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党报如何发挥优势做好深度报道

2020-11-17 22:37张燕青
记者观察 2020年26期
关键词:党报深度受众

文 张燕青

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所带来的是媒体变革的不断加速。新媒体依靠自身新闻传播时效性、与受众良好的互动性以及载体内容的丰富性,迅速成为媒介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渠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纸媒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寒冬期”,这也让广大的党报纸媒从业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在新时期自身的发展之路,而做好报纸新闻的深度报道无疑为以地方党报为代表的纸媒提高社会影响力,正确引导舆论提供了突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富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深层次挖掘,让受众充分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以报道的立体感、真实感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本身有一个更加清晰、透彻的理解和认知,也是地方党报适应媒体变革,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一、地方党报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深度报道的意义

(一)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全貌的了解

新媒体时代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多元化信息获取的同时,也将新闻阅读的体验变得更为“碎片化”。而纸媒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和新闻资源整合,能将新闻事件本身的全貌完整、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受众提供更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内容,增强了新闻本身对受众的吸引力。

(二)可以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的权威和专业性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往往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之时,各种力量竞相发声,不同类别的媒体纷纷表达观点成为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地区权威媒体的城市党报应该充分发挥在深度报道中的专业性优势,发挥自身主动性,主动发声通过深入报道的形式及时将新闻事件真实准确地传递给受众,一方面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可以做到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三)纸媒自身发展的需要

虽然媒介传播的手段在发生变化,但作为地方党报,专业的采编人员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所具有的“独家采访权”也为做好深度报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深度报道去迎合“内容为王”的新闻时代,可以更好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深度报道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在新闻选题方面要精益求精

一篇报道能否受到读者青睐,能否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进而提升地方党报的影响力,都需要深度报道将主题选择作为关键,这也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灵魂所在。在新闻素材的收集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内容都适合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予以呈现,而是要将报道主题与当下党委政府重点发力解决,并且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关注点,例如深化改革、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主题进行切入。

当然,做好深度报道的主题选择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并非能够做到一蹴而就,这需要新闻记者切实走入群众中间,用自己的“脚力、脑力、眼力”去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人民群众当下真实的生活状态,用自己的“笔力”去感染、启发和引领读者,这有这样,才能发现人民真实需求,让主题报道内容更加接近民生、更接地气,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二)在表达呈现方式上要灵活多样

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除了在主题方面吸引人之外,其灵活多样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也会给读者以良好的阅读体验。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创新思路,根据新闻报道题材的不同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时代背景深入的把握,采取最恰当的报道方式,从而多角度、全方位揭示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和本源。例如人们对过去的党报新闻深度报道,往往是死板和生硬的印象,但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不少地区的地方党报更加注重报道形式的多样化运用,往往围绕一个主题的报道,根据受众需求,采用单篇、组合、系列等报道方式。在报道结构方面,先将主题整体推出,后续通过一系列的讨论、论证的报道方式,也让地方党报的新闻写作更加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深化地方党报深度新闻报道影响。在内容设计方面,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字叙述,多图片、大数据、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报道内容,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这既增加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方便程度,也更加有利于深度报道的传播与推广。

(三)在观点立意方面要宏大高远

深度报道贵在以“深”致胜,如果没有一个深刻的立意,那么深度报道就会存在着无从挖掘的窘境。有的深度报道看似内容写得很长,但缺乏高深的立意,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长篇报道,“深入”无从谈起。这就要求记者首先要做一和“思想者”,将看似单独的新闻事件放在时代的背景下去思考和衡量,深度报道的题材既可以是宏达的大题材事件,也可以是将小的新闻事件放在大的时代浪潮下审视,通过时代的变迁,反映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反映时代中人物命运的转变。例如,在对精准扶贫这一题材深度报道中,更多的地方党报从一户贫困户的现实生活切入,从政策落实、收入变化等方面生动报道了驻村干部全力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过程,展示打赢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成果,“小切口、高立意”,以小见大,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四)在素材采写方面要深入细致

同样的新闻事件,不同的记者采访,就会给读者以不同内容的报道内容。写好深度报道的新闻题材,并不是闭门造车和凭空想象,过硬的新闻采访能力,既是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同时也是在深度报道采访中所必备的看家本领。只有下功夫、勤思考,进行深入细致的新闻采访,才能获取写作所需要的第一手的新闻素材,进而深入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真相。在深度报道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既要深入基层,坐在百姓的家里,去拉近与被采访对象心与心的距离,同时也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对各种采访技巧的熟练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与群众的现实生活做到有效衔接,做到“硬题材”的“软着陆”。

此外,深度报道的“深”,除了对报道内容的深入挖掘,笔者认为其表达和写作方法应该“引人入深”。长期以来,传统的党报媒体“高大上”的形象,让读者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接触生硬的政策,能否用故事化的讲述吸引读者也成为制约党报发展的瓶颈。做好深度新闻报道,就需要记者通过“新闻故事化、故事新闻化”的表达方式,讲好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彰显深度报道的独特魅力,阐明作者的主张和观点,让同样的新闻题材在众多同质化、平面化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样,既增强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又在赢得读者认可的同时,避免了党报新闻媒体的资源浪费,达到了宣传效果与群众认可的高度统一。

三、结语

在媒体变革不断加速的时代,拓宽深度新闻报道的报道面,是地方党报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实要求。地方党报媒体要认真审视自身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从主题选择、内容立意、表达方式及记者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站在群众角度,服务全局的高度,加大探索力度,下大力气做好每一篇深度报道,实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党报深度受众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