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合政府》在解放区的传播探析

2020-11-25 07:45孙姝琳
世纪桥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播

孙姝琳

摘 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的题为《论联合政府》报告,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建立富强民主新中国的信心。延安《解放日报》作为党报,把握最佳宣传时机,采用全文刊载与新闻评介的宣传模式,采取刻画学习场景、激发学习热情的动员策略,运用相统一的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使《论联合政府》在解放区广泛传播,不仅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对解放区干部群众的动员与整合,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创造了前提条件,也使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深入人心,为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传播

中图分类号 D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8-016-05

抗日战争后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将走什么路、建什么国的问题摆在全国人民面前。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系统地回答了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重大政治宣言书。因此《论联合政府》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和重大的历史意义。作为党报,延安《解放日报》对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進行了及时有效的传播,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其价值立场和功能作用十分明显。

一、《论联合政府》以延安《解放日报》为宣传载体

人民群众是政党生存的土壤,民心向背又是政党扩展合法性空间、争夺有效话语权的决定性因素。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中央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众理解党的政策主张、知晓党的人民利益趋向,提升民众对党的认同。毛泽东所作的《论联合政府》与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是国共两党斗争的重要话语资源。因此,在《论联合政府》发表后,中共中央以这篇文章作为旗帜表明党的立场,以延安《解放日报》为宣传载体首先在解放区展开宣传攻势,使《论联合政府》在民众间成为讨论的热点,在群众间达到了良好的动员效果。

(一)宣传模式:刊载全文与新闻评介相统一

延安《解放日报》坚持党性原则,承担着党报为党服务责任,发挥着舆论导向和政策指导的功能。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延安《解放日报》在5月2日最早全文刊登了《论联合政府》,真实客观阐释了党的民主政策和纲领全貌。为刊登《论联合政府》报告全文,5月2日这一期的报纸从4个版面调整到了8个版面,用整整6个版面刊登了报告全文。冈瑟·斯坦在《红色中国的挑战》中对延安《解放日报》介绍说:“他们的困难纯粹在于技术方面,这报纸的特殊性质使它必须把各种新闻、评论,关于中国、敌伪及世界的若干分析文章,压缩在四页之内。”[1]由此可见,《解放日报》的版面调整彰显了对《论联合政府》宣传的重视程度。

延安《解放日报》在利用多个版面印发《论联合政府》全文的基础上,还通过发表与《论联合政府》相关的社论,用报道者的态度观点以及评论性的语言对读者进行意识形态的指引和启发。在此期间,延安《解放日报》陆续发表了《争取胜利的早日实现》《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读毛泽东同志的<论联合政府>》《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迎接胜利局面》等10余篇社论,对《论联合政府》的重要作用、中共的策略和价值取向进行解读和评说。一些评论性的话语,如“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把中国人民最重要的问题总结出来,所以他的论点是驳不倒的,任凭什么反动派怎样叫嚣,也是无用的”[2]。延安《解放日报》采取报告事实与发表评论相结合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动员策略引导公众舆论,体现了党报作为政党和人民“喉舌”的重要作用。

(二)动员策略:宣传学习方式,营造学习氛围

在解放战争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一步。为了统一根据地各阶级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凝聚各阶级的力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大量关于各地各阶级学习《论联合政府》报告的情况,鼓动人民的学习热情,营造学习的氛围。如延安《解放日报》报道《论联合政府》的学习方式,“ 《新华日报》(太行版)的全体干部,对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学习,自五月一日至六月十一日间,已初步读完第一、二、三章。除小组间读与讨论外,举行了四次合组座谈会,一次全体大讨论,出过五期墙报。”[3]太行太岳两区党委指出“要强调学习要联系实际,强调学习与宣传相结合的方法,用说服纠正某一些同志存在的不去了解群众的思想情况,及进行实际宣传的态度”[4],中央直属党委对于今后学习问题向中直、军直各支部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学习正规化,要使学习、工作、生产备荒三大任务配合起来,各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根据三者的时间建立学习制度、学习纪律,保证学习;第二……各单位领导干部认真积极的学习,各核心小组应制定不同于一般干部而又相联系的学习计划”[5]。除此之外,延安《解放日报》对采取的多种灵活的宣传方式格外关注。“各地群众纷纷举行集会,庆祝中共七大。踩高跷、扭秧歌,整日锣鼓喧天,各小学校都组织了化装宣传队到各村进行宣传,并利用集市进行街头讲演。各机关于二十八日起一律放假三天,并集会庆祝。学习毛主席《论联合政府》的报告。”[6]延安《解放日报》通过宣传众多机关单位和普通民众的学习模式,为其他地区学习《论联合政府》提供了参考模式。除此之外,延安《解放日报》还倾听民众的心声,报道了大量民众的真情实感。

