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几点思考

2020-11-26 19:22文欢广东鸿邦金属铝业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运作市场化决策

文/文欢,广东鸿邦金属铝业有限公司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深化国企改革的普遍共识,各地国资监管部门纷纷从混合所制改革等方面推动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这种改革更多的是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进行制度性的安排,但是国有企业单个个体的市场化能力的问题则少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个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1 市场化运作的内涵

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有企业市场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市场化”包括两种含义:其一,由国家主导,调节市场经济体制,并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其二,在短期时间内,由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取代双轨过渡体制。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逐渐淘汰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达到市场资源的最科学分配与最大化利用。

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是指国企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动权,从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方面和市场接轨的过程。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体现为客户至上、竞争意识、专业化、结果导向、效率、权责利统一等原则。

2 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化观念理解片面

部分国有企业对自身市场经营的主体地位存在认识偏差,未能将“客户至上”等市场化理念真正入心入脑并落实到行动。虽然各级政府部门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出发,出台各种文件取消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行政级别,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还是会按照体制内人员来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充分地从市场的角度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行政化的痕迹在企业经营运作的很多方面依然存在,如商务活动中讲究行政级别对等、薪酬设计严格套用级别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有悖于市场化运作的。

2.2 核心主业竞争力不强

许多国有企业未能真正聚焦主业发展,核心主业不突出,产业竞争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有限,企业盈利能力堪忧。近年来不少国有企业由于主业增长乏力,为实现企业营业规模不断增长,利用国企的资金成本优势做大贸易板块业务,成为了事实上的资金二道贩子,但在资源渠道、风险管控等方面又未能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承担了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损失。有些国企利用政府支持,拿到不少的业务资质,但具体业务往往以合作合资的方式由第三方来运营,企业脱实向虚的问题较为严重。

2.3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

由于不重视专业人员能力培养,一些国有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职能管理能力离市场发展要求的差距日益明显,直接表现为企业决策缓慢、执行力弱。一些国有企业业务委外趋势明显,企业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能力严重弱化,成为事实上的业务发包管理部门,如各种管理咨询项目、业务委外合作项目等等。业务委外既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又容易引发贪腐问题。

2.4 激励机制效果不佳

企业内部体制机制未能改革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未能用灵活的措施和办法来激发企业活力,对经营业绩激励不及时,对突出重要贡献激励力度不够,对优秀人才没法持续激励。因激励机制不合理引发的高层次人才、市场人才、科技人才等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2.5 决策机制效率较低

国企内部未能真正地实现责权利三者统一,管理边界模糊,常规事项集体化决策趋势明显。复杂的决策流程虽然规范了决策过程并减少了决策风险,但也极大地影响到了决策的时效性,在一些个案当中,集体决策甚至成为逃避责任的手段。以市场为中心的决策机制和以结果为导向执行机制建立尚需时日。

3 几点建议

3.1 培养讲政治的优秀国有企业家

任何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将企业当做自己的企业来经营管理,则企业不可能管好。民营企业家可以既是管理者又是所有者,那么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怎么解决?除了推动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重点是要培养一批有理想、敢担当、有能力、知敬畏并且讲政治的优秀国有企业领导人,国有企业领导人最大特点和优势是理想信念和政治本色,各级组织部门在选拔、培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在这方面重点下功夫。

3.2 完善对国企的考核导向

坚持什么样的考核导向,就能得到什么样的考核效果。国资监管部门要围绕发展目标和部署安排,强调并细化企业核心业务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建立对标管理体系,引导辖内国有企业对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深挖内潜,提质增效,逐步提升市属国企市场能力和管理能力。要将反映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摆到更加突出重要的考核位置。

3.3 赋予国企更多的决策权力

厘清国资监管部门对国企的监管边界,从管资本的角度把住国企发展重大事项,赋予企业更多的经营发展自主权。通过监管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将工作重心更多地聚焦在市场和客户,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团队有更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企业经济效益负责、对全体员工负责、对股东方利益负责。在保证净资产收益率的前提下,可在竞争性行业放开收入方面的限制,通过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切实将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

3.4 强化国企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推动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还停留在简单人事管理的层面,缺乏可执行的、系统的、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专业岗位人员未能体现出与专业岗位相应的特长和价值。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更长的时间跨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重点加强产业领军人才、市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有大格局、大胸怀,维护好、平衡好广大员工的个体利益。

3.5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国企资源配置

任何企业都有生命周期,国有企业也不例外,我们必须尊重这一市场客观规律。国有企业一定要有可操作的市场退出评价标准,将劣势业务退出,将有限资源向优势领域集中。加快对企业闲置的土地、物业、技术等资产的盘活,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市场价值。国资监管部门要强化国企分红管理,通过分红实现国资收益,为新的国资布局储备资金。

4 总结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是企业完成改革,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被重视和解决。对于国有企业,需要国家有力地引导,赋予企业更多的决策权,同时国企自身也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准确分析市场形式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只有正确的认识企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够摸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市场化运作道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运作市场化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浅议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务运作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企业创新机制的设立和运作研究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以市场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全民财富”——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回应六大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