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广场改建设计文案

2020-11-26 12:41冯彦群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态景观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环境文化等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广场作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活动区域和娱乐区域等,对生态环境和当地文化要求更高。生态、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景观已成为衡量广场质量和品位的重要标准。提出广场的景观环境设计应该从场地条件入手,满足广场各种人员的游息需要和使用功能,在此基础上营造出具有当地鲜明的文化风格和宜人环境的人性空间场所。

关键词:河东文化;河东广场;生态景观;改建设计

一 设计综述

有从城市规划原理阐述了“城市广场的作用、广场的分类、不同性质的广场、不同形状的广场、广场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有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城市广场设计的文化底蕴。有从系统化建设研究城市广场的内在机制,还有很多从城市广场的照明设计、广场精神、人文情感、民俗特色、景观设计等各个方面研究城市广场发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从广场本身来研究中国城市广场,很少有人关注中国城市广场发展应有的“中国性”及其存在的必然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广场“文化”,是广场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广场,就像一个没有演员的舞台,是文化赋予广场以生命。

二 设计构思

在广场景观设计发展过程中,广场的文化体现交融,一直是广场设计的重要之举。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场设计的文化融合体现,已经成为广场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广场休息区是文化的表现融合的重要表现区域,广场的整体规划是广场的重要表现给人视觉带来美的感觉。在文化的融合中必定离不开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的加入,有效的加快民俗广场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从整体的大感觉出发,既要突出当地文化的独特和优美,又要体现整个广场的特点。从现在的发展状况来说,民俗广场发展并不成熟,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要针对文化的体现,场地的运用和广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市民大众的需要重新进行规划改建。

(一)河东广场的设计理念

广场融入河东文化其整体外形为一抽象的关公脸谱。这既是对当地文化一种信仰、崇拜、喜爱。把新绛云雕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到椅背,突出河东文化,让每个休息的人都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绛县木版年画融入到广场的文化柱、椅背、台阶、以建造全新理念的“充满文化生态”为目标。台阶立面和铺装分界都刻有祥云,将广场作为一个由当地文化、绿色环境和建筑组成的生存共同体,“既有机结合,共生共荣,具有协调性和同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此规划广场空间结构和建筑布局。景观总体布置不仅考虑广场的建筑形式,还考虑了整体空间的标志性,具有鲜明景观个性和环境协调性的高度统一。

1、河东关公文化在广场中的体现

运城市是关圣的出生地,运城是关公故里。他是我们的象征、骄傲,千百年来,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勇猛、講义气、忠贞不二的形象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了,这是因为他早已具备了被神化的条件。通过关圣让我对河东广场的规划有了一定的想法和灵感,虽然在运城关公故里到处可见关公像。但是没有一个广场是以他而建。但也不能直接用他来建设,用关公脸谱,通过抽象的形式,进行总体的规划,通过他来保佑大运城,让民众贴近关圣、感受关圣。总面积为16000平方米。通过地形、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的位置,拼成一个抽象的关公脸谱。

2、绛州木板年画的体现

通过关圣脸谱的总体规划把木板年画融入其中,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题材丰富,艺术精湛,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新绛县是过18个木版年画传统产地之一。所以笔者以木板年画的形式运用于座椅,这样可以使休息者对它有更深的了解对运城当地有着更深的了解。主要是把木版年画运用于座椅的靠背上,用运城的德孝文化刻出来。通过木版年画的形式,既能让运城人民更加认识当地非物质文化,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德孝文化最终达到双赢。

3、新绛云雕漆器的体现

通过关圣的总体规划,再加入木版年画之后,再次加入新绛云雕。新绛云雕是一种有这五彩祥云图案的漆器工艺制品,是山西民间家具摆设品,旧称剔犀。花纹最常见的是云纹,统称为云雕。他造型古朴雅致,漆光晶莹照人,雕刻精细入微,图案层次分明。特别是云雕案桌,只要眼盯这桌面十多秒观看,便会觉着那伊丽多姿的彩云图案宛若天上祥云在徐徐飞动,形象逼真,巧夺天工。通过云雕的复制形式,用钢筋混凝土、石头、木材等进行表现雕出运城当地文化的历史人物英雄事迹。进行雕刻,即来让人们时时刻刻不忘我们的祖先伟人,同时也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本土历史文化,也让人们感受我们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活动广场的功能分区

为了保持广场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变化中求统一,考虑景观轴线和各种景观元素的风格统一。如植物的选择、小品的色彩、地面铺装的材质的呼应与协调等。由广场入口、景观大道和中心广场形成小区景观主轴线。,同时根据各个景点的各自特点进行绿化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建成与之相适应的绿化景观,各个景点的绿化配置具有各自特点,并互相呼应,形成和整体相和谐的环境格局。结合广场实际使用人群和休闲娱乐的需要,将广场分为五大部分,各部分通过文化的应用和祥云进行有机联系,分别为:

(1)运动健身休闲区:健身器材及其他文化空间等。

(2)中心广场活动区:为当地举办活动,文化展览等。

(3)儿童游戏场:有娱乐设施、可以使儿童快乐地成长。

(4)静态赏景区:适合静观,要求有细腻的小景设计,营造安逸舒适的静谧气氛。

(5)动态观赏区:空间开阔,以举办活动观看区。

四 结论

广场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我们应以人们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文化、绿化,发挥文化的主体作用,共同创设人们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文化环境。通过广场设计使我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环境文化设计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要让文化与儿童的成长互动起来,让广场成为会说话的教育者和记录者,是一项需要进行长期探索和不断实践才能完成的任务,本文仅对民俗广场设计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希望能为今后民俗广场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9.

[2] 克莱尔·马库斯等.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2001,10.

作者简介:姓名冯彦群(1992.2~),性别男,籍贯(山东省菏泽市),单位:河北美术学院,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生态景观
浅析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
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优良鸟类食源植物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的生态景观营造实践
赣州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浅探
楚河汉街的城市符号及公共景观设计研究
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
现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发展探析
河道整治中生态及景观的护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