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漳州进士陈翼飞户籍地考辨及其“南靖人”的由来

2020-11-17 10:50
闽台文化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万历进士漳州

刘 涛

(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福建龙岩 364012)

陈翼飞字元朋,号小翮,生于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卒年不详[1]。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成进士;曾任宜兴知县,被劾归[2]。陈翼飞诗文入选康熙《御选历代诗余》一首(《前调(字字双)》)[3],康熙《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五言律诗三首(《斋居》《温陵道中》《怅望》)[4]、五言绝句七首(《大湘滩》《甘露寺》《清湖舟中》《落星石》《马当》《赤栏湖》《武昌西门》)[5]、七言绝句两首(《上元夜别》《荔枝词》)[6],是明代漳州“玄云十三子”入选诗文最多的诗人[7]。同为“玄云十三子”的张燮年长其十岁,却尊其为“先辈”[8]。可以说,不生陈翼飞在明清时期漳州地方上具有一定影响。然而陈翼飞的户籍地存在不同记载,而学术界尚未专门探讨,仅陈庆元先生《张燮年表》一文曾涉及这一问题,指出张燮的《重修霞中社记》载陈翼飞为“龙溪人”,而相关科举文献则载陈氏为“平和人”,认为陈翼飞应是“平和人”,并未提及“南靖人”一说[9]。本文试图通过对陈翼飞户籍地的考辨,探讨其为“南靖人”一说产生的原因,希望能为地方历史名人户籍地问题研究提供新的路径。

一、陈翼飞户籍考辨

明清文献有关陈翼飞的户籍地有三种不同记载:平和、龙溪、南靖。以下分述之。

平和人一说见载于《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题名碑录》:“陈翼飞,福建漳州府平和县民籍”[10],该科进士序齿录也载其“福建漳州府平和县民籍,附生”[11]。此外,相关方志也有同样记载,如万历癸丑(1613)《漳州府志》万历二十五年举人名录载“陈翼飞,平和人,庚戌进士”[12],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名录载“陈翼飞,平和人,宜兴知县”[13];康熙《平和县志》万历二十五年举人名录亦载有陈翼飞,并注明其为“清宁里人,庚戌进士”[14];而其任知县的宜兴县《重刊宜兴县旧志》亦载“陈翼飞,平和人,进士,三十八年任。”[15]陈翼飞以平和县附生中举,考中进士时户籍仍在平和,称其为平和籍进士名正言顺。

龙溪人一说最早见于与张燮诗文。张燮与陈翼飞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结社漳州芝山,张燮《重修霞中社记》便是对结盟霞中诗社的追忆,其文有“道力讳孟育,辂思讳怀魁,宗苏讳有洵,元朋讳翼飞,瓒思讳爵魁,家大夫讳廷榜,及不肖燮,俱龙溪人”[16]之语。“元朋讳翼飞”即陈翼飞。陈翼飞作为霞中诗社成员是见过此文的,对文中所载“龙溪人”的说法是知情并认可的。同为陈翼飞好友的泉州晋江人何乔远,在其明末成书的《闽书》中,亦载陈翼飞为漳州府龙溪县而非平和县进士[17]。此外,张燮的诗文中还有其他史料从侧面反映出陈翼飞在龙溪县有住所。如《偕万伯文集陈元朋信芳馆许问甫黄孝翼在坐同用渔边二字》一文提到诸友会集于陈翼飞的信芳馆[18],此诗虽未述及信芳馆位于何处,但从该诗未提及平和、南靖二县,可知信芳馆应位于龙溪县;《林德芬抵郡同鸣卿集元朋太霞居同用廊字》一文提及与诸友会集于陈翼飞的“太霞居”,从“林德芬抵郡”来看,太霞居应位于漳州郡城,而郡城附郭即龙溪县[19];《戴少保入郡偕元朋招饮太霞居即事二首》亦载陈翼飞在郡城有太霞居[20]。《重修霞中社记》作于“是岁丙午二月三日”[21],即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上述三诗出自张燮《霏云居续集》,而该集收录的诗文始于万历四十年(1612),止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22]。可见,陈翼飞在万历三十四年二月之前在龙溪县有信芳馆、太霞居两处居所,万历三十四年到万历四十七年间常住龙溪。