(三)话语宣传特点: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相统一

《论联合政府》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重要时刻,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论联合政府》中的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等政治话语成为延安《解放日报》报道的主要内容。如延安《解放日报》登载的一些观察员、评论家的文章《国民党统治区一月述评》《国民党统治区所谓民主运动的真相》等,用缜密的逻辑和高度凝练的语言,分析中共在《论联合政府》中制定的政策,而且针砭时弊抨击国民党的专制黑暗统治,强烈赞同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就是统一全社会民众的思想认识,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延安《解放日报》在宣传《论联合政府》中的党的政策、国家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其内容中与民众生活贴切的土地问题、工业政策进行报道宣传。从人民生活切身利益层面,报道相关话题,有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使党的政策主张更快地进入普通民众的讨论范围。延安《解放日报》在新闻报道话语上采用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相统一的方式,使《论联合政府》的政策与主张能够广泛传播到各阶层,对组织各阶层协力完成革命任务起到了良好的话语动员效果。

《论联合政府》在延安《解放日报》刊发后,有效宣传了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为民众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道路和建立新中国的指导思想,传达了党的民主精神;运用政治化与大众化的语言,动员群众学习,掀起了学习《论联合政府》的热潮。

二、《论联合政府》的宣传在干群间的反响

(一)干部的接受与认同

干部是贯彻党的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培养大批干部,不仅是稳定开展工作、巩固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步骤,而且是坚持有效对敌斗争、实现争取抗战胜利的战略任务。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共中央为加强内部组织团结,争取党和国家光明的前途,需要运用最新和最具权威的教育资源,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党的七大结束后,中共中央立即要求各根据地及时组织和开展学习《论联合政府》及党的七大精神的活动,要求把《论联合政府》作为这一阶段的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一,接受前提是对学习足够重视。在中共中央主张学习《论联合政府》后,各根据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纷纷下发学习《论联合政府》的通知,形成学习拥护毛泽东思想和拥护党中央的热潮。广大干部率先带头学习《论联合政府》,领会报告精神,改变自身行为,逐渐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靠拢,完成思想意识的重塑和行为规范的蜕变。“晋绥分局以传达毛主席《论联合政府》报告为中心,于五月二十日前后分三次举行干部大会,传达了毛主席报告的要旨,大家决心以全部精力学习与执行毛主席的报告。” [7]。电务科和校对科的干部同志了解《论联合政府》的重要性后,“提出对党七代大会的文献,保证不收掉和校错一个字[8]。大多数地区的干部能够充分认识到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对时局的重要影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接受内容与自身定位、使命担当相结合。干部是党的政策的实施者,是政治路线的执行者,干部对《论联合政府》的学习不是盲目宽泛地进行覆盖性的学习,而是根据其身份、地位、任务、要求相匹配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和领悟。因此,《论联合政府》中党的政治路线、党的三大作风、党在解放区和沦陷区的工作任务等内容是领导干部学习和领会精神的关键所在。晋绥军区就明确指示干部学习《论联合政府》要抓住要点、体会中心思想,“深刻研读,联系实际,并着重与自己业务结合,反复检讨和反省。高级干部还应从这一文献中学习政策与任务,和学习毛主席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9]。太行区各机关学校负责人也对如何学习有过明确表示,“在学习《论联合政府》第一二部分时,要联系实际解决对时事的糊涂思想,学习第三四部分时,要掌握党的政策的精神,结合对太行党史的学习,与自己工作进行反省。最后要结合今后工作,研究全党的任务并综合学习全文。”[6]绥德沙滩坪区乡干部组织学习《论联合政府》座谈会强调:“在面对学习中如何联系群众,农村工作如何适合群众需要时,不少干部就谈到要在工作中要多破解群众的思想情绪,少开会多和群众接触,检查生产时要亲自上山,少耽误农业生产,大家都检讨了过去老一套的作风是不对的。”[10]大部分干部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对《论联合政府》的学习与接受较快,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能够快速聚焦与自身相关的学习内容,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第三,接受结果是理论内化与外化输出的统一。各级干部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学习和研究《论联合政府》报告,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结合自身实际掌握其中的政策主张,按照毛泽东思想要求对照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反省和改正。干部在接受《论联合政府》并完成思想转变后,又能够转化为行动,向下级通俗传达党的政策和精神。如冀鲁豫边区党的各级领导“逐级向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传达大会所制定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传达大会确立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11]宣传队干部也能在后续动员群众学习《论联合政府》中,通过下乡作演讲、读报告、写稿、写剧本、写歌词对《论联合政府》进行通俗化处理,把复杂的观念简单地传输给广大民众。在这个过程中,干部运用消化的知识进一步团结群众,更好地执行了党的七大所提出的任务。

(二)基层民众的认知与理解

通过《论联合政府》宣教活动构建正面的公共舆论引导风评走向,对整合各阶级力量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广大干部学习《论联合政府》取得很好成效后,党开始把革命主张植入到广大基层民众中去。冀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明确指出:“干部學习运动展开以后,应该有计划地将这一个运动转向广大战士党员群众中去。”[12]534鉴于边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盲比率较高、文化程度较低,党的基层宣教工作采用更加简化的方式进行。与对上中层干部的宣传与教育相比,基层兵民的宣教工作有更大的弹性。不仅在教育内容上做“减法”,使之简单易懂,还在宣教方式上做“加法”,手段多样更加灵活方便。

