模型构建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

赵宏

摘要: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中国的电网系统也得到了升级,不仅从高人工、人力成本高、危险系数大向智能化、电子化转变,更引入了绿色环保理念,力图将电网走向节能化和智能化、电子化。但是在电网变革的过程中,变电站却出现了如设备之间的信息孤立、无法准确共享、无法进行智能化整合等问题,对此本文将从全维度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状态检测出发,深入研究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引用对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变电站;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研究;模型构建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已经广泛普及,大大提高了变电站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减少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变电站维护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管理系统和员工的质量还达不到智能电网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要求,相应单元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我国智能变电站状态检修所开展的工作类型主要涉及两种,即所配置的传感器具有监测系统主设备作用、智能一次设备直接发挥功能。DL/T860在一般情况下所提供的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建模时,所建立的信息模型能够充分满足设备状态检修时的需求,从而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使用以下两个系统,即设备运行状态监测预警算法与机制、专家系统(能够为状态检修实践提供充足的支撑)。智能一次设备能够运用已知的设备状态信息准确的判断当前开关所处的工作状态,电力系统在发出相关信号与命令后,就可以利用一定算法将工作状态与之相对应的预定设备在操作机构中的昀佳状态计算出来,如故障或机电保护装置分闸、正常操作等,且能够通过驱动执行结构来科学的调整操作机构,确保其处于预订状态,昀终实现昀优操作。智能化断路器能够对其状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也能够详细记录每次开断情况,如开断电流的大小、开断类型、断路器拒分或拒合情况是否存在等。若存在短路,还需要详细、认真的记录短路电流的整个变化过程,便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系列准确又可靠的依据,如分析事故原因与维护开关等。同时,针对开关触头,可通过对断路器累积开断电流的大小来准确的判断其实际烧蚀情况,为实时检测设备状态,可实现对设备工作状态等情况信息的不断获取,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操作规范,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使用一次性设备。通常会在智能终端里面来安装一次设备的状态传感器,这能够更好的检修设备的工作状态,降低二次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量,致力于检修成本、变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显著降低。

2智能变电站设备的数据信息采集

在智能变电站的数据信息采集方面,本文认为采集方式可以从人工采集向电子化采集转变,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来实时传输变电站的数据信息,其具体方案如下: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构智能变电站的全维度数据架构体系。为了更精准的掌握智能变电站设备的数据变化和状态,该数据架构体系需要获取变电站设备本身的运行情况、设备参数以及维修人员、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巡检、运行的各个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变电站设备状态检测系统当中,便于技术人员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加强智能变电站设备的交互性与实用性[1]。为了加强对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的体系化检测、智能化检测和电子化检测,本文将上文所述的全维度检控体系分为采集数据信息、数据信息传输、数据信息分析以及数据信息监控四个板块。采集数据信息的板块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收集温度、湿度、特殊开关信号、渗水、设备状况等信息,再通过 ZigBee协议将采集到的智能变电站所有状态信息上传到交互机,完成数据信息采集和传输的前半部分[2]。当信息传输到交互机后,系统会利用互联网将变电站的所有信息上传到监测平台,完成数据信息的传输,再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检测,为了更精准的模拟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情况,数据信息分析和监控板块还需要结合变电站设备所处的真实环境,满足全部融合条件并创设真实的环境,以此来达到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监测和状态分析。

3影响安全的因素

3.1对工作人员考核指标

在电力系统的稳定的过程中,变电站一次设备属于重要的基础组件,其使用功能也不断逐渐完善,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在提高。但部分电力单位的经营者和部分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影响变电设备的维护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变电站一级设备运行过程中,还需进行升级维护工作,如果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就会给设备的维护带来问题,不能适应新技术挑战,限制电力系统的发展。

3.2运维管理技术手段匮乏

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电网的快速发展,但对于变电一次设备宗自、智能操作等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却没有较大的技术革新,现在应用的一次设备仍然存在很多故障和隐患。随着市场对一次设备需求量的增加使行业内企业增加,导致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企业更新快,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破坏极大。

4关于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具体措施

4.1提升智能变电站设备管理标准

智能化变电站的设备管理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智能变电站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导致传统设备与智能化系统不兼容的问题经常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应首先使用电压互感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采样,然后用电缆的方式进行操作,能够降低智能变电站与设备不兼容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智能变电站传输电力资源的稳定性,不断增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深入研究电压互感器,使互感器与智能变电站能够形成较好的配合,同时还要建立监管部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控制与监管,定时监管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保障变电站中的电子设备能够持续安全的工作,这种方式使的智能变电站内部传输信号更加平稳,运用科学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动态的监测,确保工业以及居民的用电安全。

4.2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

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资源传输过程中,由于设备的不稳定性会造成信号波动,并遭受恶意攻击,使得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较差,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应更新技术,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建立相关电力运行平台,根据平台的运行状况开发软件系统,使得信号的传输始终在软件系统的监控范围之内,保障信号的平稳性与安全性,同时节省了人力资源,保证变电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应有针对性的开发新型智能变电站软件,有利于促进设备的升级与优化,从而增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提升智能变电站传输电力的效率。

结语

综上分析,现阶段智能变电站出现的二次设备异常,主要有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配合,配置紊乱、保护装置出现异常、过程层设备异常以及通信问题等,對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明显,因此,这就需要智能变电站维修技术人员全面认识到做好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异常分类及处理的重要性,充分结合二次设备运行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提升二次设备运行效果,为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柱,蔡泽祥,张延旭,邵向潮,李一泉,竹之涵.提升智能变电站信息流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定质交换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34(5):156-162,168.

[2]纪陵,李忠明,蒋衍君,裘愉涛.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仿真测试和集成调试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22): 119-123.

猜你喜欢
模型构建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型构建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
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清查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