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三明三康”理念在学风建设中的支持系统研究
——以三明学院为例

2020-11-19 08:29
长江丛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风学院育人

一、前言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直接关系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学校和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可以说,加强学风建设既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克服学习新困难、新问题,最终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二、新工科背景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高校的学科发展也在顺应着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而发生变化,新工科成了高校学科转型发展中的新的产物。新工科旨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它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在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层面,一方面它是创新高校学风建设范式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曾寄语青年学生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学风建设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它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在刻苦努力学习中形成科学精神、锤炼品行情操。[1]另一方面,它能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资源整合、路径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校学风建设是实现“三全育人”理念的关键平台和核心载体。

在实践层面,一方面它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学风建设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升、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能够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观、增强责任感。[3]另一方面,它有利于高校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个性化支持。学风建设支持系统的构建,能够针对大学生遇到的学业难题,提供个性化学业帮助,提供专业、综合、全面的学业支持与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可以很好地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三、基于“三明三康”理念构建“三三三”模式,打造高效优良学风

长期以来,三明学院积极探索山区老区苏区高校的育人之道,坚持用“三明三康”为教育主线,积极打造有特色的育人模式。基于“三明三康”理念构建的学风建设的模式,符合当前高校发展规律,对于增强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党建为引领,建好“三个课堂”

一是建好思想教育课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掀起“大学习”的热潮,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吸引师生主动学习“新思想”,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执行学生工作队伍上思政课的制度,做好与思政课教师联系结对工作,抓好思政课程教学工作改革,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发挥现有网络思想教育平台的育人作用,整合学院易班网、微信公众平台、微博 、学院网站等开展线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新思想”占领网络主阵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二是建好心灵健康课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教育主题活动,加强知识教育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建立学院、班级、宿舍“三级”预警防控体系,联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整理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经验,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和心理危机干预的科学性;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学生党员、任课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力量,建立帮扶小组,形成长期关怀机制。开展“感恩·责任·奉献”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三是建好行为养成课堂。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行为不断规范,共创文明校园环境;开展文明上网行动,加强学院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科学管理,开展文明上网排查工作,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开展“阳光校园”行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体育健康活动,永葆青春活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积极融入省级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引导师生主动参与,推进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社团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院搭设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农村、走进社区,培育学生公益心、奉献心和仁爱心,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二)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三项计划”

一是实施专业提升计划。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对应的学风提升活动,在大学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大学二三年级开展专业提升教育,开展体验式企业化实习,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在大学四年级开展岗位素养提升教育;注重过程管理,改变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方式,提升课后讨论、读书报告、随堂测试等的权重,激发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专任教师结合课堂讲授知识点,为学生开阅读书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实施三创提升计划。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制定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细则,推出“第二课堂成绩单”;推进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结合学院专业和学生特点,有效开展体验式企业化实习,校企共编教材,校企共建培养方案,搭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搭建符合学院实际的科学研究平台,主动吸纳学生参与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推进学科专业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其他专业竞赛,提升学生专业应用水平,培养致用人才。

三是实施素养提升计划。弘扬地方红色文化,组织师生到革命旧址、烈士纪念馆寻根溯源,追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引导师生提升自身素质,提升精神境界,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传承地方客家文化,组织师生开展田野调查,发扬优质的客家文化,用客家人敢拼会赢的精神激励师生,引导师生建功新时代;开展校训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明德至善、明理致用、明志致远;培育学院文化,凝聚师生力量,引导师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重要节假日举办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师生乐观向上。

(三)以教师为主导,推进“三大工程”

一是推进课程改革工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聚焦课堂教学,突出教学互动,突出教学质量,突出教学创新,突出教学成果推进师生感情互信,推动教学相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引导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特点,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推进“金课”建设,结合专业特点,遴选一批专业课程,重点开展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结合“优质一堂课”和“党员示范课”活动,打造成师生喜欢的课程,在学院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学院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开展教案评选活动,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思政等内容,每年评选优秀教案,通过展示优秀教案,引导教师加强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开展线上教学,用好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师结合课上知识点,引导学生课后开展MOOC线上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是推进管理改革工程。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用制度规范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做到依法依规治教治学;编制和完善工作事项流程图和岗位说明书,做好师生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师生效率,进而提高师生满意度;建立师生“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学院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分别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选择结对帮扶对象,从学业、生活和思想方面予以帮助指导,提升育人的针对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实行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引导教师守住教育初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完善学业预警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对于学生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开展学业预警和指派专人谈心谈话,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果。

三是推进服务改革工程。进一步规范二级学院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育人工作,担负起学院党组织育管党治党、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把育人工作纳入述职评议内容,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育人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实效;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在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辅导员培养成长计划,选派辅导员参与学校、校外的学习培训,提升育人工作能力;加强学院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发挥群团组织育人作用。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应该持续建设的工程,对于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专业学科,高校应该根据新的要求和教育规律,坚持“三明三康”的教育理念,凝聚全校师生和社会资源全员参与,将学风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德智体美劳的目标出发,全方位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构建学风建设的新模式,发挥优良学风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保障作用,使学校发展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学风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炊事员的几宗事
西行学院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