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2020-11-24 23:36辛旭四川省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灌篮 2020年11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体育教师

辛旭 四川省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意志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科学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能够给人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支撑,推动人们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实现理想。新课标中提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思想方面的教育功能,教师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使其勇敢无畏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一、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深化意志品质理解

教师在高校体育意志品质培养教学中首先应深化学生对意志品质的理解,让学生明确坚强意志品质对自身发展成长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引入依靠坚强意志品质支配行动、克服困难的事例唤醒学生内心潜在的优良意志品质,让学生抛弃自身意志品质中的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为让学生明确坚强意志品质对个人发展成长的重要意义,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学生举例体现坚强意志品质的事例。如2001年南宁特大洪水中,领导,干部,民警,群众都投入到抵御洪水的战斗中;在512汶川地震中,人们没有向自然灾害低头,心心相印,生死相依,共同跨越这场灾难;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下,人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教师让学生总结抗洪抢险斗争、重建震后家园所体现出的精神,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教师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的有关坚强意志品质的事例,有的学生举例被称为“当代保尔”的张海迪,在面对残酷的命运,张海迪身残志坚,以顽强的毅力与恒心经受住病魔的严峻考验,不仅会多国语言,著有著名书籍,同时还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得张海迪的人生境界实现升华。有的学生举例霍金,霍金在患有卢伽雷病的情况下继续专心科研,在科学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由此可见,身体的残缺不能禁锢人类自由的思想与灵魂,唯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带领人们不断地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实现目标。教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思考自己是不是经常出现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好高骛远、消极懒散的现象,让学生在鲜明的事例对比下认清自己意志品质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克服错误的思想与情绪,让学生向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和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治精神,让学生更好的管理自己。

二、组织心理测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

教师在初中体育坚强意志品质培养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自身意志力强弱并没有准确清晰的认知,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意志力的自我测验活动,让学生在心理测验中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自我,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意志品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同时给学生提出良好意志品质养成建议,让学生克服自身意志品质中的懒惰性和松散性,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果断刚毅,吃苦耐劳的优良意志品质。

例如,教师给学生20道关于意志品质测验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选择,A代表很同意,B代表比较同意,C代表可否之间,D代表不太同意,E代表不同意。所给出的题目有:①我喜欢参与体育运动,因为它们使我更加有毅力;②当学习与娱乐发生冲突时,我会按照原有的学习计划去学习;③闹钟响后我能第一时间起床;④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的第一想法是依靠自己解决而不是向他人求助;⑤我能够长时间地坚持某一件事情,如写日记,阅读等;⑥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时,我会在第一时间完成它;⑦我相信努力比机遇更重要;⑧在与别人争吵时,我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与他人发生激烈的争执;⑨在面临生活中需要解决到问题时,我经常会犹豫不决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单数题A选项代表五分,B选项代表四分,C选项代表三分,D选项代表两分,E选项代表一分,双数题计分方式相反。81-100分代表学生意志很坚强,61-80分代表学生意志较坚强,41-60分代表学生意志品质一般,21-40分代表学生意志品质较薄弱,0-20分代表学生意志很薄弱。根据学生的心理测验结果教师给学生提出坚强意志品质养成的方法,如可以给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当决定要做一件事时,给它设置完成的期限,避免拖延,养成果断的好习惯。又比如完善自己制定的计划,将一项大的任务按时间进行划分,分阶段完成小任务,并在完成之后给自己一些奖励等,通过以上措施克服自身意志品质的不足。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意志行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在初中体育意志品质培养教学中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与意义。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更多依靠实践活动所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具有合作性和竞技性的体育训练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使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都统一于做法中,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的过程中感受到坚强意志品质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强大推动力与支撑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具有合作性与竞技性的体育锻炼项目,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自我认知,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目标。平常体育训练中的跳山羊、跳高、跳远、篮球竞赛、足球竞赛、耐久跑、队列操作、武术等都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意志品质,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忍耐力,自律性,坚韧性,自觉性,主动性。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1000米到1500米的耐久跑,起初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较高,能够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跑步训练,但随着路程的不断增加,在跑到800米时,部分学生由于体力耗尽就产生放弃的想法。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耐久跑的过程中,若发现学生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应该及时鼓舞学生继续进行体育训练的热情,采取鼓励的教学态度,让学生尝试着将路程进行划分,将1000米划分成每100米为一个周期的十个耐力跑路程。每每跑完一段,学生自己找准下一个距离点,可以是前面的一棵树,也可以是跑道的拐角处,学生逐一地到达目标地点,在这过程中,学生体验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实现目标的快乐与满足,以此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永不言弃,持之以恒,勇于挑战的坚强意志品质。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取激励教学态度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与出发点,体育锻炼也不例外。但学生因生活环境、身体条件和特长优势等因素的差异,在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时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教师在高校体育良好意志品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到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采取激励教学态度,使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发现学生个体纵向的成长与进步,肯定学生在上一阶段体育训练中的收获,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信心,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使学生在后续的训练中更具忍耐力,自律性,坚韧性,自觉性,主动性,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体育锻炼中的困难与挫折。