南靖人一说始见于康熙《漳州府志》所载陈翼飞传记:“陈翼飞,字小翮,南靖人。少工于诗,尤长古文词。登万历庚戌进士,授宜兴令。有政声,家居与郑怀魁、戴燝等称伭云十三子,以文采风流为时称重,著有《长梧集》。(续传)”[23]“续传”即康熙《漳州府志》编纂时新增的传记。值得注意的是,该志万历二十五年举人名录又载“陈翼飞,平和人,庚戌进士”[24],进士名录亦载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陈翼飞,平和人,宜兴知县,有传”[25]。换言之,康熙《漳州府志》既载陈翼飞为南靖人,同时又认同其科举现籍地为平和县。此外,记载陈翼飞为南靖县的史料还有乾隆《南靖县志》:“陈翼飞,字小翮,在坊人。少工于诗,尤长古文词。登万历庚戌进士,授宜兴令。有政声,家居与郑怀魁、戴燝等称伭云十三子,以文采风流为时称重,著有《长梧集》。孙:明经鹄云,好学力行,甲午重修郡志与有绩焉。”[26]从内容上看,乾隆《南靖县志》的陈翼飞传与康熙《漳州府志》十分相似,而且还更具体地记载其为南靖县在坊人,并附其孙明经陈鹄云传。

如上所述,有关陈翼飞县籍地的三种说法中,平和人一说出现时间最早,且出自官方登载的科举资料,而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康熙《平和县志》以及其任官的《重刊宜兴县旧志》据此其为平和县举人、进士,应当说是准确无误。龙溪人一说出现稍晚,且仅见于其友人张燮的诗文与何乔远私著《闽书》,而从张燮相关诗文来看,陈氏在龙溪拥有不止一处住所,且其时已居住龙溪县数年,故称其为龙溪人也无不妥,对此陈氏本人应是知情并接受的。应当说,以上两种说法各有所据,也皆有其合理性。相比之下,就现存史料来看,陈翼飞南靖人一说出现时间最迟,至清康熙年间修纂《漳州府志》时才有此说[27],而且该志之科举名录同时还载其为平和人。那么,康熙《漳州府志》在认可明代史料所载陈翼飞为平和人这一事实的同时,为何同时载其为南靖县人?其所据为何?对此,下文专述之。

二、陈翼飞“南靖人”的由来

如上所述,陈翼飞“南靖人”一说始载于康熙《漳州府志》,乾隆《南靖县志》亦持此说。从陈元麟为康熙《漳州府志》所作《序》可知,其时“仅得万历癸丑志”[28],“龙溪、南靖旧志并失之”[29]。显然,陈翼飞为南靖人之说并非来自明代万历《南靖县志》,应是另有来由。那么,这一说法是如何形成的?

(一)陈翼飞可能在南靖县置有产业

南靖与附郭龙溪为邻邑,同属漳州府管辖,南靖县可谓龙溪县的后花园。明万历间,许多龙溪人在南靖置办田产。如张燮《赠沈南靖奏绩序》所载:

漳故滨海,而靖介在山城,其民以苧蒲襏襫从事汙邪,操豚酒而祝满车者也。壤与龙相接,龙之民强半隶籍焉。田赋徭役之相关,坟墓族党之相属,令实君我,而不得谓之邻封,故见硕鼠则与有其永号,见驯雉则平分佳胜,所从来矣……吾尝诣靖,往来洲渚间,间青溪一带,环郭而朝其波纹,其上则修篁蔽空,橘、柚、芭蕉、甘蔗之属,蔓衍成林,主者弹琴上堂以调,民之足共生活,大自夷旷。[30]

