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众创空间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2020-11-26 19:22王文会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新商务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农业

文/王文会,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众创空间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当前乡村众创空间在推动精准扶贫、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激发着农村创新创业的极大热情。但与城市众创空间相比,乡村众创空间仍然较为落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乡村众创空间健康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1 乡村众创空间发展的背景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1.1 乡村众创空间发展的背景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纵观世界上能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重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工农业差距。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务农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农村空心化等乡村衰落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为确保我国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振兴乡村是必然趋势。

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鼓励、动员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学生以及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创业创新,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乡村振兴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众创空间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

1.2 乡村众创空间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乡村众创空间是众创空间在农村农业的的延伸和拓展,乡村众创空间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以现代农业为载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互联网+”为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推动农业创业创新,乡村众创空间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产业振兴。而农业产业振兴离不开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投入,相对于城市高度集中的资本、技术、人才等乡村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乡村众创空间的建设,可为初创业者提供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包括创业所需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集聚农业产业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提供创业农业专业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众创空间通过对企业传、帮、带、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农产品电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因此,乡村众创空间的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环境,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兴旺。农村产业兴旺,必然会吸引相关人才包括农业科技专家、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乡贤等。这些或者有技术懂生产,或者懂市场会经营,或者集几者于一身的人才返乡创业,乡村人才振兴与产业兴旺形成良性循环,更能有力地促进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振兴必然会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合作精神、契约精神等新的文化理念,促进乡村文化振兴。青年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大量人才回乡为农村的党组织建设提供人才源泉,从众多的备选人才中优中择优,选拔最适合的人才安排在最适当的工作岗位,从而促进乡村组织振兴,提高乡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新产业运用新技术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由原来的粗放型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精细化管理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绿色、有机、无污染的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由此可见,乡村众创空间的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从而促进乡村整体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2 乡村众创空间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2.1 乡村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众创空间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对乡村众创空间建设与发展而言,乡村众创空间顺应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二者互相促进、互相推动。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众创空间发展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战略定位上来看,城市众创空间的定位是推进城市创新链产业链进一步融合、城市创新要素配置更高效;乡村众创空间的战略定位则是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从区域角度上来看,城市众创空间为大、中、小城市;乡村众创空间为乡镇农村。创新主体上来看,城市众创空间的主体包括创客、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微企业以及龙头企业等;乡村众创空间的主体包括职业农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特派员等。从平台上来看,城市众创空间的平台为城市实体经济以及互联网+线上平台;乡村众创空间则是涉农示范产业线下平台以及互联网+电商线上平台。因此,乡村众创空间与高度集成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城市众创空间相比,乡村众创空间在建设与经营上都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主要包括:乡村众创空间的生存问题、乡村众创空间发展环境问题、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涉农主体的新创业动力不足问题、乡村众创空间发展方向等问题。

2.2 乡村众创空间发展对策

1)多渠道筹措乡村众创空间建设所需的资金。乡村众创空间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尤其是在乡村众创空间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是乡村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乡村众创空间所需资金应从获得收益、吸纳资本、降低成本和政府支持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获得收益。乡村众创空间应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与价格规律的作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扶持优势项目,将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尽快实现自身盈利,从而激发全体乡村众创空间主体的创业活力与创新活力。第二,吸纳资本:乡村众创空间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利好政策,开拓吸纳社会资本的新途径,从而为乡村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三,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价值,乡村众创空间可低成本或免费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线下平台服务与线上平台服务,进而使得创新创业的成本降低。第四,政府支持。政府应对乡村众创机构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发展前景良好、具备基础条件的示范基地、涉农企业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社来申报乡村众创空间,对通过评审的乡村众创空间从政策上对贴息贷款、创业资金以及科技项目等给予优惠,从而聚集农业资源,对农业创新就业发展提供动力。

