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0-11-19 08:29
长江丛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跨文化群体

一、前言

英语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大学阶段,英语课程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群体能够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群体对英语的兴趣,并将英语知识和生活中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机的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的渗透进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能提升学生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群体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高校很多大学生群体受到西方文化的入侵,喜爱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漠不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应该有机的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帮助并引导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中,能够科学的处理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矛盾。在当前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譬如说我国的中医理论和针灸技术,我国的书法和刺绣等作品已经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因此,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在学习西方文化过程中,应该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念,主动承担起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继承和发扬好优秀的传统文化[2]。有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很多高校大学生群体既喜爱西方文化,同时也喜爱优秀传统文化。也非常热衷于通过英语知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机的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在高校的英语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群体能够系统全面的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能够提升学生群体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一)教材内容缺乏合理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缺乏合理的设计,里面的教学内容几乎全是展示西方文化的知识,很少有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样的内容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群体掌握西方文化知识,但却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限制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

(二)英语教育工作者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较深

对于高校的英语教学来说,很多教育工作者都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开展英语教育,通过英语文化氛围辅助学生群体进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3]。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在英语课程中学习到了很多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但是却忽略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群体一味追求西方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民族文化缺失信心,也缺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也很难促进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完善教材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法

在当前阶段,很多高校的英语教材几乎所有内容都是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很少有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导致很多高校大学生群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够全面。因此,应该对高校的英语教材进行全新的设计,在英语教材中应该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版内容,通过这个专版内容向学生群体介绍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历史地理知识等,在英语范文中还可以添加一些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文章,选取一些名人巨匠的文学作品,从他们的独特视角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群体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在课前准备阶段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对西方文化知识点进行提炼,并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综合利用比较教学法,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比中,使学生群体正确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并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念。通过这种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英语知识去表达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交际能力[4]。譬如说,英语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群体讲解到西方节日的时候,大学生们可能比较熟悉的节日有圣诞节和万圣节等等,此时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有机的融入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让学生通过英语来介绍和表达中国的春节、中秋节以及端午节等等,在英语介绍中学生群体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且能够通过这些节日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给学生群体讲解到圣诞节的文化背景时,英语教育工作者可以用春节的习俗和意义进行对比,使学生群体能够意识到这两个节日既有着相似点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文化对比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群体对英语知识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从而对英语知识有个更加深刻的记忆。这种对比教学可以在多个角度展开,譬如电影、艺术、音乐等等,能够有效的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二)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理念

对于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科学的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必要性。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对英语教材有个全面的分析,掌握其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机的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从而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也应该重视对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通过技能培训的方式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在当前阶段有的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深,因此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学习,完善自己的文化综合素养,主动肩负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优化教学内容和理念,引导学生群体建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技能,将来更好的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培养学生群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高校大学生群体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要想有效提升这种能力,需要在了解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掌握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对于文化交流来说,其本质是一种双向的交际行为。需要学生群体既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也要掌握我国的文化知识。在和他们交际过程中,我们会倾听到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与此同时,他人也会倾听到我们的想法和观点,此时双方都在学习新知识。我们既需要将别人的知识融入进自己的知识框架中,也需要将文化知识更好的输出给别人。这种文化交际才是高效的,沟通交流起来也会更加顺畅。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之中,才能在新时期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四)学校应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

课堂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的教学形式。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并且很多英语活动在英语课堂中也很难开展。因此,高校的社团组织应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动。搜集学生群体的真实想法和有效建议,并根据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学校应该在场地和经费上予以支持,并对活动流程进行审核和优化,确保活动能够有效的开展,通过这些活动来提升学生群体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热情和信心,完成预期教学目的[5]。譬如说可以开展一些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讨论会,针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找出更加科学的翻译方法。

五、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义务和责任,大学生群体对我国的文化复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渗透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群体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生群体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跨文化群体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中间群体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