“漳”指漳州府,“靖”指南靖县,“龙”指龙溪县,“令”指南靖知县,“郭”指南靖县城。“沈南靖”指沈姓南靖知县,查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所载沈姓南靖知县仅有:“沈大德,崇德人,举人,三十四年任”,其继任“倪承课,永康人,进士,三十九年任”[31],沈大德自万历三十四年(1606)到万历三十九年(1611)任南靖知县。《赠沈南靖奏绩序》一文收录在张燮《霏云居集》,而该集收录的诗文始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止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32],可见“沈南靖”即沈大德。张燮文中说,南靖与龙溪两县接壤,龙溪百姓过半隶籍南靖。田赋、徭役与之相关,坟墓、宗族组织相属,而沈大德任职南靖期间,正好是陈翼飞定居龙溪之际,陈翼飞很可能在南靖置办产业,故有康熙《漳州府志》“南靖人”之说。

(二)陈翼飞“南靖人”一说可能出自其孙陈鹄云

据乾隆《南靖县志》陈翼飞传载,其有“孙:明经鹄云,好学力行,甲午重修郡志,与有绩焉。”[33]“明经”为贡生雅称,“鹄云”即陈鹄云,“甲午”即指康熙甲午(1714),“郡志”即康熙《漳州府志》,“与有绩焉”指陈鹄云对康熙《漳州府志》修纂多有贡献。查乾隆《南靖县志》,康熙间岁贡名录有“陈鹄云,五十二年。”[34]然而,查康熙《漳州府志》康熙五十二年有“陈鹤云,南靖,岁”,无陈鹄云[35]。“陈鹤云”“陈鹄云”一字之差,二者是否同一人?笔者认为,“陈鹤云”与“陈鹄云”既是同一年的南靖县岁贡生,自然应以其参与科举考试的户籍地记载为是。因此,康熙《漳州府志》修纂时间虽早于乾隆《南靖县志》,仍应以乾隆《南靖县志》所载“陈鹄云”为准,康熙《漳州府志》所载“陈鹤云”与乾隆《南靖县志》所载“陈鹄云”应为同一人,乃陈翼飞之孙,“鹤”字应是“鹄”字刊刻之误。

虽然康熙《漳州府志》所载《修志姓氏》并无“陈鹄云”或“陈鹤云”,然而事实上该志修纂过程中曾延请漳州各属县的缙绅、文学参与,陈元麟所作《漳州府志序》有云:“魏公乃于诸邑各延缙绅、文学,括取蒐罗续登补缺,凡为三十四卷”[36],故乾隆《南靖县志》才会说陈鹄云“甲午重修郡志,与有绩焉”。因此,康熙《漳州府志》新增陈翼飞南靖人之说,其孙陈鹄云应是知情且认可的。事实上,这一说法很可能就是由其提供的,故具体到陈翼飞为南靖县“在坊人”[37]。至于陈鹄云为何入籍南靖县,无从确考,很可能是由于继承陈翼飞在南靖的产业而改隶南靖县。

(三)陈翼飞“南靖人”一说得到蔡世远支持

陈鹄云并非康熙《漳州府志》修纂成员,其提供的陈翼飞是“南靖人”的资料最终还要得到康熙《漳州府志》修纂者的认可。查康熙《漳州府志》所载《修志姓氏》:“翰林院庶吉士蔡世远,闻之,漳浦人;举人陈元麟,海澄人;监生陈梦林,漳浦人;监生汪奇猷,平和人;廪膳生员李松龄,漳浦人”[38],表面上看,康熙《漳州府志》修纂成员并无南靖人。

另据康熙《漳州府志》主纂蔡世远《漳州府志序》记载:

甲午春,余以服阕入都,人物、赋役二卷未及定稿,陈、李诸君相与续成之,首末序论以及义例、传记,公又增损而润色之。是冬剞劂告成,公以书来属予序之。[39]

按,“甲午”即康熙甲午(1653),蔡世远为母服丧结束后,从漳州返回京城。康熙《漳州府志》的《人物》《赋役》二卷来不及定稿。“陈、李诸君”,指该序所称“陈君石民、李君鳞苍、陈君少林、汪君嘉仲”[40],即陈元麟,字石民;陈梦林,字少林;李松龄,字鳞苍。此“公”,指“柏乡念庭魏公”[41],即“漳州知府魏荔彤,念庭,柏乡人,贡生”[42]。康熙《漳州府志》所载《人物》卷以陈元麟为首负责,定稿后上报魏荔彤增删、润色而成。