2)优化乡村众创空间发展环境

乡村众创空间的发展,需要多部门联手协同作战,共同推动。但是现实情况是,科技部门只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农村农业部门重视精准扶贫进展情况,教育部门则重点关注通过众创空间实现大学生创业就业,各部门只重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乡村众创空间则需要各个部门的全面协同作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持。第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基础,在政府的带领下,各相关部门统一认识,步调协同,齐心协力。根据本地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及规模,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众创空间部署与规划,各相关部门认真执行、积极参与推动乡村众创空间的建设。政府在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实施、相关部门职能等方面要做到精细化、精准化。第二要在政策的引导下落实专业服务。首先是各地区各部门将人社、发改、经信以及科技等部门产业政策关系理顺,加大统筹力度与财政资金的支持,建设税收的利好政策,政府发挥采购支持作用,从而解决乡村众创机构主体在土地、资金上遇到的问题;其次是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为乡村众创空间增加动力,线上平台创新商业模式,线下平台营造便捷、社会、专业、低成本的环境。第三是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创新众创空间运转的体制机制,从制度方面保证提供专业化的创业辅导,个性化的创新服务以及全程化的配套支持,从而帮助乡村众创空间的创业主体实现产业链与资金链、创新链的对接,降低创业成本,并得到个性化、有专业特色的增值服务。第四是要确定乡村众创空间的发展特色。对于农业集中区可立足于自身区域农产品特色,聚焦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农业以及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及提供相关的技术、经营等服务;城市近郊区可重点发展企业孵化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休闲农业、都市农业提供服务,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众创空间。

3)提高涉农主体的创新创业动力

返乡农民工、大学生、职业农民以及科技特派员是乡村众创空间的主体,这些主体的运行管理素质、聚集要素能力、市场预测意识对创业成败以及乡村众创空间兴衰具有直接影响,提高众创空间主体的创新创业动力,是关系乡村众创空间兴衰的重要因素。第一,政府应通过专业团队为乡村众创空间提供链条式、精准化的创业培训与辅导,动员、发展涉农产业创客群体,并为其获取创业收益创造条件,激发主体的创新创业动力,同时通过政府力量来助力乡村创客发展,助力贫困农民精准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第二,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自由流动,使乡村众创空间能够获得优质信息、技术、人才以及资本等创新创业要素,也使这些优质的创新创业要素有机会服务于乡村众创空间,以给予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加强培训,为乡村创业主体提供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针对乡村众创空间存在的创新创业人才极其缺乏的问题,应加大培训力度,邀请各领域专家来进行创业教育与辅助,或者与高校合作,培养本地创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也可制定政策吸引乡村众创空间发展所需的人才来乡村创业就业,以帮助开发本地特有的乡村资源,助力乡村众创空间的发展,推动本地企业创新转型,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4)加强成长企业的目标考核

当前我国对乡村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乡村众创空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投机者利用政策的支持来套取政府补贴,甚至有导向错位,投向商业房地产开发。乡村众创空间存在成长目的偏差、缺少优质项目、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乡村众创空间的监测评估力度,结合乡村众创空间的运营绩效、服务水平、项目落地率、成果转化率以及孵化企业成活率等建立起考核指标体系,实现乡村众创空间众创主体相互成长,各得其所的大好局面。合理制定乡村众创空间的评级指标,杜绝政绩指标化。部分地区存在重视乡村众创空间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将建设数量作为硬指标,利用优惠政策推出功能性不强、成长性差的众创空间,对促进农村创新就业并无实质性作用。应制定考核评价指标,紧密围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培育创新就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等方面制定考核指标,开展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来给予补助。并对乡村众创空间的发展情况备案并动态监测,加强动态管理。

3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众创空间为脱贫攻坚提供新措施,为科技兴农提供新平台,为三农创新提供了新载体,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引擎。乡村众创空间应准确定位,科学研究,大胆探索,克服乡村众创空间的制约因素,在国家政策、政府引导和自身创新发展上下功夫,推动乡村众创空间健康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为领导干部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