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2020-11-24 06:15兰晓燕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达家沟镇中心小学
灌篮 2020年32期
关键词:状态心理健康心理

兰晓燕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达家沟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社会各方面压力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越来越多,个别学生适应不了激烈竞争中的学习生活或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等原因,选择自残或者自杀等极端方式伤害自己。所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趋势。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心理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站在心理学的视角上看,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成长的起步阶段,小学生天性率真,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的特点,其遭遇心理危机,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要远远低于其他学生群体,但是,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普遍当中必然存在少数的特殊,有个别学生,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其心理发展的情况与其他人是不同的。并且,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多接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除此之外,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的铺垫。因为,在进入初中以后,学生便进入了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间断期”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很多学生都将会发生身心发展不一致的情况,自我意识的觉醒,青春期成长的困惑,使他们的心理状态波动较大,由此导致个体非常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在初中平稳渡过这一特殊的心理时期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个人的心理状况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竞争也变得日益激励,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相较于成年人,或者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来说,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低很多,社会上的一系列变化都可能使小学生面临心理适应的情况。尤其,近几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以及不断的反复,学生长时间居家隔离的状态,使其心理出现了一些微小的变化,长时间的居家之后,如何做好入校学习的心理适应也尤为关键。此外,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课后延时服务的出现等,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有所改变,虽是为小学生进行了减负,但在过渡当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的改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重视,面对这些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单纯的说教,一体化和公式化的德育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新情况、新变化,细微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预防、及时发生、及时干预,进而使小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三)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需要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人的心理状态无外乎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不健康状态。一般来说,假如个体的生活中没有出现较大的困扰,其心理会处于正常状态,但一旦遭遇一些“重大事件”,像意料之外的挫折、无法改变的变化、巨大的期望落空、受到他人威胁等,其心理就会进入不平衡状态。在这种不平衡状态中,如果长时间无法从中脱离出来,无法自愈,又没有得到他人有效的疏解和帮助,心理就会转变成不健康状态。人生中种种挫折、变故、希望落空难以避免,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希望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这些艰难困苦,使他们能够从不平衡的状态中较快的脱离出来。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教给学生应对种种挫折的办法,使他们具备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小学生变得内心强大、坚毅自信,从而减少他们所受的心理煎熬,免于犯错、免于犯罪,寻获自我幸福的人生的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新媒体资源,丰富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教育现代化趋势不断增强,在网络上各种精品的教育资源也不断涌现,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也层出不穷,像《孔子》《经典咏流传》《中国德育故事》等,古典智慧与时代科技交汇出一副魅力的画卷。此外,还有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本草中国》等,借助于电影的技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躲在庙堂、藏于古籍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事业。这些内容,加上现代技术的呈现,使得学生更有兴趣去了解、去观看,不仅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他们内心里构建起了文化自信,其心理健康的水平也获得了提升。

(二)多层次阅读经典,优化学生人格修养

和其他的教育相比,国学经典教育更像是一种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只有端正了“心”,才能够矢志于行。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和阅读能力去诵读一些国学经典,去直接和先贤对话,完善自己的人格,涵养自己的品德。

首先,家长要率先垂范,在家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要努力布置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多样的国学读物。最好,自己也能够进行国学经典和阅读,与孩子共读一本书,这样才能够形成最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也能够在书籍上与孩子有更多的话题可聊。

其次,教师要树立一个爱读书的形象,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手不释卷,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引经据典,这样教师自身的魅力也会随之提高,学生心向往之,自然会效仿,会追随,也成为一个爱书之人、爱读书之人。

最后,国学经典的阅读不仅仅停留于书本,还要向外拓展,去和当下相联系,去和社会相接轨。如此,才能够化知识于行动,化文字于思考,进而实现学生思想境界与自我认知的提升。

(三)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

人人都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人生不容易十之八九,在遭遇挫折时,在期望落空时,在受人冷落时,在考试失败时,在问题回答不上来时,在和其他学生发生不愉快时,本就不怎么会控制自己情绪的小学生,难免会陷入悲伤、郁闷、生气、失落的情绪之中。这些负面的情绪,长时间存在就非常有可能成为点燃学生不良行为的导火线。因此,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教给学生正确宣泄自己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向他人诉说,或者通过写写、画画,将情绪疏导出来,进而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当然,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直面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找寻解决的办法,从而彻底消除这些负面情绪。

(四)学生的仁爱之心和爱怜之情是健康心理的保障

一个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爱怜之情,但有些学生并不具备这些。因此,我们需要稍加培养。比如,我们可以和家长沟通,让学生饲养一些小动物,对于这些弱小的东西,学生自然而然会生出仁爱之心、爱怜之情,在照顾这些小动物之情,良善的种子也就在他们的心里扎根。此外,在人际交往当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和谐相处,对待冲突要学会宽容,学会谦让。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尤其需要这样一些品质与为人处世之道。帮助孩子积累这些积极的人生经验,能让他们终生受用。

(五)移情换位是引导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的有效方法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痛苦的表情时,往往会停止进行攻击。当然,对于那些攻击性较强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不会停手。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移情的能力,无法做到共情。看到他人的痛苦,他们没有任何不安,有些反而更加兴奋。因此,假如我们可以较早的培养学生移情能力,就能够就能有效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当班里的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要认真帮助他们分析其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做换位思考,假如自己受到不良行为的侵害,会是怎样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反应。比如,当有学生欺负弱小时,我们不妨充当一个“恶霸”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咄咄逼人的气势,让学生体会身体巨大差异上造成的心理压迫等。从而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受害者的遭遇,实现情感的转移。当学生具备了这种移情换位的能力,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就多了一份保障。

(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很敏感,教师应铭记职业操守,在教学过程、互动环节和讲解知识点时,公平公正对待每名学生,正面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应加强维护师生关系,在与活跃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起参与话题;当同学之间发生摩擦时,教师应持有公平态度,问清事故缘由再作定论,可使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教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不仅能给学生起到模范作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释放出来的亲切感,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此外,我觉得课堂上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方式可以迅速让孩子集中精力吸收知识,也可以使孩子接受老师,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逐渐熏陶感化,坚持以德服人,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的理念,使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启学生幸福人生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我们要把这把钥匙教给学生,更要教给他们使用钥匙的方法。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虽无法在短时内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变得更加优秀,但却能够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智慧、更加坚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一旦达成,谁又能想到这群潜力无限的孩子又能够取得怎样让人意料之外的成就呢?那就让我们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并拭目以待吧!

猜你喜欢
状态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智珠二则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