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

2020-11-26 23:49张亚军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业务管理事业单位监督

张亚军

(江西省羽绒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 九江 332020)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014年,国家开始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以来,内部控制工作在事业单位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得到了提升

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加强了内部控制,覆盖各项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内部控制尤其对涉及事业单位的主要业务及“三重一大”等重点关注,对该类业务普遍采用管理层集体决策及联签制度。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较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前的合法性、合规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得到有效的维护

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如实记录事业单位各项资产,完善实物保管的流程管理;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盘点和账实核对工作,大大减少了资产管理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受损、被盗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对资产的管理采取了限制接近的措施,未经授权的人员严禁接触资产。以上种种措施,有效地维护了事业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

(三)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质量有效提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推动各项财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工作,督促财务核算更加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合法合规,资金使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保障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财务风险有效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质量大大提升。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以来,虽然从督促事业的合法经营、保障资产安全、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总体实施的层面上看,还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目前虽然普遍在内部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很多单位从上到下不重视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一些事业单位的行政负责人只注重主要业务活动的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将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混为一谈,认为内部控制工作是财务工作的一部分。甚至认为内部控制会阻碍业务工作开展,降低办事效率。

(二)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由于思想意识上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在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上,很多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有的单位根本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而只是简单地将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简单地进行汇编,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了很多诸如不相容岗位未进行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不严等问题。如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岗位未分离、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缺乏监管等,易造成监督缺失,舞弊行为滋生。另一方面,很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只有简单的照搬照抄,未根据本单位的实情建立起符合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需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起不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内部控制的流程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到单位的全部经济业务和事项。有些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并不完全遵循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的监控。制度与业务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形。

(三)内部监督不力

部分事业单位因自身编制、岗位设置等人员条件的限制,没有独立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且内部控制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内部控制监督效果差强人意。

在实际工作中,相当数量的事业单位往往把财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牵头部门。财务部门既要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又要负责组织实施。好比在运动场上,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内部控制监督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属于一种内部监督,出具的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意见,在落实上,不像财政、审计等外部监督具有被动、强制性。如果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好,内审的整改工作往往效果欠佳。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

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财政拨款,往往没有充足的财力去进行综合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中,各部门有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如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系统、预、决算管理系统;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系统;业务部门的业务平台管理系统、办公室的OA办公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相对独立由不同的软件供应商提供。既有单机版、又有网络版。软件供应商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等原因,各个系统间不能互相兼容。这些管理系统的数据无法做到信息共享。不利于事业单位管理层做出全面、准确、科学的决策。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提升重视程度

首先要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宣传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事业单位可采取组织全体职工集中学习、专家授课等方式学习国家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知识,更新观念,让事业单位全体职员自上到下能够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次,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牵头组织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建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内部控制建设的专题会议,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建立单位业务活动风险清单,对本年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要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全覆盖,提升整个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应主动地分析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适用业务环节,建立起适应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管控业务,如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国有资产业务管理、合同业务管理等等。

首先要对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进行分离。如在预算业务管理中,要对预算编制与审核、预算审批与执行、预算执行与分析、决算编制与审核环节等四个环节进行业务工作职责的分离;收支业务管理中,要对收款与会计核算、支出申请与审批、支出审批与付款、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等四个重点环节进行职务分离;在国有资产业务管理中,要把货币资金保管、稽核与账目登记分离;资产财务账与实物账分离;资产保管与清查分离;对外投资立项申报与审核分离;诸如此类。

其次要对这些业务管理中的风险点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在收支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存在于单位财政收入种类与收缴管理过程;单位财政票据申领、使用保管及核销;单位支出范围与标准是否恰当;单位各类支出审批权限设置是否合理;单位公务卡结算范围及报销程序是否符合程序;单位公务卡办卡及销卡管理是否规范;政府采购业务管理中,要从单位采购审核分级授权机制;单位业务归口部门与财务归口部门审核内容;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组织形式及范围标准;单位自行采购组织形式及范围标准;单位采购供应商选择标准;单位采购验收主体、程序及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风险点的梳理。准确地识别出各项业务的风险点,有助于提升风险控制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

再次要注重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空白地带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图,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图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进行调整、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

最后要对上述预算、收支、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合同管理等业务建立起内部控制业务轮岗制度,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定期轮岗。通过轮岗,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防范营私舞弊行为的产生。

(三)强化内部监督

事业单位应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首先要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部门,保障其在内部控制监督管理过程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方式,培养专业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人才,更好地胜任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要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考核机制。建立起切实可行、易于量化的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对各业务部门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评价结果与其绩效考核进行挂钩,达到以监督考核促进各业务部门主动规范实施内部控制行为。三是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的外部审计机构,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作为一个重点考核内容,利用外部的力量更加有效地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

(四)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事业单位应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以减少人为影响,避免出现人为错误。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提高日常业务管理的能力,从而使得内部控制更加规范。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将内部控制程序、措施等要素及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融入信息管理系统中,建设一个优良的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信息在各部门之间及时传递,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分享,打通阻碍信息传递的障碍。不断提高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也有助于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风险和不足,并及时加以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各项经济决策将变得更加全面、准确、科学。

四、结语

事业单位在面临深化改革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内控制度的建设。不断提升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查漏补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善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以内部控制的建设不断促进各项业务的开展,提高事业单位业务管理控制能力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因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变化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保障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猜你喜欢
业务管理事业单位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清障业务管理平台设计
夯实监督之基
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管理之我见
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