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孩子的手回家

2020-11-18 08:50寻艺工坊
中华手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百褶裙蜡染手工艺

寻艺工坊

品牌活化

贵州省榕江县党细村

扶贫亮点:

·蜡染项目带动当地脱贫

·合作社吸引当地妇女返乡就业

·开展手工艺扶贫试点项目,通过优势互补与协力合作扩大扶贫成效

饮水鸟品牌成立的时间不长,创始人雷虎与阮传菊夫妻俩原本是做工艺文化类的自媒体,接触的项目多了,也便有了做产品的念头。与贵州榕江的苗寨结缘,也是从为其出书开始的。乌吉村和党细村,是他们扎根做项目的地方。

村子散落在高大雄奇的雷公山余脉的山腰上。这里的群众收入低微,全村贫困发生率在40%以上。大山的阻隔,让这些村子依然保持着家家做蜡染、户户工刺绣的传统。因为贫困,村民们甚至无闲钱添置衣物,制作的蜡染和刺绣都自给自足。

在过去,蜡染作品比较受欢迎,但当游客到贵州每个苗寨都看到整齐划一的蝴蝶妈妈图案后,开始审美疲劳。在当地做传统的蜡染虽然能增加一点收入,但却不能脱贫致富,年轻人依然纷纷出走。

党细村的杨再蓉是苗寨中为数不多的从来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妇女。她说自己还未婚时,每年过完年就看到太多孩子和父母分别时的场景,因而在结婚时就暗自发誓,一定不让自己的孩子做留守儿童。留在村里陪孩子的代价是高昂的——村子多山少地,要维持生计,就必须起早贪黑地在山里劳作,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为多增加一点收入,杨再蓉将平时做百褶裙和头巾时画的蜡染改成桌布,拿到榕江和凯里卖。天然植物染色、純手工画蜡,正好契合时下都市人追求的环保与个性。虽然销量不多,却能或多或少贴补家用。

饮水鸟给党细村下了500条蜡染丝巾作为启动订单,对杨再蓉来说是一个大工程,她联合村里4位姐妹顺势成立了蜡染合作社,把自己家的客厅拿出来作为办公场所,不再像普通的画娘家庭作坊式的单兵作战,开始团体协作。每天还要按时按点“打卡上班”。

“既然成立了合作社,就得规范,做出名堂来,不然合作社垮了,我们又得把孩子丢下外出打工!”2018年春天,这里成为了榕江县政府在党细村的手工艺扶贫试点项目。

这批订单是要做成能日常穿戴的围巾,而不是旅游纪念品。要手工、要健康环保,还要既传统又时尚。“手工没问题,我们全部是一笔笔画的,健康也没问题,我们都是用纯植物染色。但又要传统又要时尚就难了!”

饮水鸟提供了许多种现代感很强的图案,很酷很时尚,但发现用蜡刀画出再用蓝靛染色后,味道就变了。“高级感?”杨再蓉完全没有概念,她翻开自己的百褶裙来寻找灵感。

党细苗族属于花裙苗支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制作、穿着百褶裙。众人只知道它造型百褶,却不知道褶皱里隐藏着草木虫鱼纹上百种不同的图案。而更难的,是绘制。桑蚕丝娇贵,在作画、染色时动作一定要轻,这与在棉布上用力完全不同,也无法用绷子固定,否则容易损伤丝巾。画娘们花了不少心血,打了不少样品,才掌握好在桑蚕丝上画蜡的力度,使线条流畅、规整。

很快,蜡染合作社成立的消息吸引了在外务工的妈妈们注意,很快有十多位妈妈辞去了工地上挑石头、挑混凝土的工作,回到村里做起了自己熟悉的画蜡、染布的手艺。合作社从最初的5位创立者扩大到30人。杨再蓉家的客厅已经容不下这么多人了。

当地政府把合作社迁入学校一间空置教室,拿出2万元做了简单装修,让读书的孩子和画蜡的妈妈比邻而居。妈妈们在做蜡染时,孩子们就在旁边读书或是在合作社门前玩耍。

在外人看来破败不堪的小学,如今是村里地段最好、最豪华的建筑,也成为了全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因为无论何时,只要进合作社就能找到妈妈。课余时间,偶尔也有小姑娘在妈妈或者奶奶们身边帮着画蜡、染布。

雷虎没有想到,非设计专业出身的自己,用沟通和责任从自媒体转向了手工艺商业产品设计与销售,还和扶贫项目捆绑在了一起,更为一些孩子留住了妈妈。他关注更多的传统工艺项目转化的可能,希望扩大销售渠道和曝光度,让市场对党细村蜡染合作社有持续消费的需求。

这样,妈妈们就会每天穿着百褶裙走过田野,画完一天蜡后牵着孩子的小手回家。

猜你喜欢
百褶裙蜡染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蜡染的纹饰探讨
百褶裙
万变不离“百褶裙”
贝壳百褶裙
手工艺·温州发绣
蜡染手绢寄深情
走近手工艺人
蜡染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