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探讨

2020-11-26 04:26张付平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质量

张付平

摘 要:为确保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装备质量风险受控,通过对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装备相关质量要求研究分析,识别了工业方在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的质量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质量风险管控措施,为新形势下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中的装备质量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 装备质量管理;质量风险管理;装备试验鉴定

1、引言

为适应国家装备发展建设新形势,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示,“要健全作战需求论证机制,高度关注装备实战效能,严格装备定型试验考核和作战试验鉴定”。中央军委陆续下发了新形势下装备试验鉴定相关要求,促进装备研制由“我有”到“我优”、装备定型由“靶场”向“战场”、装备质量由“成品”到“精品”的转变[1],这些对装备试验鉴定考核和装备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2、新形势下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质量风险及质量风险管理

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主要通过不断发现装备问题缺陷,改进提升装备性能,确保装备实战适用性和有效性。为确保转型过程装备质量风险受控,本文通过对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装备相关质量要求研究分析,识别了工业方在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的质量风险(见图1),提出了针对性的质量风险管控措施。

3.1  提高装备交付门槛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改革前装备试验鉴定重点考核装备战术技术性能,达标就算过关,主要解决了装备“能用”的问题,以及装备“管用”的部分问题。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要求把住“关口”,不把问题留给部队,切实提高装备交付门槛,严把装备定型关、列装关,确保交付装备“管用、实用、好用、耐用”,需对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作战效能和适用性等进行全面考核。

新形势下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质量风险管理的重点是确保装备“管用、实用、好用、耐用”。首先,要围绕实战化需求,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用户的指导下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对其进行预评价;其次,在装备论证、研制过程中,要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FD)等质量工具将实战化需求转化为装备技术指标要求等,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综合权衡和优化设计,确保装备更好地满足实战适用性和有效性;最后,要加强对相关指標过程实现的管控,检验和试验验证。

3.2  摸清装备“底数”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

3.2.1  摸清装备性能底数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武器装备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使用,必然会涉及装备复杂环境和边界条件下使用的问题。装备试验鉴定对装备极限、边界条件考核不全面、不到位、轻则影响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重则可能造成安全性事故,甚至成为战争成败的关键等[2]。因此,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要求摸清装备在复杂环境和边界条件下的性能底数。

新形势下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质量风险管理的难点是摸清装备性能底数。首先,工业方要设立装备性能底数研究管理机构,开展极限边界条件试验考核技术研究和极限边界试验条件建设,完善极限边界条件考核试验条件和手段。其次,在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指标论证时,应充分考虑装备可能处于的极限状态或极端条件,系统分析、科学论证、合理确定极限边界条件考核指标;在装备研制过程中,研制单位应围绕极限与边界条件系统地开展研制工作,合理分解指标,系统分析设计余量,挖掘产品设计边界,从设计源头上把好装备的极限与边界条件设计关[2]。最后,要加强各分系统产品的性能底数试验和仿真能力建设,通过试验验证、仿真、评估等方式摸清装备性能底数。

3.2.2  摸清装备效能底数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改革前装备试验鉴定主要考核装备战术技术性能,对装备效能底数考核少。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要求切实摸清装备效能底数。因此,质量风险管理要着重对其进行管控。工业方要设立装备作战运用研究管理机构,贯彻设计武器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的理念,围绕实战,开展作战流程设计、作战仿真试验和模拟演练,建立装备效能指标体系,对装备潜在作战效能和适用性等进行预测评估,摸清装备效能底数。

3.3  实战化考核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明确了面向实战的原则,设计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装备试验鉴定不仅是检验装备质量,更重要的是检验设计思想是否符合实战要求。

因此,实战化考核是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质量风险管理的重点。首先,工业方要在充分掌握装备性能底数和效能底数的基础上,加强对实战化影响大的关键技术指标和分系统的分析、仿真和试验验证;其次,要围绕电磁干扰、目标特性、毁伤效果评估等的实战通用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和试验验证;最后要围绕背对背对抗、抗饱和攻击、体系对抗等典型作战场景进行作战流程设计仿真,围绕战法、保法、训法等开展作战运用研究。

3.4  全程覆盖考核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明确了全程覆盖的原则,坚持把装备试验鉴定贯穿于装备发展全寿命过程,不断迭代提高,推动装备稳定健康发展。因此,装备试验鉴定全程覆盖的原则引入了装备持续改进升级的质量风险和全生命周期鉴定考核的质量风险。

3.4.1 装备持续改进升级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

针对装备持续改进升级的质量风险,工业方要建立装备持续改进升级的科研管理机制,强化试验验证充分性;科学管控装备技术状态,尤其是软件产品的技术状态管控;规范改进升级装备实物质量的验收工作。

3.4.2 装备全生命周期鉴定考核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针对全生命周期鉴定考核的质量风险,工业方要设立通用质量特性研究机构,切实加强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研究与考核;在方案论证和工程设计等阶段要开展通用质量特性专题评审和试验验证,必要时可引入专业的通用质量特性研究机构进行通用质量特性审查;分阶段及时对状态固化的产品开展可靠性摸底等试验验证。

3.5  增加装备试验鉴定问题类型的质量风险及管控措施。改革后装备试验鉴定将装备试验鉴定问题在装备技术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新增了装备使用保障问题和作战运用问题。因此,质量风险管理需对装备使用保障问题和作战运用问题的质量风险进行管控。首先,工业方要从实战化角度和用户角度,切实开展装备作战运用和使用保障研究,仿真试验验证和模拟演练等,前期多与相关管理部门和试用部队沟通,提前发现作战运用和使用保障问题;其次,问题出现后要积极主动与使用保障部门、作战训练部门等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快速落实相关部门的整改意见。

4、结束语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识别了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的5个方面8个质量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质量风险管控措施,为新形势下装备试验鉴定转型过程中的装备质量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旋,谢晓阳等.适应装备试验鉴定新要求的战术武器发展策略研究. 航天工业管理,2017

猜你喜欢
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有趣的质量单位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质量”练习
物理学中谈质量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