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与爱国主义教育略论
——以梳理近现代合唱史为例

2020-11-19 08:29
长江丛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学堂爱国主义

一、前言

《旧唐书·魏征传》中记载,唐太宗评价魏征的时候,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一面照见未来的镜子,从短短百余年的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史来看,西方的合唱艺术进入中国后,逐渐被中国文化所融合,演变成适合中国音乐发展的合唱艺术形式。合唱艺术源自于西方国家。20世纪初期,合唱艺术随着西方文化一并进入中国,截止当前,中国仅仅只有百余年的合唱史。但中国这一百余年的合唱史,随着中国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绽放了斑斓多彩的光芒。其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学堂乐歌”时期、“抗战时期”、和平稳定发展的“红色文化时期”尤为浓墨重彩,诞生了一批作曲家,并引发了群众参与合唱艺术的热潮。了解这三个时期的合唱艺术发展面貌,是我们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与合唱艺术结合的镜鉴,本文将从三个时期分别论述。

二、“学堂乐歌”与合唱艺术的关联

“学堂乐歌”指的是曲谱来自于西方国家的音乐作品,却是中国人自己填词的歌曲,由于歌词内容符合中国国情,它成为了民国时期音乐教育的范本。我国现代音乐教育最早始于晚清的“自救运动”,该运动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私塾教育的单一性。“辛亥革命”之后,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提出的“美感教育”,为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增添了音乐等艺术教育的风采。首先,“学堂乐歌”成为了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堂乐歌”这种“歌唱性”的音乐形式,逐渐被中国人接受,并成为了合唱艺术繁盛的一个基础。其次,“学堂乐歌”的产生,就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音乐实例。第三,“学堂乐歌”以朗朗上口的歌唱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歌词,受到了年轻学生的欢迎。例如,沈心工填词的《体操》,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为祖国建功立业立的热情。最为著名的“学堂乐歌”是李叔同填词的《送别》,描绘了一副“长亭、古道”的友人告别情景,具有中国古风意境。“学堂乐歌”在民国时期受到学校教育的推崇,本质上来说,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被中国文化所改变的过程。

总之,由西方音乐演变而成的“学堂乐歌”,在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让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丰富多彩。同时,通过“学堂乐歌”的学习,让年幼的学生们以歌唱这种形式获取新知识,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因此,民国时期的“学堂乐歌”与合唱艺术具有一定关联性。正是因为作为群众参与性极强的合唱艺术,和爱国主义思想结合上,题材上应选择一些朴素且鲜少“说教”的作品,更加利于被大众接受,被学生群体接受。

三、“抗日战争时期”与合唱艺术的生机

1931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作为群众性的合唱艺术在宣传斗争思想、鼓舞士气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士兵们在前线为民族之兴亡而战斗的时候,敌后方的学生、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们,以歌唱为武器,从最初的齐唱逐渐发展成为合唱艺术。这个时期的音乐家们,包括贺绿汀、萧友梅、黄自、冼星海等人,都鼓励合唱艺术的发展,抗日救亡合唱艺术此起彼伏。另外,部分音乐家们组织固定的合唱队伍,发动群众参与,并深入抗战前线演唱,让合唱艺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民族存亡结合在一起,既宣传了抗战思想,又鼓舞了中华民族之团结精神。由此可见,合唱艺术在发动群众、鼓舞人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并非那种谆谆教诲,也不是循循善诱,它把演唱与情感表达结合在一起,提升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的合唱歌曲在近现代合唱艺术充满生机,不仅表现在合唱歌曲曲目繁多,也表现在民族主义精神与合唱艺术的有机融合。其中,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影响深远,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合唱艺术曲目的代表作品。

总之,抗日战争时期的合唱艺术在近现代音乐史上充满了生机,为合唱艺术与中华民族的反抗斗争相结合,尽现了一份力量。同时,合唱艺术在宣传抗日思想、民族团结等方面,犹如一缕清风,为抗日战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以此为鉴,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与合唱艺术相结合,让思想教育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参与度。如前所述,爱国主义教育又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青少年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以枯燥乏味的“说教”为主,应该尊重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才能够从本质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四、“红色文化”与合唱艺术的结合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进入和平稳定发展时期,战争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主题。“改革开放”之后,新一代年轻人在和平的年代享受着前辈们浴血奋战之后的成果,他们逐渐忘记了战争的苦难,而当各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时候,他们难免迷失自己,失去信念。那么,“红色文化”相关主题活动,就成为了和平时期合唱艺术“红色文化”指的是近现代以来,以革命歌剧地为依托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简称。从精神上来说,它包括了革命歌剧地,具有抗日战争、民族团结思想的集中体现;从物质上来说,它包括这些记录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革命歌剧地实体。

“红色文化”与合唱艺术的结合,表现在群众集体参与的“红歌”演唱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达到了解并宣传“红色文化”思想的结果。具体来说,“红色文化”在几个革命老区发展较良好,例如近些年来,在井冈山地区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红歌”演唱活动的浪潮。通过这些集体的合唱活动,既弘扬了和平年代的“红色文化”精神,又实现了群众的“红色文化”思想教育。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方面,以合唱艺术作为开展该思想教育的手段,并配合各种相关主题活动,鼓励青少年参与,真正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五、结语

近现代“学堂乐歌”的兴盛,抗战时期合唱歌咏活动的展开,和平稳定时期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一直与合唱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梳理百余年合唱史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吸收这三个关键时期对合唱艺术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同时,在面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我们主要以青少年为主的教育对象,应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合唱艺术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从合唱艺术作品中获取爱国主义思想内核,真正达到“以情感人”的教育目的。作为一线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加应该关注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动态,把爱国主义教育做到实处。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学堂爱国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9月历史大事记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森林学堂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