第一,从自身利益出发,表达对政策的理解。当《论联合政府》及其中包含的政治话语通过广泛传播并在基层民众间成为普遍意识时,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就构成了一种“公共意识”,即对中共的认同和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冀鲁豫边区委宣传部就曾这样主张:“在广大人民中应该使他们了解只有组织起来打倒日本法西斯,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并坚决跟共产党走才有出路,才能保卫自己的利益。”[12]534

各阶级民众在普遍的宣传活动中知晓了《论联合政府》政策和立场后,基于自身利益,纷纷发表意见。仲红代表妇女界发声说:“联合政府的成立是当代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所热心期待的,联合政府是代表全国同胞的利益,也有利于我们妇女的利益,一定要加强团结,我们妇女在联合政府的旗帜下,可以通过合法的运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和一切男同胞并肩奋战,我们可以以平等地位参加工作。”[13] 工人、农民、士绅、地主、商人等各阶级人民都能够在《论联合政府》中找到与自身利益相符合的政策,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把“建立联合政府”等政治话语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言说方式,是对中共一整套新的政策体系、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接受与认可。

第二,用实际行动表示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拥戴。民众在了解《论联合政府》利民的政策和人民立场后,在思想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对抗战胜利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的热情转化为强大动力投身到生产实践中。各阶级民众汇聚起的强大合力,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华日报》(太岳版)的印刷工友,在学习完《论联合政府》后,在工作中更加认真细致,“他们不断相互通讯,交流经验,提高技术,要使《论联合政府》印刷的更加清晰。”[14]各地的民众情绪高涨,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为根据地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物资保障。民众不仅把热情转化为动力,更是通过学习进一步表达了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油厂老伙夫张甲真高兴地说,“共产党开会是为了打日本,是为了给咱们谋利益,自从共产党来了,穷人都好过了,咱们应该感谢共产党,应该更好的做工作。” [15]在学习《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各阶级民众看到了满足自己利益的政策,更多的民主人士开始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支持成立联合政府,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三、《论联合政府》宣教活动的价值立场及功能作用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宣传教育,在《论联合政府》宣教活动的目标设定中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政治考量和价值取向。冀鲁豫边区指示“边区的各机关、部队、学校、工厂,后方人员,特别是在干部中,都应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报告《论联合政府》,扫除以往在时局与政策中的一些错误及糊涂观念,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12]534

解放区干群对《论联合政府》的积极回应符合中共的预期效果,也显示了这场宣教运动的功能作用。首先,整合了党内外各阶级的力量。对干部的宣教加强了党内的团结,对党外各阶级人士进行政策的宣传,增强了对中共的政治认同,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根据地掀起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动员和行为改造运动。干部对照《论联合政府》中的要求进行自我批评,改正錯误行为观念,完成自身的改造,塑造良好形象。最后,树立了共产党的威信、扩展了合法性空间。共产党在《论联合政府》中展现的争取抗战胜利、解放广大人民的人民立场以及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策深入人心,使《论联合政府》成为对抗国民党《中国之命运》的重要话语资源。开展《论联合政府》的动员与宣教活动,凝聚了各方力量,成为中共扩大解放区、延伸政权范围和扩大合法空间的坚实基础,也成为掌握和扩大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条件。在这场《论联合政府》的宣传动员运动中,中共中央的宣传教育与干群的价值认同两个要素相互作用,使《论联合政府》在解放区实现了有效的话语占领。

参考文献:

[1] 冈瑟·斯坦.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读毛泽东同志的《论联合政府》[N].解放日报,1945-05-05.

[3] 太行新华日报全体干部学习《论联合政府》[N].解放日报,1945-07-12.

[4] 太行太岳两区区党委热烈拥护我党新中央[N].解放日报,1945-06-24.

[5] 中央直属党委讨论学习问题 向各总支指示五点[N].解放日报,1945-07-26.

[6] 冀鲁豫万人集会庆祝七大 拥护召开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 冀鲁豫、太行热烈学习七大文件[N].解放日报,1945-06-04.

[7] 晋察冀分局通知所属学习七大文件检讨工作[N].解放日报,1945-06-07.

[8] 太行新华日报开展新英雄主义运动庆祝党的七代大会[N].解放日报,1945-05-20.

[9] 晋绥军区指示所属学习《论联合政府》 各党派人士盛赞毛主席英明主张[N].解放日报,1945-06-12.

[10] 绥德沙滩坪区学习文件联系检讨工作作风[N].解放日报,1945-09-06.

[11] 管春林.冀鲁豫边区宣教工作资料选编[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9.

[12]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办公室,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第2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13] 仲红.我们期待着的联合政府[J].女群,1945(03).

[14] 本报工友学习七大文献联系实际提高技术[N].新华日报(太岳版),1945-06-09.

[15] 边府各厂庆祝七次代表大会后情绪高涨产量增加[N].晋察冀日报,1945-05-27.

【责任编辑:刘中雁】

猜你喜欢
传播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