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药剂对丁香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020-11-26 06:49韩业明哈孜拉赛依里汗胡志旭任毓忠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白粉病孢子丁香

韩业明,哈孜拉·赛依里汗,胡志旭,任毓忠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3)

0 引言

丁香为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约30种,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到东亚的温带地区,我国约有20 余种,丁香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耐寒性和适应性强,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绿化中广泛栽培应用[1]。

在新疆丁香主要栽培种有紫丁香(Syringa obla⁃ta)、红丁香(Syringa villosa)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三种,由于其花芬芳袭人,为著名的观赏花木,广泛栽植于庭园、机关、厂矿、居民区等地,形成美丽、清雅、芳香,青枝绿叶、花开不绝的景区[2]。白粉病是丁香上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白粉病主要以感染叶片为主,初期叶片正面先形成白色的小霉斑,霉斑边缘不整齐,感染部位褪绿;后整个叶片正面和背面全部布满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卷曲,叶柄和幼嫩枝条上也有白色粉状物;至秋季白粉层上会产生初为黄褐色、后加深为黑色的针尖状颗粒,即病菌的闭囊壳;严重时导致丁香不能开花,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白粉病不仅对丁香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而且也影响丁香的观赏价值[3]。丁香白粉病的病原为华北丁香白粉菌(Erysiphe syringaejaponicae),病菌闭囊壳球形或扁球形,附属丝顶端多次双分叉,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对于丁香白粉病的防治,以发病初期喷施粉锈宁、甲基托布津、抗霉菌素、武夷霉素等药剂控制为主[4]。但这些药剂在生产中已使用多年,对许多植物白粉病的防控效果明显降低[4]。因此,本文选取目前生产中常用10种防治白粉病的化学农药进行室内抑菌和田间药剂试验,筛选出对丁香白粉病防治效果更好的药剂,从而为丁香在本地的栽植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的选择

田间药剂试验选用的丁香为紫丁香,为灌木类连片种植。2019 年8 月15 日—9 月14 日在石河子明珠河公园内丁香上进行,由于关于丁香白粉病在石河子的发生规律未见报道和研究,因此药剂筛选试验在田间病害已经连片发生后进行,实验区域的丁香白粉病发生相对比较均匀,周围环境相对一致,为防止修剪对实验的影响,选择在上次修剪刚刚结束后开始喷药实验。

1.2 供试药剂

本实验所选10种供试药剂均为市场购置,使用浓度为本药剂防治白粉病的推荐浓度,具体药剂如下:20%噻森铜悬浮剂(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30%噻森铜.噻呋酰胺悬浮剂(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40%氟硅唑乳油(广东茂名绿银农化有限公司),50%醚菌酯悬浮剂(巴斯夫有限公司),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46%吡唑·戊甲醚酚乳油(广东康宜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上海惠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陶氏益农农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苏新沂市科大农药厂联盟)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室内药效测定

室内药效测定采用载玻片孢子萌发法[5],在载玻片上喷洒预先配制好的10种供试药液(以药液均匀布满载玻片不流淌为度),晾干。将病叶上的新鲜孢子轻轻粘附到载玻片上喷洒药液的一面,以喷洒蒸馏水为对照,然后将载玻片放在垫有两张吸水滤纸的培养皿中,滴等量无菌水至滤纸上使其充分吸水,盖上盖子,置于20℃培养箱中培养(培养过程中使滤纸保持湿润),培养48h 后,在低倍镜下记录孢子萌发情况,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随机镜检30~50个分生孢子,凡孢子的芽管超过孢子直径一半即判为萌发孢子。计算孢子萌发率和药剂抑制率。

萌发率(%)=(萌发孢子数÷镜检孢子总数)×100%

抑制率(%)=[(对照孢子萌发数-处理孢子萌发数)÷对照孢子萌发数]×100%

1.3.2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1)试验设计

在田间白粉病发生盛期,选择丁香白粉病发病较均匀的区域作为田间试验地点,每个小区面积为1m×3m=6m2;在施药前,先调查各个小区的病害发生情况,具体调查方法为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0枝丁香枝条,选取的调查枝条尽量在植株的上中下部均有分布,依据病害调查分级标准记录每个枝条的病情严重度,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调查后用小型喷雾器将配制好的药液均匀喷施在各小区丁香叶片正反面,以叶面均匀润湿药液不下淌为度,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3 次重复。喷药后每隔7d分别调查各小区田间病情,调查3次结束实验,计算各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6,7]。

