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教改问题与突破机制分析

2020-11-26 04:05王世羽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力学教材教学模式

王世羽

(兴安盟高级技工学校 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0 引言

依据教学实际以及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师在落实建筑力学教学改革工作时,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影响较大,故无法将教学理念与意识进行彻底性转变。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建筑力学教学改革工作无法深入落实,不仅会影响获取更高的教学效率,还会导致教学质量无法达到相应水平。

1 建筑力学课程教改问题

1.1 学生角度

伴随新课改教学理念推广范围的持续扩大,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学工作落实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自己。因此,在落实教学任务时,需要注重彰显学生的主体角色,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愿意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参与。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并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保证教学任务落实过程更为高效,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灵活运用。由此可见,教学改革工作高水平落实势在必行。首先,教师要注重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保证教学改革成效。同时,解决建筑学科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遇到的阻碍与难题。其次,从当前我国建筑学科教学现状上看,存在的学生理论基础不足、实践课程比例低等问题,限制了建筑力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尤其在没有接触高等数学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对传统理论知识进行高效理解。再有,教师落实建筑力学教学工作时,存在部分学生因为科目学习难度较大,故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迟迟无法入门,因此学习效率低下。

1.2 教师角度

教师如果持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学生的建筑力学学习积极性也会因此无法有效上升。与此同时,这个问题的长期存在,还会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较大障碍。教学工作落实过程中,教师也很难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进行肯定。因此,教师无法从学生的视角构建适合学生学习习惯与规律的教学模式。例如,落实日常教学活动时,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效率与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教师可以注意到这个问题,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保证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并获得适合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法,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自顾自讲解,并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任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会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1.3 教材角度

传统的建筑力学教材理论知识占比较大,因此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不仅加大了教学工作的落实难度,也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心理,进而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必须保证在教学工作落实过程中结合适宜的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讲解,让理论知识简单化、结构化,但问题是由于建筑力学教材教学体系复杂、知识点多、内容容量也较大,故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常无法完成学校制定的课程任务目标。因此,只能加速教学效率的方式,在每节课中都尽量放置更多的知识点,学生在这样大的教学压力下,不仅会出现抵触心理,还会因为课程理论知识中的难点与重点没有及时搞懂,学习信心被严重挫伤。

2 建筑力学课程教改问题的突破机制

2.1 注重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学生在建筑力学课程中能够拥有较好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保证课程改革工作可以得到有效推动。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收集意见,如课程编者、其他校园同科目教师、学生等,这些人的意见能够帮助教师的课程改革落实得更为细致,更迎合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习惯。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将原有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调整,尤其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尽量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积极发言、自主探究的机会。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对以下方面工作进行重视:首先,必须利用好第一堂课,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调动,同时,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建筑力学教学框架,帮助学生从整体角度对建筑力学的内容结构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尽快对建筑力学的内容结构理论体系进行了解。其次,教师要尽量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建筑专业的相关知识产生好感。进而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培养出良好的学科认识以及习惯,尽快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次,教师也要注意通过适宜的方法帮助学生及时树立独立思考意识,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

2.2 提升建筑力学课程改革效用

在转变建筑力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从教学课改要求、课程体系等角度出发,保证配置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此学科的作用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提升建筑力学课程改革的效用,让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并能够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同时,也要注意在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关注以下方面的工作落实效果。首先,建筑力学课程理论知识繁杂、覆盖范围也较为广阔,因此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可以结合更多新的教学模式,保证各知识点的难度可以有效降低, 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最大限度的内化。其次,教师还要带领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难点、重点清晰划分等工作,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阶段就将遇到的问题全部解决好,防止遗留到课下解决。最后,教师还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堂占比,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原理检验机会,进而在实践活动参与过程中能够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2.3 重构课程教材

建筑力学课程体系编排复杂、理论性强,因此教师落实教学任务时,学生很可能因为学习难度过大而出现排斥学习、无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情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引导下,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水平对建筑力学课程进行难度层级划分,并结合更多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结合理论知识配置教学案例时,教师要注重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保证案例能够体现当下时代发展的现状与当下流行的建筑理念相吻合。其次,教师还要积极与当地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参观机会,并深入了解当前建筑行业在人才培养以及需求层面的相关内容,保证教材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以及指导性。只有不断拉近教材与社会发展实际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教材的价值更高,学生学习过后才能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在未来社会实践过程中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

3 结语

建筑力学作为技术性含量较高的一个学科,在我国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落实建筑力学课程过程中,无论是校方还是教师都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及时对建筑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细部调整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而可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并因为自身素质过硬而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力学教材教学模式
力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教材精读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教材精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