参与修纂康熙《漳州府志》的汪奇猷是平和人,汪奇猷理应支持陈翼飞是平和人的观点,主张沿用万历癸丑《漳州府志》的陈翼飞“平和人”记载。陈翼飞的“南靖人”说法无法直接打动陈元麟等人。

然而,康熙《漳州府志》主纂蔡世远,与南靖有很深渊源。康熙《漳州府志》载其“漳浦人,南靖学,己丑进士。”[43]《大清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题名碑录》又云:“蔡世远,福建漳州府南靖县人。”[44]蔡世远应是漳浦县人,却由南靖县儒学考取举人,是南靖县科举名人,可以说是参与修纂康熙《漳州府志》的唯一“南靖县人”。事实上,蔡世远与南靖的渊源不止此。

首先,蔡世远的嫡母陈氏是南靖人。蔡世远之父蔡璧(号武湖)的元配陈氏,即蔡世远的嫡母乃崇祯九年(1636)南靖县岁贡陈应官的孙女。据蔡世远《先考武湖府君行状》载,其父蔡璧“娶先妣陈孺人,岁进士、闽县教谕讳应官公孙女。”[45]查康熙《漳州府志》,“南靖县学四人”中的第四人“陈应官,(崇祯)九年,闽县训导。”[46]表面上看,这与蔡世远没有直接关系,但从蔡世远所作《先妣吴太君行状》来看,蔡世远的生母吴氏(即吴太君)“年十六归于先君时,时先妣陈太孺人在堂,先慈事之备极恭和。”[47]此“陈太孺人”,指蔡世远之父蔡璧的元配陈氏,即蔡世远的嫡母。“先慈”,指蔡世远的生母吴氏。蔡世远的生母吴氏本是蔡璧的侧室,非常敬重元配陈氏。蔡世远《先妣吴太君行状》又云:“逾年,陈太孺人见背”后,“先慈饮淡独居,又时依于外祖母,陈门外祖母爱之如己女。”[48]此“外祖母”,即“陈门外祖母”,指蔡世远的嫡母陈氏之母、也就是陈应官的儿媳。蔡世远的嫡母陈氏去世后,蔡世远的生母吴氏与陈氏之母相依为命,深得陈氏之母的照顾,陈氏之母视吴氏如己出。南靖陈氏一家对吴氏有恩,蔡世远尊称嫡母陈氏之母为“外祖母”,蔡世远以南靖人的外孙自居。据《先妣吴太君行状》载,蔡世远的叔父为躲避战乱迁居南靖,蔡世远的生母吴氏与叔母随之前往南靖同住,“丁巳,盗烽未息,季父走入南胜。先慈偕叔母同往。”[49]按,丁巳即康熙丁巳年(1677),南胜是南靖县的古地名。虽然其时蔡世远尚未出生,但是蔡世远对其生母吴氏的这一经历是知情的,南靖成为蔡世远生母吴氏的避难所,蔡世远应有当年若无南靖的庇护,就不会有后来蔡世远降生的感慨。

其次,蔡世远曾与南靖名人张福昶联姻。张福昶(1694~1762),其墓志铭记载:“先为平和人,后徙南靖,再徙龙溪,居郡城南。”[50]查康熙《漳州府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张福昶,南靖人,府学。”[51]张福昶之父张雄,《大清康熙九年进士题名碑录》记载其是“福建漳州府南靖县人。”[52]张雄的第三子、张福昶的三兄张福衍,《大清康熙二十七年进士题名碑录》记载其为“福建漳州府南靖县人。”[53]张雄、张福昶父子的先祖是平和人,后迁南靖,再迁龙溪,住在漳州府城,户籍仍在南靖。张福昶家族的迁徙地与陈翼飞重合,为日后蔡世远理解陈翼飞户籍问题奠定基础。而且,张福昶的次子“寿荪,国学生,娶原任礼部侍郎、赠尚书、谥文勤,蔡讳世远公女”、张福昶的第四女“适礼部尚书蔡讳世远公男长瀜”[54],张福昶的次子张寿荪娶蔡世远之女为妻,第四女则嫁给蔡世远之子蔡长瀜为妻,张福昶与蔡世远是亲上加亲。蔡世远所撰其父蔡璧行状载,蔡璧“卒于康熙辛卯年七月初一日亥时”[55],可知早在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之前蔡世远就与张福昶结成儿女亲家。