例如,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信仰心,责任心和同理心”,相信教育改良学生天性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学生,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取得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提出鼓励和表扬,以赏识的教育态度树立学生体育锻炼的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不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力,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让学生在拼搏奋斗中不断前进。如有的学生在跑步方面能力并不突出,但在篮球方面表现出超高的天赋,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特长,让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更好的释放自身运动潜能,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丰富学识、强健体魄、坚强意志的优秀人才,树立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实现理想的信心,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重视道德情感培养,促进意志品质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强化学生对体育运动等客观事物的认识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在正确且深刻认识体育这一项运动的基础上,产生意志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从而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参与体育活动,缺乏自觉、不够果断、缺少自制、不能坚持等不良行为习惯,从根本上焕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使其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例如,“三步上篮”是高校篮球课程的必学内容,在教学前,不少学生对三步上篮这一投篮操作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初学者学生完全不熟悉。在这一情形下,要想通过三步上篮的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师则要基于情感道德与意志品质之间的促进关系,从强化学生对篮球运球、投球这一系列操作的情感认识入手,先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了解这项体育运动的意义和目的,从而对此产生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在锻炼的过程中促进意志品质发展。比如,教师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三步上篮的精彩动作视频,随着篮球投入篮筐获得分数,学生内心的热情也愈发高涨起来,教师抓住时机,为学生介绍这一动作的发展过程,并用图的形式将动作进行拆解,向学生详细介绍,并鼓励学生在课外锻炼的时候进行尝试练习。此外,在学习篮球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普及一些球场上的规则知识,比如不能用手干扰对手,或是故意伤害球员,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以此成为自身强大意志品质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

六、设置困难练习环境,磨炼学生意志品质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困难练习环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走出这一低迷的状态,培养学生遇事不逃避、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接受挑战的强大心理,通过有困难的体育训练来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高校体育课程往往会因为恶劣的天气被取消或是改成室内活动,这样的方式虽然从规避风险、保障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但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即天气不好就可以不上课,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学生不作为的心理习惯。因此,在基于提升学生意志品质的教学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天气的恶劣情况评估课外上课的安全性,在确保正常上课不会有危险的情况下,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走出室内,来到操场等训练场地完成体育项目的学习。比如在小雨、小雪、大风天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室外进行小强度的体育项目训练,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感受困难环境下完成任务、完成训练的体验。通过这样,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的环境,在日后的体育训练中遇到较难的挑战第一反应不再是抱怨与逃避,而是迎难而上,不退缩主动解决。

七、合理提高强度训练,培养学生顽强品质

耐力和忍受力是学生强大意志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当前,不少高校学生的忍受力和耐力大不如从前。基于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在身体练习中适当增加静力支撑练习和提高其他项目训练的强度,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强度,使学生的忍耐力、坚持性和心理承受力都能得到相应地锻炼,以此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例如,在冲刺跑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常的训练情况和学生实际能力水准,有针对性地增加冲刺跑的距离,让学生得到适当高强度的训练。又比如在长跑、耐力跑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同样根据学生往常的训练成绩和身体状况,给学生小腿上绑适合学生情况的沙袋,在一次次的锻炼中逐渐增加沙袋重量,以此来提高训练的强度,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忍耐力和承受力得到提升。或者是在平日的训练结束之后,教师给学生继续安排放松身体、增强身体素质的拉伸运动,使学生的课堂运动量逐渐得到提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增加学生训练强度前,一定要综合考量强度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素养的关系,不要急于求成,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而应是循序渐进,始终维持学生良好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锻炼。

八、组织多样体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积极进取和不服输的精神品质是高校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不少高校学生对目前的学习与生活缺乏斗志,但同时因为年龄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与不服输心态。基于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斗志,焕发学生的热情。在学生参与比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挑战、不服输的强大意志品质。

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以集体的形式参与到比拼当中。比如篮球、足球等团队比赛,每个队伍的学生为争取到荣誉,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拼搏,参赛的运动员能够在浓厚的集体氛围和集体荣誉感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而其余作为观众参与的高校学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能够被场上奋勇拼搏、团结一致的运动员所鼓舞,从而在内心中燃起积极进取的熊熊烈火,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学生勇于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另外,教师还可以举办测验类的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测验的过程中更准确、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在明确自身短板的条件下,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改进与提升,而教师则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参加多元化的体育活动来完善和发展自身的体育素养,促进个人道德情感、意志品质的提升。

九、结语

综合上文,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增强学生的自制力、忍耐力、坚毅力,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教学实践中,高校体育教师要从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出发,开展多种体育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变、新颖有趣的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果断刚毅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职大学生磨砺优良意志品质之我见
高中体育教学中铸就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我们的“体育梦”
圆我教师梦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