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开展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的路径与思考

2020-11-17 22:37孟昱赵莹金瑛浩
记者观察 2020年26期
关键词:雷锋影视艺术

文 孟昱 赵莹 金瑛浩

一、影视艺术对中小学提升学生素质的帮助

根据国家教育部、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对中小学影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通知得知“组织中小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红色电影以及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不折不挠的优秀品德,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影响当代人民,对下一代的爱国情怀,服务人民的意识做铺垫”。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重视性,只有培养好社会根基、国家栋梁,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才能够在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屹立不倒。中国的优秀影视作品数量庞大,内容精美,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片资料更是十分丰富。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包含了中国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也展现出了近现代中国人们顽强、百折不挠奋勇抗战外敌强权的斗争历史,一方面使得中小学学生群体能够彻底的了解中国的发展史,近现代变化,还能激发中小学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出勇往直前、奋勇抗争的精神,弘扬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从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影视教育不仅破除了传统教育中以“板书”为主,单一地为学生灌输知识,还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有着一定的帮助。中小学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老生常谈的话题,影视艺术教育能够从多方面为学生传输知识,做到了从视觉、听觉、情感上的有效教学,不仅有效地破除了传统教学中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的难题,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思想、个性培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优秀的影视艺术视频,使得学生能够学习并树立良好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传递正能量。

除此之外,通过影视作品中个性分明的人物特色,表现出抽象的道德品质,按照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发中小学学生对各种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比如围绕正能量的一些优秀影片:《阿甘正传》《听见天堂》《荒岛余生》等,以及一些红色经典影片:《小兵张嘎》《刘胡兰》《地雷战》等。这些影片让中小学学生学习到影片主角的正能量、道德品质、爱国主义的同时,如果再配合观看电影后的一些课外互动或者观后感,可以让学生的素质得到良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优秀的影片包含了红色经典、优秀人物、道德品质、人格特点等题材。影片类型分为三种:分别是动画片、故事片、纪录片。影片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寓教于乐。比如说:动画片《雷锋的故事》,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雷锋,学生通过观看雷锋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学习雷锋的精神,并将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传播正能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又比如纪录片《辛丑条约》,影片讲述了在封建社会中中国遭受的各种不平等对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要奋勇抗争、努力拼搏的精神。影视艺术教育结合课堂书本知识,使得教育内容涉及世界文化各个领域,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道德品质素养,开拓学生的信息,对未来的人生历程带来极大的帮助。

二、扩展建设影视课程

如今,影视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通过影视中表达的文化、内容等进行信息的传播。许多高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影视专业、学科建设等,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影视专业人士,填补了社会上影视专业人士缺乏的空缺,改善了社会上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传播风气,从而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影视作品规则。正因为高校影视专业的建设,使得中小学生热爱影视艺术的人能够有着良好的选择渠道和进一步学习的地方。

截止至2020年4月,2020年开设影视专业的高校就有1423所。而2016年,涉及影视艺术专业方向的普通本科院校仅仅只有854所,占当年总数的33%,而如今,影视艺术发展趋势已经逐步在向中小学学科建设扩展,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小学必定会设立一些影视艺术方向的学科。

早在2008年开始,影视编导专业就列入了高考艺术类的考试范围,其考试包含的内容涉及到文学艺术的基础知识、影视分析等,对中学生的影视艺术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中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许多中学很少开设影视艺术类的课程或学科,例如:导演类、艺术类、写作类等。除了课堂学习的缺乏外,针对影视编导等方向的培训或学习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生想要更好地提升影视艺术素质和学习更好的知识,仅仅依靠学校一年几次的影视观看和偶尔在课堂上观看到影片,是难以达到要求的。于是,这就导致学生在接触此类专业的时候难以为继,无法学习。

三、有效开展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

(一)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以及中央、教育部推荐的优秀影片,这种方式是最常见也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此外,学效可以酌情增加学生观看影片的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假期等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对于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而言,则需要多举行一些“影片下乡” 的活动,积极为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影视艺术教育的条件。

(二)将学科教育和影视教育进行合理的结合。根据各科教材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相关电影进行辅助学习,把优秀的影片结合到学科学习上,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积极、主动,增加学生的直观了解。比如一些优秀的作品可以结合课文进行学习:《骆驼祥子》《雷雨》《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甲午战争》《林则徐》等。播放这些电影对中小学的作用比直接看书学习要好,甚至可以说是教学中的“活教材”。如果在课堂上,学习完书本的知识后,结合影视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知识的魅力,还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由于电影自身的特性,逼真的场景、人物的活灵活现能够形象而具体地将书本的知识表现出来,增强学生对课文理解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的想象力。此外,这种方法也可运用到其他学科上。

(三)将影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专设一门影视艺术课程,用于提供学生观看、学习影视艺术,增加学生接触影视艺术的途径和时间。让学生在观看之后思考并讨论影片的意义,和影片中包含的艺术,促进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影视艺术素质。课余时间,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影片续写,情节改编等,提升学生的故事编写能力和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雷锋影视艺术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纸的艺术
影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