再次,蔡世远主纂康熙《漳州府志》之前,已同南靖名士庄亨阳结社漳州芝山。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蔡世远与南靖人庄亨阳结社漳州芝山,追忆晚明伭云遗风。蔡世远与庄亨阳既是李光地的门生,又曾是南靖儒学生员。庄亨阳与张雄之孙张寿岳早在入泮南靖县儒学时就交往密切,又是康熙五十年(1711)同科举人,结成儿女亲家。[56]

如上所述,蔡世远与南靖县确实渊源很深。不过,就目前史料来看,并没有陈鸿鹄云与蔡世远交往的记载。那么,蔡世远如何得知陈鹄云提出的陈翼飞是南靖人的说法呢?笔者认为,蔡世远对南靖岁贡陈鹄云有关陈翼飞“南靖人”之说应有所关注。而且,蔡世远与南靖人庄亨阳结社霞中诗社故地漳州芝山,对“伭云十三子”之一的南靖先贤陈翼飞之孙陈鹄云提出的陈翼飞是南靖人的说法应有所知。

蔡世远如何支持陈翼飞是南靖人的说法载入康熙《漳州府志》呢?据乾隆《海澄县志》载:“宗伯文勤蔡公尝萃漳名下士,结社东江,推元麟为领袖。”[57]按,“宗伯文勤蔡公”,即蔡世远,官至礼部侍郎,故称“宗伯”,谥号“文勤”。“元麟”,指陈元麟。陈元麟在撰写康熙《漳州府志》人物志过程中势必围绕新增陈翼飞传涉及的户籍地问题,同参与修纂康熙《漳州府志》唯一的“南靖县人”蔡世远有过探讨。蔡世远在康熙四十九年甲寅(1710)推举陈元麟为漳州芝山诗社的领袖,加深了陈元麟对先贤“伭云十三子”之一陈翼飞的了解,陈元麟在收到陈翼飞之孙陈鹄云提供的陈翼飞是南靖人的资料后,结合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记载的陈翼飞“平和人”说法进行考辨,听取了蔡世远的意见与建议;而魏荔彤在审定陈翼飞传新增的“南靖人”的说法时,势必听取了“南靖县人”蔡世远的看法。

综上所述,陈翼飞与南靖县关系密切:他可能在此县置有产业,而且其孙辈中至少有陈鹄云定居于南靖县,其被称为“南靖人”并非空穴来风,应有所据;此说也因此得到蔡世远、魏荔彤的认可,最终得以载入康熙《漳州府志》。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修府志时,仅载其为平和人而不再提及南靖人一说,此后的府志皆如此[58]。换言之,除康熙《漳州府志》外,其他版本的府志皆没有陈翼飞为南靖人的记载,可见南靖人一说得以载入康熙《漳州府志》,显然与其时修纂者、审定者有一定关系;由此也可见出此说有一定影响,故乾隆间修《漳州府志》时才特作更改。

三、余 论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以下三点认识。

第一,平和县是陈翼飞的户籍所在地,其在平和入泮、由平和学中举、成平和籍进士,由此出仕,自然以“平和人”身份为官,是平和县的科举名人;龙溪县是陈翼飞常住的地方,由此被视为龙溪的乡贤,由于在定居龙溪期间考取进士,之后又长住于此,其科举成就对龙溪后学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被视为龙溪的科举名人也就顺理成章;陈翼飞的南靖人说法则很可能是由于其在南靖置有产业,又有子孙隶籍南靖,被后人视为南靖历史上的科举名人也无可厚非。

陈翼飞是历史名人,故平和、龙溪、南靖争相视为乡贤、先贤。陈翼飞的“平和人”“龙溪人”“南靖人”三种说法,表面上自相矛盾,事实上却是明清时期闽南区域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产物,与不同的视角有关。通过陈翼飞户籍问题研究,可较为全面了解其一生,对闽南历史名人籍贯问题研究多有启示。

