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网络外宣英译策略初探
——以盐城市为例

2020-11-18 07:36魏晓晓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海盐盐城英译

魏晓晓,孔 凯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224005)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文化和旅游产业(以下简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对于我国而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江苏省颁布了《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苏发〔2019〕16号),其中明确提出“优化入境旅游环境”,“着眼安全、便捷、温馨,提高入境旅游服务能力,提升景区景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机场车站等场所多语种服务水平”。在如今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信息服务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是国家和人民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在各国间的文化旅游行业中起到语言媒介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将我国文化旅游中涉及到的表达进行准确的英译,提高对外宣传沟通宣传效果,无不彰显着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软实力,直接影响到这个地区的国际形象,因而越来越受到各个城市的重视。为此,以网络外宣中语言英译质量为切入点,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网络外宣英译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规范网络外宣翻译标准,促进盐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树立城市良好的国际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调查

盐城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别具一格,形成了以银色海盐文化、红色新四军文化、蓝色海洋文化、绿色湿地文化为主要特点的“银红蓝绿”四色文化。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湿地,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以及丹顶鹤、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是文化旅游的世界名片,可以进行进一步开发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盐城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步伐步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轨道,与国际国内全方位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其中,盐城市对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额逐年提高,2012~2019年间涉及72个项目,总投资额473.34亿元;同时,盐城市相关部门还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了对国内外的推荐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方面国家、江苏省出台了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针对入境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盐城当地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给予了重点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通过对网络媒体和现场调查发现,在对外宣传方面,相关英译质量还有待改善。

(一) 政府网站

为了更好推荐当地旅游资源,盐城市人民政府网站开辟了专门的英文版网页(www.yancheng.gov.cn/col/col1616/index.html),其中设置了专门的旅游板块介绍(Tourism),专门对“景点(ScenicSpots)”、“特产(Specialties)”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请见表1),并提供了“旅行社(Travel Agencies)”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表1 景点和特产名称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可以发现:一是文化旅游项目内容更新时间在2016至2018年之间,但一些具有特色的文旅项目没有提及,如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新四军纪念馆、范公堤、九龙口、荷兰花海等;二是介绍内容比较单一,大多都是文字和图片,缺乏多媒体资料,无法直观展示盐城的文旅特色;三是部分英译内容有待改进,例如:在“Brief Introduction of Tourism(旅游简介)”中,谈及了盐城当地的“中国海盐博物馆(ChinaSea-saltMuseum),其中一句表述为“The sea salt culture is the cultural root of this city, as Yancheng boasts the only China Sea Salt Museum to display sea salt civilization, and the national 4A-level sea salt historic sight.”(海盐文化是盐城的文化之根,盐城有中国唯一的展示海盐文化的海盐博物馆和国家4A级海盐历史文化景区。),其中的“historic sight”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historic”意思是“famous or important in history(历史上著名的或重要的)”,“sight”应译为“ability to see(视力)”“range within which somebody can see or some thing can be seen(视野)”,只有在其复数形式“sights”才能译为“interesting buildings, places, features, etc of a place or district(名胜、风景)”;又如,在介绍海蜇的时候,涉及了《本草纲目》的名称英译,译文使用了其拼音“Ben cao gang mu”,未使用专有英译“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可能会影响部分外国友人的理解。

(二) 景区网页

盐城旅游景区各具特色,有侧重自然风光的麋鹿和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有侧重当地历史文化的海盐博物馆,还有近年来开发的特色街区等。为了扩大影响,部分景区开设了官方网站,例如中华麋鹿园(www.chinesemlw.com)、中国海盐博物馆(www.chinahymuseum.com)等,对景区概况和特色项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有英文版本的网页内容,但是仔细查阅相关信息后发现存在一些需改进之处。例如,中华麋鹿园在相关介绍中为了描述麋鹿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之早,引用了屈原诗歌《九歌·湘夫人》,其表述为“As early a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Qu Yuan wrote 'Come eat moose what Chambers' This verse in 'Nine Songs·Xiang Fu Man'.”,把“麋何食兮庭中”英译为“Come eat moose what Chambers”,《九歌·湘夫人》英译为“Nine Songs·Xiang Fu Man”。《楚辞·九歌》作为中国古典诗歌起源之一,其英译研究早已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以许仲渊先生英译为例,《湘夫人》译为“To the Lady of River Xiang”,“麋何食兮庭中”译为“Could deer find food, oh! within the door?” 。两相对比,可以发现前者的英译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解上存在较大问题,没有通过英译传达原文的真实含义。

