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2020-11-26 23:49朱宇香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报表经营

朱宇香

(利联实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26)

财务分析建立在一定的数据基础之上,其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运营发展等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良好的财务分析基于数据、但又不能完全依靠数据,需要结合不同的表外因素,全方位综合理解数据及其背后的成因。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企业组织资源、深耕市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其经营结果往往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基于不同的侧重点,经营数据分别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形式体现。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对企业一定期间、一定时点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以方便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方等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1.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需要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结合使用,其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常用比较标准有三种:历史标准、经验标准与行业标准。

2.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可以从数据中归纳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趋势分析法既可用于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分析,也可以用于对某些主要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或结合外部市场情况、企业战略方向等相关情况,分析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3.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法一般用于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通常需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了解驱动的因素和幅度,并分析形成数据结果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4.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法是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对生产经营的管控以最终获取利润是企业最直接的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盈利能力财务比率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核心指标。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间的配置组合与相互作用,推动经济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能力。

营运能力主要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反映营运能力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三)企业筹资能力分析

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融资的需求是不同的。筹资能力是企业为配合生产经营的需要、实现其战略目标而获取资金的能力。企业的融资能力主要通过偿债能力来体现,主要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企业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等。

(四)企业成长性分析

企业的成长性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业绩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并预判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势。成长性比率是衡量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比率分析法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比率。

企业成长性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不足及局限性

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汇总记录,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反映经营的过程和结果。现金流量表从经营、投资、筹资三个层面,揭示了资产负债表形成的过程。利润表从收益的视角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销售和盈利情况,最终合并至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项下。资产负债表是一个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利益相关者最应该关注的财务报表。以上三张报表虽然在财务分析中广泛运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

1.数据的时效性较差

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过去某个时点的资产负债情况,无法反映企业目前面临的经营现状。尽管期后事项可以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重大事项发展情况进行补充说明,但无法涵盖报表日之后的所有重大事项。报表使用者仅仅依靠对报表数据进行阅读、对报表附注补充了解,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目前面临的经营情况。

2.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

数据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没有真实的数据,财务分析就失去了支撑,甚至完全偏离了方向。部分企业管理者或决策人,为达成上市或发债等各种目的,要求财务人员提前确认收入或推后确认成本,甚至虚增收入,以满足监管部门对企业融资的要求。建立在这种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上的报表分析是失真的、无效的,甚至会误导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3.无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基于对所有可量化、可统计资源的整合。但是,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作用的非量化指标,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完整地呈现。比如,企业拥有的高精尖技术人才,企业技术突破可能带来的增长空间,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及市场占有率,甚至企业报表之外的筹资能力等等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信息,无法全部量化、列示在财务报表中,导致仅仅依靠对财务报表数据的阅读,并不能完整地展现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容易错失一个目前可能存在短期困难,但具有长期可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

总之,财务报表的核心是数据,任何旨在对数据形成的过程、结果或金额大小等进行干预,或者只关注数据、不关注数据之外的其他潜在资源或经营信息的行为,都会导致财务分析缺乏效力或过于片面。

(二)基于企业人员素质或管理水平的局限

1.财务人员个人素质较低

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是财务人员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的各项财税政策编制的。财务人员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是否得当,对最新的财税法规是否学习和掌握,对企业运营的业务过程是否了解,直接影响了报表数据的客观性。如果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欠佳,或者缺乏足够的责任心,会直接影响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2.业务过程管理存在瑕疵

财务报表虽然最终由财务人员编制,但具体的经营过程是来源于业务部门的管理、统计和确认,并最终形成各项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数据。如果因为业务管控环节缺少客观的判断和专业的管控,导致数据来源存在瑕疵,也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继而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

3.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

良好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和流程,以及科学化管理工具的使用,可以避免因为员工责任心、专业度等问题对经营数据真实性、客观性产生影响。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或者内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未能在重复、简单、易出错的业务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工具进行节点控制并测试其合理性,则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必然存疑。类似的管理方式也容易滋生舞弊行为,严重影响财务数据的可信度。

四、改进建议

为提升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或避免上述因素对财务数据的影响,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培训力度,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需要分析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而且需要深入业务一线,了解数据的形成过程,能够通过对数据结果的逻辑推断,反馈业务环节可能出现的纰漏,及时提醒业务人员进修正,确保财务数据形成的过程合法合规、符合业务的发展进程。因此,无论是业务人员、财务人员还是管理者,都应该学习和了解与经营相关的各类法规制度,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以维护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

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的分析人员是财务分析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科学的流程节点设置以及现代化信息工具的使用,可以避免部分人为因素对财务数据的影响,包括无意的疏忽、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的简单错误等等。人才、制度与管理工具三者有机结合,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的经营活动,在科学管理制度和现代化管理工具支持下的财务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三)关注表外因素影响

企业即使拥有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也无法避免舞弊或者主观恶意篡改数据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此种行为会导致数据分析完全偏离了真实的业务。因此,财务分析除了阅读数据、附注和其他内部相关公告外,同时应该关注报表之外、企业之外的相关信息,通过了解同行业的运营数据,反推被分析企业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通过对价格、占有率等相关市场信息的了解,判断被分析企业的经营数据是否存在疑点等等。

五、结束语

综上,财务分析需要在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工具、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支持下,深入业务、了解行业、熟悉市场,先进行业务分析、再进行财务分析,结合业务循环揭示财务数据背后的逻辑,由此进行的财务分析才是相对客观和完整的,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服务。此外,应借助行业协会或政府的力量,建立透明、公开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企业、个人征信查询系统,以防止主观恶意对财务数据的影响,最大限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客观、完整。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报表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指标分解法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月度报表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