第二,陈翼飞“南靖人”说法始载康熙《漳州府志》,由陈翼飞之孙陈鹄云提供资料,在与南靖渊源颇深的蔡世远支持下,揭示了陈翼飞的南靖情缘,产生了一定影响。蔡世远宣称康熙《漳州府志》的人物传经魏荔彤审定,既是对康熙《漳州府志》陈翼飞传修纂过程这一事实的叙述,而这一文本记载的背后又有意强调陈翼飞户籍地新说“南靖人”是经漳州官方认可,对负责定稿陈翼飞传的陈元麟以及蔡世远自身均起到避免不必要麻烦的作用。乾隆《南靖县志》赞扬陈鹄云参与修纂康熙《漳州府志》,实际上反映了陈鹄云与陈翼飞“南靖人”的说法密切相关。乾隆《南靖县志》修纂之际,陈鹄云已去世,得以披露这一历史真相。

第三,当下对明清历史名人户籍地问题研究,应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不能局限于就明末论明末,应置身更为广阔的时空当中,重新审视;也不能囿于早出的史料,忽视所见晚近的史料;既要从户籍、赋税制度切入,又要具备科举制度常识,掌握地方志、文集的研究方法。而且,对户籍地诸说要抱有同情与理解之心,尽可能还原其文本的书写过程,探索叙述形成的背景与缘由。

注释:

[1][11]屈万里主编:《万历庚戌科序齿录》,《明代进士登科录汇编》第21 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 年影印本,第11918页。

[2](明)张燮:《陈元朋夺官客武林久之彼此夜渡胥江舟遂相失感怀六首》,载张燮撰:《霏云居续集》卷25《七言绝句一》,(明)张燮著:《张燮集》,陈正统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15 年,第539 页。按,陈翼飞一生仅任宜兴知县,此“夺官”指宜兴知县任上遭罢官。陈翼飞遭罢官实则受到明末党争牵连,康熙四十四年(1705)《明诗综》曾引述陈翼飞所撰《解组记》翔实考证。详见:(清)朱彝尊编、(清)汪森等评:《明诗综》卷60《陈翼飞十五首》,乾隆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22册,第17页b。其中《明诗综》卷60为朱彝尊录、汪文柏辑评。

[3](清)王奕清、杨祖楫等奉敕编次:《御选历代诗余》卷1《六十调·词一百八十八首》,康熙四十六年(1707)内府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1册,第31页a。

[4](清)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明诗》卷63《五言律诗十四·陈翼飞三首》,内府刻本,天津:天津图书馆藏,第76册,第1页a。

[5](清)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明诗》卷99《五言绝句四·陈翼飞七首》,第94册,第20页b-21页a。

[6](清)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明诗》卷110《七言绝句十一·陈翼飞二首》,第100册,第22页。

[7]按,《御选历代诗余》《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伭云十三子”除了陈翼飞入选十三首外,仅高克正入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一首。详见:(明)高克正《武夷杂咏》,载(清)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明诗》卷110《七言绝句十一·高克正一首》,第100册,第3页a。

[8](明)张燮:《霞中十一子诗·陈先辈元朋》,载张燮撰:《霏云居集》卷2《五言古诗》,(明)张燮著:《张燮集》第1册,第24页。

[9][22][32]参见:陈庆元《张燮年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0]《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第2册,台北:华文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1143页。

[12](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17《人物志二·国朝乡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整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上册,第1245页。

[13](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17《人物志二·国朝进士》,上册,第1193页。

[14](清)王相修:康熙《平和县志》卷8《选举志上·进士·明》,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3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29页。

[15](清)阮升基修:《重刊宜兴县旧志》卷5《守令》,光绪八年(1882)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12页a。

[16](明)张燮撰:《霏云居集》卷28《记一》,《张燮集》第1册,第543页。

[17](清)何乔远编撰:《闽书》卷118《英旧志(缙绅)·漳州府龙溪县(二)》,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闽书》校点组校点,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第4册,1994年,第3548页。

