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48例临床观察

2020-11-19 05:25王海明丁世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9期
关键词:醒脑通络痉挛

王海明 丁世芹

1.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濮阳 457000;2.丁世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河南 濮阳 457000

缺血性脑卒中(CIS)是一种由脑供血动脉狭窄、栓塞引发的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和脑组织坏死,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1],而偏瘫是CIS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临床表现以肢体功能残缺为主,其不仅会大大降低CIS患者生活质量,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2]。中医称卒中后偏瘫为中风偏瘫,认为该病发生与气阴不足、气血不畅致使血气成瘀、神机受损有关,故临床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原则[3]。笔者选取48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征得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后,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51±4.65)岁;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08±0.22)个月。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39±4.49)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2.11±0.24)个月。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临床资料完整;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关于CIS和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诊断标准[4];①发病突然,病情变化迅速;②可见头痛、呕吐、昏迷、抽搐、瘫痪等主症;③CT检查以区分脑梗死和脑出血。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5];以突然昏仆或不经昏而见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口眼歪斜为主症。首次发病;病程≤6个月;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其他类型脑血管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卒中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凝血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紊乱;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认知功能异常;过敏性体质。

1.4 治疗方法 两组入组后均给予预防静脉血栓口服利伐沙班(Bayer Pharma AG,国药准字H20181081,规格:10 mg/片)10 mg/次/d;抗血小板聚集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51,规格100 mg/片)100 mg/次,1次/d;降脂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片)20 mg/次,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偏瘫通络汤。茯神、丹参、党参各15 g,枳壳、红花、半夏法、川芎、橘红、远志、石菖蒲、甘草各10 g,每日1剂,1 L水煎至2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天津亿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津食药监械(准)字2016第3250008号,0.3 mm×50 mm]治疗,取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委中、尺泽等穴,每次留针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两组治疗总周期均为4周。

1.5 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好;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化表[7]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该量表满分100分,其中上肢66分,下肢34分,评分与患者肢体功能呈正比;使用改良Ashworth量表[8]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状况,该量表共分0、1、1+、2、3、4级,其中评级越高表明患者肢体痉挛越严重;使用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7]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下肢痉挛状况,评分≤9分为轻度痉挛,10~12分为中度痉挛,≥13分为重度痉挛。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及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Fugl-Meyer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上肢痉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Fugl-Meyer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痉挛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下肢痉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痉挛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如何有效治疗中风偏瘫一直是临床中的研究重点,但目前仍无治疗该病的特异性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以抗凝、抗血小板、营养神经为主,其中利伐沙班是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新一代口服抗凝药,它可以有选择性的抑制游离与Xa结合的凝血因子,使下游凝血途径激活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得到延迟,从而达到抗凝的效果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从而防止血栓烷A2的生成而起作用(TXA2可促使血小板聚集),从而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及胆固醇的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从而可以起到降血脂的作用[9-11]。而中医在中风偏瘫的治疗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有中医研究认为缺血性中风偏瘫的发生与正气亏虚、脏腑失调以及饮食起居失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主张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法进行治疗[12]。

偏瘫通络汤全方组成为茯神、丹参、党参、枳壳、红花、半夏、川芎、橘红、远志、石菖蒲和甘草,方中茯神宁心安神;丹参、红花、川芎活血祛瘀;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枳壳、橘红宽中理气;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最后辅以调和诸药的甘草,诸药合用,共行活血化瘀、通络降浊之功效[13]。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党参、丹参、红花、川芎等多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在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14-17],其现代生物制剂亦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醒脑开窍针灸法由石学敏院士创立,基于传统的针灸方法确立中风的治疗原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改变了过去常规的取穴原则,选用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极泉、尺泽、委中等为副穴的配方,并随证加减[18]。而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在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加快自由基清除、缓解细胞水肿方面均有较好疗效[19]。此次研究结果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仅接受偏瘫通络汤治疗的对照组,而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较高,且其上、下肢痉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偏瘫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偏瘫症状,加快其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醒脑通络痉挛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