(2)田间白粉病调查分级标准

0级:不发病;

1级:发病叶片占调查枝条枝条叶片的1/4及以下;

2 级:发病叶片占调查枝条叶片的1/4 以上,1/2以下;

3级:发病叶片占调查枝条叶片的1/2及以上,3/4以下;

4级:发病叶片占整株叶片的3/4以上。

(3)调查病害的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表1 10种药剂的室内抑菌结果Table 1 The effects of 10 fungicides on conidial germination of E.syringae-japonicae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21进行统计分析,应用Dun⁃can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药剂实验

室内药剂结果显示(见表1):供试的10 种药剂中,除70%甲基托布津因药液颜色太深无法观察结果外,其他9 种药剂对丁香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都有一定抑制效果,但不同药剂对丁香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0%醚菌酯2000倍液、20%噻森铜400 倍液、40%氟硅唑2000 倍液和30%苯甲·嘧菌酯800 倍液,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75.63%、72.98%、72.73%和72.18%;对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差的为15%三唑酮800 倍液、80%代森锰锌800 倍液及19%啶氧·丙环唑1000 倍液,抑制率分别为46.73%、54.75%和57.79%;其他药剂抑制率居中。结果表明,本次实验选用的9 种药剂对丁香白粉病菌都有抑制效果。

表2 不同药剂田间防治效果Table 2 Different fungicides on the control effects of lilac powdery mildew

2.2 田间药剂实验

10 种药剂对丁香白粉病田间防治效果见表2:结果显示,对于丁香白粉病的田间治疗效果较好的药剂有20%噻森铜400倍液、30%噻森铜.噻呋酰胺2000 倍液、40%氟硅唑2000 倍液、50%醚菌酯2000倍液、19%啶氧·丙环唑1000 倍液、46%吡唑·戊甲醚酚1500 倍液、30%苯甲·嘧菌酯800 倍液及15%三唑酮800 倍液,施药后10d 防效均为100%;80%代森锰锌8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的防效相对较低,分别为82.61%和85.46%;施药后20d除15%三唑酮外,其他药剂防效均较高,可达90%以上。另外施药后对各处理田间病害的防效观察中还发现,50%醚菌酯、19%啶氧·丙环唑、46%吡唑·戊甲醚酚、30%苯甲·嘧菌酯等药剂不但能有效抑制丁香白粉病进一步扩展,对病害还有很好的减轻作用,病情都能减轻10%以上,病情最高可降低35%~40%。因此,丁香白粉病发生中后期,生产中可以使用以上几种药剂快速有效地控制病害扩展、降低病情、减轻危害。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对丁香生产和栽植中普遍发生的白粉病进行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发现50%醚菌酯2000倍液、20%噻森铜400 倍液、40%氟硅唑2000 倍液和30%苯甲·嘧菌酯800 倍液能有效抑制丁香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降低病菌对丁香叶片的侵染速率,从而有效控制病害的进一步扩展。田间药剂防治实验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中常用于防治白粉病的各种药剂对丁香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尤其是醚菌酯、啶氧·丙环唑、吡唑·戊甲醚酚和苯甲·嘧菌酯不仅能控制病害的扩展,还能杀死病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减轻田间病情,具有治疗田间病害的作用,且防效期较长。因此,在以后的丁香栽植过程中,可在田间病害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合理地选用以上药剂进行病害的防控。

据文献报道显示,三唑酮在防治黄瓜、草莓、小麦等农作物白粉病时都出现病菌抗药性变强的现象[8-10],杜津钊等在防治大叶黄杨白粉病中也发现,三唑酮出现防治效果不断下降的现象[11],但本研究中所选10 药剂都显示出对丁香白粉病很好的防控效果,这可能与丁香白粉病在石河子出现时间较短,且田间几乎没有进行任何药剂防治,从而使得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较高有关,因此,今后在对丁香白粉病防治中,一定要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病菌抗药性的发生。

猜你喜欢
白粉病孢子丁香
油菜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征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The Meaningful Flowers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白丁香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