[18](明)张燮撰:《霏云居续集》卷10《五言律诗五》,《张燮集》第2册,第214页。

[19](明)张燮撰:《霏云居续集》卷7《五言律诗二》,《张燮集》第2册,第132页。

[20](明)张燮撰:《霏云居续集》卷25《七言绝句一》,《张燮集》第2册,第543页。

[21](明)张燮撰:《霏云居集》卷28《记一》,《张燮集》第1册,第542页。

[23](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23《人物志三·明·文苑·陈翼飞》,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28页a。

[24](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14《选举志二·明选举·举人》,第40页a。

[25](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14《选举志二·明选举·进士》,第12页b。

[26][33](清)姚循义修:乾隆《南靖县志》卷6《人物·儒林·明·陈翼飞》,乾隆九年(1744)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3页a。

[27]明万历二十七年曾修《南靖县志》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然该志仅存残本(卷一至卷六),卷七《人物志》(含科目)已阙,无从得知其中是否载有陈翼飞。

[28](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首《序》,第19页a。

[29][36](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首《序》,第19页b。

[30](明)张燮撰:《霏云居集》卷21《赠序》,《张燮集》,第1册第457页。

[31](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11《秩官志二·历官·南靖县·知县》,上册,第830页。

[34](清)姚循义修:乾隆《南靖县志》卷5《选举·国朝贡生》,第22页b。

[35](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16《选举志四·国朝选举·贡生》,第24页a。

[37](清)姚循义修:乾隆《南靖县志》卷6《人物·儒林·明·陈翼飞》,第3页a。

[38](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首《修志姓氏》,第21页b。

[39](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首《序》,第16页b。

[40](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首《序》,第16页a。

[41](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首《序》,第1页a。

[42](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首《修志姓氏》,第20页b。

[43](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16《选举志四·国朝选举·举人》,第9页b。

[44]《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第3册,第1722页。

[45][55](清)蔡世远撰:《二希堂文集》卷9,《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七·别集类六·国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抄本,第41页b。

[46](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15《选举三·贡生》,第42页a。

[47][48](清)蔡世远撰:《二希堂文集》卷9,第43页a。

[49](清)蔡世远撰:《二希堂文集》卷9,第43页b。

[50][54](清)蔡新撰、(清)沈慰祖篆额、(清)刘銮书丹:《皇清乡进士敕授文林郎知河南临颍县事文武同考官前任江南长洲元和二县事云南保山县护理永昌军民府事加二级纪录十五次享寿六十有九琢庵张先生暨元配勒封孺人孝温陈氏墓志铭》,撰于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1763 年1 月3 日),该墓志铭现藏漳州市,为漳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郭榕飞收藏,漳州市图书馆有拓片,笔者于2020年1月1日抄录碑铭。按,张福昶,号琢庵。

[51](清)魏荔彤修:康熙《漳州府志》卷16《选举志四·国朝选举·举人》,第10页a。

[52]《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第3册,第1585页。

[53]《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第3册,第1649页。

[56]参见:汤儒韬《庄亨阳文学研究》,闽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57](清)陈锳修:乾隆《海澄县志》卷13《人物志·国朝列传·陈元麟》,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6页b。

[58](清)李维钰修:乾隆《漳州府志》卷38《明列传中·陈翼飞》,嘉庆十一年(1806)据乾隆四十一年(1776)增刻本,第52页a。按,光绪《漳州府志》也载陈翼飞是“平和人”,详见(清)沈定均修:光绪《漳州府志》卷30《人物三·明列传中·陈翼飞》,光绪三年(1877)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52页a。光绪《漳州府志》称该志卷30出自“乾隆志卷三十八”,可见目前所见乾隆《漳州府志》确已将陈翼飞是“平和人”,并非从嘉庆增修本开始修改,嘉庆增修本、光绪刻本只是沿用乾隆志的说法,详见:(清)沈定均修:光绪《漳州府志》卷30《人物三·明列传中》,第1页a。

猜你喜欢
万历进士漳州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四进士(上)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漳州岱仙岩仙祖信仰初探
漳州蕉园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进士桥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