(三) 公共牌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很多城市都很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牌示系统建设,对所涉及的标识语(Signs)进行了英译工作,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公共提示、告示通知、标语口号等进行了中英文双语标注,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国际化形象。在文化旅游领域,各大景区为了帮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对景点解说内容进行了英译,在醒目位置设置了相关景区简介和所包含的景点基本情况,但是在有些细节处还存在一些瑕疵。例如,在盐城的中华海棠园景区的“海棠依旧浏览导视图”中,为了对游客安全起到提升作用,“注:在外旅游请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不要轻信别人。”,并加注了英语“Note: please keep your belongings and don’t trust others when traveling.”其中把“不要轻信别人”英译成了“don’t trust others”(不要相信任何人),完全曲解了原句的意思,可以尝试翻译成“don’t too ready to believe any strangers”;盐城水街在“景区简介”中的第一句是“水街,在古盐城的西门,傍水而筑,以水为街,因此称为‘水街’”,英译为“WaterStreet, in the ancient salt city of the West Gate, built near the water, to the water as the street, so it is called ‘Water Street’”,全句采用了字对字翻译的方式,把“古盐城”英译成“the ancient salt city”“以水为街”英译成“to the water as the street”,句式上也存在语法错误,“水街傍水而筑”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应是被动关系,但译文却写成了“Water Street built near the water”。此句可试译成“Water Street, located at the west gate of Ancient Yancheng, was built by the watercoursewhich took as the street, so it was called ‘Water Street’”。

三、成因分析和解决策略

(一) 使用标准化英译范本

前文中提及的一些在英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没有使用规范的英译范例。规范译文能有效地提高外宣翻译的效率,进而实现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作用。例如,2017年11月20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我国《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GB/T30240),从当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外语在境内如何规范使用的系列国家标准,提供了3 500余条规范译文。其中提供了交通、旅游、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电信、餐饮住宿、商业金融共9个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充分利用此标准,可以为各领域常用的公共服务信息提供标准化英译指导,很大程度上杜绝英译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二) 明确信息传播模式

传播学的奠基人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传播模式——即谁(Who)将什么信息(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施加了什么影响或者效果(With What Effect),研究外宣英译传播的过程,即传播主体如何利用传播内容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对自己的传播受众实施传播效果达到信息共享的过程。在外宣过程中,广大翻译工作者要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国外读者受众的需要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同时,还要加强翻译质量管理,当前机器翻译已经承担了部分简单、重复的翻译工作,但是无法替代人工翻译,为此,翻译工作者要对机器翻译结果进行核对,提升翻译质量。

(三) 传达内容确切内涵

“翻译要完成的不是字面的表面转化,而是文章的实质含义的传达” 。网络外宣信息是向对当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感兴趣的外来客商和学子介绍当地文化,宣传投资和旅游资源,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外国的阅读者作为受众,具有同时承担“信宿”和“信源”双重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尽可能规避或者减少传播噪音对传播有效性的干扰。译者应对各类英译信息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再表述,突出信息应具备的涵义,消除文化传播障碍,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广泛传播性。同时,译者还要发掘信息中所包含的当地历史和文化,深入调研当地风土人情,做好各类网络媒体中相关信息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充分考量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预期,综合分析潜在阅读者的价值观、思维习惯、文化背景等多种信息,权衡主次,努力正确传递信息,更要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合适的信息。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对外形象展示的窗口,需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要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充分发挥英译工作承担的“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

猜你喜欢
海盐盐城英译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
摘要英译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海盐可可
福盐,海盐中的贵族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