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地方党报评论 唱响主流舆论强音——《益阳日报》推进评论融合创新的探索和思考

2020-11-17 22:37汤革新
记者观察 2020年26期
关键词:评论员益阳时评

文 汤革新

评论历来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是党报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媒体融合发展大潮中,纷繁舆论场呼唤黄钟大吕,众声喧哗中更需激浊扬清,党报必须进一步担负起传播时代精神、唱响主流舆论强音的光荣使命。

目前,新闻格局和传播方式正在并已经发生历史性变革,地方党报面临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评论员的全媒体时代,《益阳日报》着力强化评论阵地建设,进一步发挥评论投枪匕首作用,做优做强传统评论、做新做活融媒体评论,着力打造主流声音传播新矩阵、占领舆论新高地、探索评论新蓝海,以有深度、有见地的评论亮剑发声、举旗定向,使党报旗帜更鲜明、导向更准确、地位更权威。

本文结合《益阳日报》推进评论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探析地方党报如何用好手中“金话筒”,当好思想“坐标系”和价值“主心骨”,在多元化舆论场上真正成为中流砥柱、定海神针。

一、丰富形态打造主流声音传播新矩阵

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让人人都有了说话发声的平台,且因受限制程度远小于传统纸媒,不少网民言论往往比纸媒言论尖锐、辛辣得多,自然也就更能吸引“眼球”。因此,传统纸媒言论工作不断受到挤压,地方党报评论版面也不断缩水,有的甚至只剩下应时应景的评论员文章,完全不见了时评的踪影。

以《益阳日报》为例,近几年来,《资江时评》版由一整版缩减至半版直至暂停出刊,《银城评谈》《今日锐评》等时评栏目几近绝迹,党媒言论阵地近乎失守。针对这种令人忧心的现状,《益阳日报》痛定思痛、直面挑战,决定下大力气开辟多元、立体的新闻评论阵地,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声音传播新矩阵。

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益阳日报》第一时间响应,于1月29日起,组织由精干力量组成的评论员队伍,连续刊发“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评论”;后期,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紧跟中央决策部署,推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评论”。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以高质量的评论树旗帜、正导向、聚民心,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也走出了做优做强评论的第一步。

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好转,《益阳日报》经过精心策划,抽调骨干力量组建评论小组,于5月4日推出一周一期的时评专栏《资江新语》,由主稿《一周漫谈》、一篇综合评论、几条精短时评和两幅配文原创漫画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主稿《一周漫谈》在传统评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创新。栏目以“换个角度看新闻”为风格,在一周新闻事件中选取三条以上有共性的新闻,串点成线,选取不同的侧重点分别进行论述,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观点独到、见解深刻,加之配发的原创漫画,其新颖的形式和优质的内容得到读者高度好评,在做新做活评论上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二、延伸空间占领亮剑发声舆论新高地

媒体格局的深度嬗变,对地方党报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全媒体时代,越是信息多元、观点多样,就越需要权威声音来“一锤定音”,就越需要理性深刻的解读来“指引航向”,党报评论,就是堪此重任的“黄钟大吕”。因此,在打造评论新矩阵的同时,我们要拓展平台、延伸空间,做到报纸、客户端、网站、微信公众号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充分占领党报亮剑发声的舆论新高地。

《益阳日报》在评论文章加码、时评专栏聚力、内容形式创新的同时,在《大益阳》新闻客户端开辟《资江新语》同名专栏,同步转载当期所有时评稿件,并恢复客户端网评栏目《益周评语》,转载每期《一周漫谈》并同步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吸引本土网友积极阅读和转发,进一步拓展了传播领域、增强了传播效果。

这还只是走出了评论融合发展的第一步。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面对瞬息万变的舆论场,党报评论唯有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早发声、发好声,才能第一时间抢占概念定义权和舆论制高点。

因此,在转载报纸评论、言论的基础上,下一步,《益阳日报》将依托自身优势,努力提升评论的“反应灵敏度”,尽快推出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的短评、快评等网络评论,条件成熟时,还可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推出评论员出镜的小视频、微访谈等,以短、快、新、实的文风,对本地突发事件及热点焦点事件果断发声、理性分析,第一时间掌握本土网络舆论场主动权。

尤其是之前在《大益阳》新闻客户端推出的《益周评语》,曾以其轻松幽默、灵动活泼的风格盘点一周要闻大受好评,但因优质从业人员不断流失导致停摆。在转载《一周漫谈》稿件的同时,要加紧组织人员,克服现有困难,重推《益周评语》,进一步丰富评论形式。

三、扬帆起航探索地方党报评论新蓝海

全媒体时代,众声喧哗中需要有思想的“坐标系”,乱云飞渡中需要有价值的“主心骨”,因此,无论渠道怎么改变、平台怎么拓展、形式怎么创新,党报评论都应把思想视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生产更多有思想力的优质观点产品。

作为地方党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观点致胜”“内容为王”的理念,不断锤炼本领、提升“四力”,以思想力提高影响力,探索地方党报评论新蓝海,在“融合”语境下以优质的观点生产寻求自身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针对人员紧缺现状,要加紧培育培养、着力提升“四力”,建强现有队伍。要不断增强眼力,着力提高评论员队伍善观大势、善谋大事的能力,让评论更符合传播规律、更贴合受众需求;不断增强脑力,着力提高评论员队伍深入思考、善于分析的能力,让评论更具感染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笔力,着力提高评论员队伍适应不同平台的语境表达、灵活创作的能力,让评论形式更活、传播渠道更广、受众体验更好;不断增强脚力,着力提高评论员队伍走进火热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的能力,让评论更加清新务实、直击人心。

另一方面,面对融合发展大势,要不断创新求变、提质拓面,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要积极适应信息技术新发展,适应内宣外宣融通一体新形势,不断推动话语表达、传播方式、表现形式的创新,将党报评论变成受众愿听的话、听得进的话、管用的话。尤其是在新媒体传播方面,要把“网言网语”充分融入评论之中,更好更快用简短明快的文风、生动活泼的表达,用好用足新技术和新手段,实现全方位传播、全视域传播,报、端、网、微协同发力,不断扩大主流声音的有效覆盖面,真正让主流声音占领各类舆论阵地。

猜你喜欢
评论员益阳时评
花境植物在益阳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竹里茶
夏天明美术作品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打造地方广播的评论架构体系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