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学生资助机制探析

2020-11-19 08:29
长江丛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力度资助

一、前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近些年来,针对贫困学生的扶贫策略一直都有提出,目的就是为了扶持贫困学生能够得到平等的条件完成学业。而在以往的教育扶贫机制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贫困生资助力度和对象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随着精准扶贫要求的提出,更是需要让教育部门能有据可查的进行精准资助,现有的问题依旧还是存在于以往的几个方面,那就是在资助中的宣传、程序、标准、形式、力度、管理、资助面等等。本文将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希望能为贫困家庭受资助的问题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精准扶贫中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资助资源城乡结构分配不合理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中,城乡之中的贫困学生资助力度是一致的,但是通过研究发现,一旦城乡贫困学生资助力度一致,往往会导致资源偏向于城市,而由于农村资源相比较城市教育匮乏,因此对农村学生资助力度相对是不够的,农村资助资源的不足,就让许多学生无法得到帮助,有许多贫困家庭被迫辍学、提前提前打工。这种帮扶机制显然不利于深入彻底的解决农村地区贫困家庭问题,更不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而与之相反的是,城市中的学生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对于补助的需求远远不及乡村学生,进而造成的情况为供过于求的情况。长此以往下去就会造成城镇中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误心理,也就是不要白不要的心态,最终导致补助名额没有得到合适的使用,浪费了教育资源[1]。

(二)学生补助资源学龄结构分配不合理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补助侧重点方向不同,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所需要的补助金额也不相同。在学前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补助金额规定为1000元每人,而资助人数规定为在校人数的15%;在小学到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补助策略为两免一补,也就是免除学费学杂费,对学生生活费进行补助,在这个阶段的补助人数规定为在校人数的28%;在高中阶段期间的补助规定为每人每年1000元、每人每年2000元、每人每年3000元三个档次,这三种档次的选择标准为学生的具体贫困情况,在这个阶段的补助人数为在校生的15%;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置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等。在以上的四种教育资助形式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学生生活需求的提升,资助金额也随之提升,而资助人数也随之提升。但当下的资助方式还是存在着些许的不足,那就是在高中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资助力度不足,而这两大教育阶段里,学生对于学费以及生活费的需求都比较高。致使处于这两个阶段的学生以及贫困家庭有着较高的失学率。长此以往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2]。

(三)学生资助资源区域结构分配不合理

通过了长时间的实践教育经历收集后,发现在乡村地区许多贫困资助策略并不能良好的进行普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一些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过于形式主义,没有亲身的了解基层情况,对于基层情况来说,工作人员不能一把抓,相反的是需要进行详细、长时间的进行贫困问题探索[3]。二是因为有关工作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联系并不紧密。基层出现的问题与每个教育阶段里进行问题探索时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的与有关人员进行交流。因此各个地区之间的情况无法进行及时更新,无法通过实际情况进行政策更新,进而分配扶贫资助资源。

三、优化学生资助资源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调节学生资助资源城乡分配结构

想要改变城乡地区学生资助资源的现状,那么首先需要进行向农村地区资源倾斜。想要达成这一目标,那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执行,其一为加大农村补助的总体金额,其二是加大补助比例,也就是资助人数。在农村实行两种资助方法,也就是基本资助和特困资助两种。在基本资助中,按照原本的城乡补助准则进行分配,而特困资助方面,则通过基层管理人员进行详细公正的考察进行核定人数[4]。而由于特困人口大部分都聚集在农村,因此在进行补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大范围的倾向农村,或者对特困人口考察的不具体。在进行资助策略改变的过程中,还应该调整城乡学生自主的分配比例,在进行分配时,分配的标准首先应该是各个地区的收支情况,进而从高到低分成几个档次进行资助的设定。收支情况越低的地区,对于学生的资助力度应该越高,两者应该形成反比例。在进行资助时,首先应该确保资源向农村地区进行倾斜,随着时间的推移,资助比例应该随着农村人均收入进行改变。

与此同时,在进行学生资助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学生资源监控力度,防止学生贫困信息进行造假,设立专人进行审查,通过学校、专门机构、教师、学生四方进行审核后的贫困学生才能接受资助。此举是为了防止应该受到资助的学生无法得到学生资助资源。而在处罚手段上,其一,是取消其受资助的资格;其二,是要在全校进行通报,纳入诚信机制中。而对于涉嫌造假的教师和领导层次,进行惩罚的手段将更加严厉,一经发现涉嫌受贿进而造假的教师和领导,将对其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教育扶贫资源能落到实处。

(二)优化学生资助资源分配

首先,将学前教育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范畴,进而享受相同的资助政策。在地区人均收支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于学前教育阶段资源分配力度,这是为了能让农村学生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许多农村适龄儿童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学前教育,进而一步慢、步步慢。执行学前教育资助政策,能最大程度的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其次,将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情况与地区资源进行挂钩,无论地区人均收支情况为何,都应该加大对于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并随着发展的进行,逐年的提高资助比例。

四、结语

想要改变当下的学生受资助情况,需要将当下的资助政策进行改变,而在改变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铭记的是不做面子功夫,将农村的受资助情况与城镇的受资助方式进行平衡。根据各个地区发展情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资助政策。而在有关部门进行资助工作时,首先需要重视对资助工作人员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普及。有关部门在继续资助时,也不能一味的只靠工作人员,更要不断的加强与基层之间的联系。长此以往,才能真正解决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学生资助问题。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力度资助
山西出台八类三十一条 政策措施支持乡村振兴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
中纪委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加大立法决策服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