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总皂苷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2020-11-23 01:26刘新宇
陕西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总皂苷胶囊神经

孙 建,刘新宇

1.锦州医科大学(锦州 121001);2.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盘锦 124000);3.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锦州 1210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且概率较高,在10%~50%左右。该病发病不易发现,且病情进展较为缓慢,而逐渐加重,在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感觉神经等[1]。该病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会引发患者下肢坏死,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直接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少特异性。现有的研究显示,小血管病所导致的代谢异常等能够引发高血糖,且多元醇旁路活化等发生异常同样能够引发代谢异常。在临床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主要给予患者甲钴胺进行治疗,其属于活性维生素B12衍生物[2],但对部分患者效果不尽理想。而复方血栓通胶囊能够通脉活络,对患者的体内微循环起到积极作用,使患者血液流变学得到缓解,改善患者机体神经传导。现对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我们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方案予以分析,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理论及临床效果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所收集的1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不同的用药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41~9岁,平均(61.2±7.5)岁,病程1~31年,平均(17.2±4.3)年;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0~78岁,平均(60.7±7.7)岁,病程1~30年,平均(16.6±4.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证实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患者伴有肢体针刺样疼痛、肌萎缩、麻木等症状;膝反射、腱反射降低,甚至消失;腓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低于50m/s;②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神经病变;②患有严重心、肝、脑、肾功能障碍;③精神障碍患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七总皂苷胶囊(国药准字Z20050245),口服,1次1粒(0.74 g),3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国药准字 H20041641),口服,1次1片(0.5mg),3次/d。

3 观察指标

3.1 在治疗前后给予两组患者胆红素检测:于检查前1 d,嘱咐患者空腹,取其静脉血,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利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

3.2 在治疗前后给予两组患者铁离子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两组患者铁蛋白(Ferri)、血清铁(Iron)和铁调素(Hepc)水平。

3.3 在治疗前后给予两组患者神经评分VPT检测:利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对患者的双足第一跖骨关节加以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双侧下肢数据。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DBIL、IBIL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DBIL、IBI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TBIL、DBIL、IBIL水平均升高,但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DBIL、IBIL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ron、Ferri、Hepc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Iron、Ferri、Hep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Iron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erri、Hepc水平均降低,但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铁蛋白、血清铁和铁调素水平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PT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P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PT评分显著下降,且治疗组VP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PT评分比较(分)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早期症状不易被察觉,容易被漏诊或误诊,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后续治疗。此病的原因多和患者血管障碍、神经因子分泌下降和代谢异常等原因相关。机体神经受到损害,导致渗出抗原成分,影响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且高血糖影响到神经纤维,抑制胆碱能系的传递,同时干扰患者的神经细胞功能[4-5]。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影响到机体代谢,使氧化应激得到提升,且神经营养因子下降,损害了患者的神经组织功能[6-8]。同时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能使内皮细胞提高、糖化蛋白沉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等,导致患者血管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以至于导致缺血,发生营养障碍,对神经纤维产生不可逆影响[9-11]。因此,在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应多注重对其血糖的控制,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神经及微循环。

甲钴胺属于活性维生素B12衍生物,能够帮助轴突结构蛋白合成,使乙酰胆碱代谢活性速度提高,使患者的神经病变细胞得以修复,能够增强其神经传导速度和功能[12],但对部分患者而言治疗效果不尽理想。相关研究表明[13],三七总皂苷胶囊能够使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下降,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流速度,并缓解患者的微循环,以提高组织供养。代国军的研究表明[14],血栓通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患者的神经组织产生了积极影响。胆红素属于胆色素,能够抗氧化,并抑制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胶囊治疗DPN具有以下显著优势:首先,三七总皂苷胶囊治疗DPN疗效显著,其通过辨证论治,不仅选择有效的中药,同时改善多种症状,对症下药且不滥用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三七总皂苷胶囊中的成分能够有效营养神经、改善血流变学、降血糖、镇痛、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和治疗本病的西药疗效相似,能够优化DPN患者临床指标,改善其临床症状,缓解治疗痛苦;其次,三七总皂苷属于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能够持久而平稳缓解DPN患者症状,对于症状较轻患者而言,虽然也服用中药产生副作用的相关报道,但相对于西药来说,给予中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外治法基本上没有副作用;最后,给予DPN患者三七总皂苷胶囊治疗治疗成本较低,近年来所研发的西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同样较高,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使之难以广泛推广,三七总皂苷胶囊因其低廉的价格,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经济负担。

相关研究表明[15],胆红素能够缓解患者肾脏病变,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负相关关系,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之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血胆红素的明显下降而影响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同时降低周围神经保护作用,易导致DPN。相关动物研究早已证实[16],胆红素属于生理性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如果人体没有炎症反应,血清铁蛋白能够直接体现人体内的铁储存,当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水平降低时,就能够证实为缺铁。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代谢异常同样能够导致患者铁蛋白水平。铁属于强氧化剂,能够促进多种细胞进行反应,从而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使脂质、脱氧核糖核酸、细胞膜及蛋白质等遭到破坏,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DBIL、IBIL等红胆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三七总皂苷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两组Iron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Ferri、Hepc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P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三七总皂苷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给予三七总皂苷胶囊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但本次研究内容时间有限、病例数有限、随访时间有限,仍需大量临床样本长期观察。

猜你喜欢
总皂苷胶囊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国家药监局批准七蕊胃舒胶囊上市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时光胶囊
胡芦巴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时光胶囊
苗药黑骨藤配伍金铁锁的总皂苷含量测定
“神经”病友
我有一颗神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