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策略

2020-11-17 22:37王晶
记者观察 2020年26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对象语境

文 王晶

一、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策略

在新闻现场,出镜记者同样需要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事件原由、捕捉事件细节,从而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最后通过语言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际传播的过程。语言是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绝大多数人都会运用语言作为沟通的主要工具。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策略,要想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就需要遵循人际传播的语言原则。语言传播的原则包括:目的性、合作性、正确性、得体性、礼貌性和幽默性。把握好这六点,传播的基础才算打牢。

二、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出镜记者的语言策略

(一)出镜记者语言和思维的辨证关系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而语言虽然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的个体,但形影相随,不可分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说话就脱口而出,没有经过大脑去思考,除非遇到复杂问题时,才会运用思维去分析。我们认识事物、形成概念之后,必须通过语言对其进行“包装”,这样在向对方转述时,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清晰、完整。应用到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也是相同道理。新闻现场往往由于时间紧迫、瞬息万变,需要及时组织语言进行现场口述。当然,这一切需要出镜记者在报道之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准备工作就是我们所说的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运用。

(二)出镜记者语言的运用

出镜记者的语言是专门用于表达新闻事实的特殊语言,它是新闻报道的直接表现形式。而出镜记者的口语运用是随着新闻的结构而改变的。口语运用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准确、精炼;简洁、清晰;平易、质朴;亲切感人以及给人带来愉悦。准确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用恰如其分的字句表现新闻事件。同时,还要建立在掌握丰富词汇的基础上,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向受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出镜记者的语言应该做到平易、质朴。也就是用最平常的词语把事情说的更加具体、形象。再次,出镜记者的语言应该做到亲切感人,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最后,出镜记者的语言应该做到在尊重采访对象,尊重受众的前提下,给人带来愉悦。通过简短、幽默、富有调侃意味的语言,结合适当的副语言,将事件的未知性和可视性以及现场活泼、热烈的气氛充分展现在观众面前。

(三)出镜记者不同语境下的语言策略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运用和发展的环境,它制约着语言,决定着语言的命运。广义的语境涵义既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中的上下文,又包括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际场合以及交际的各种因素。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这时候对对方个性的认知和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要学会揣摩他们的心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言策略。这也是语境的最好体现。比如:有的人不善言辞,性格内向,这时出镜记者的语言策略就要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在听的过程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而有的人就滔滔不绝,这时出镜记者的语言策略就是要迅速搜索出有用的信息,再进行提问。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出镜记者面对不同的人,语言策略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因人、因事、因采访环境而定。在报道之前对采访对象或者事件要有敏锐的观察、独到的见解。对于现场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运动员受伤、打架、采访对象拒绝采访等等这方面,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在紧急事件来临时才能镇定自若,沉着应对。

三、从播音学角度分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策略

从播音吐字要求来看,首先字音必须准确、规范。其次,要做到字音清晰,再次要做到语言流畅。在每一个优秀的新闻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都离不开规范、准确、清晰的字音。首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而电视出镜记者面对的是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观众,要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楚,听得明白,语音的标准、规范与否直接影响观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效果。其次,从电视这一媒介来说,它不同于广播,它通过现场的同期声、画面和主持人演播室的串联,将新闻事件形象丰满的呈现给观众。因此,如果吐字不清楚、含糊,对观众接受新闻信息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出镜记者是面对摄像机向观众传达新闻事实的。因此出镜记者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不仅包括出镜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同时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语气分寸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在事件报道中,有很多现象出镜记者不便在镜头前直接表露或是完全表露,但是出镜记者可以结合语境来确定语句的深层含义。因此,应用到出镜记者的语言策略上,可以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看,采访活动可以分为“采”和“访”两部分。“采”侧重于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新闻事实(包括人或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主要表现在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收集(包括拍摄、录象)上;“访”,侧重于探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及其规律。采访实际上是“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流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在事件现场,出镜记者除了通过自身去看、去感受和分析新闻真相,更重要的是从采访对象那里去了解客观事实,他们是记者在现场报道中了解情况和获得信息的对象,是新闻信息的中介。但是现场报道的特殊性,决定了出镜记者首先必须做到的是适应环境,然后才能去选择适当的时机,主动利用和控制采访环境,最终目的是和采访对象达成心灵共识,提高采访效率。那面对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出镜记者的语言策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采访过程中要充分尊重采访对象,关注采访对象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况,设身处地地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真正进入采访对象内心深处,从而在轻松、自然、和谐、推心置腹的交谈中获取第一手材料。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出镜记者在语言策略上,首先必须具备较好的语音基础。其次,出镜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现场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第三,出镜记者要能够用简洁凝练、准确清晰、形象生动的语言及时地把新闻事实呈现在观众面前。第四,出镜记者在现场要能运用逻辑思维对事件进行分析,做到严密、谨慎,没有疏漏。第五,出镜记者要结合语境及时调整自身情绪,对现场气氛有一个正确的把握。第六,出镜记者要及时了解采访对象和受众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策略。最后,出镜记者还要依据事件发展过程,在报道中做到有铺垫、开始、高潮、结束。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对象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浅谈现场报道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浅析中国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发展历程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新闻现场报道中细节的捕捉及运用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