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环境监测技术探讨

2020-11-26 12:41王新兴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挑战

王新兴

摘 要:文章基于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总结目前我国应用和发展环境监测技术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我国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现状;挑战;发展趋势

1、引言

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加大压力,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目前环保工作不断加强的同时,为了保证环保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需要在环保工作之前开展准确的环境监测工作,掌握污染物质的排放情况,指导环保工作的开展。具体地说,其主要通过分析环境质量波动情况来预测环境未来发展并全面分析预测环境质量。主要是通过综合监控空气、水体质量以及土质等对所监测数据进行统一分析研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信息,基于上述综合分析制定科学的环保方法来保证环保工作的有效和高质量实施。

2、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在我国早期采取粗放式发展方式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但是由于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不够重视,表现出在早期环境监测工作中仅仅是分析和监测与环境有关的情况,表现出环境监测技术比较落后。但是在目前人们环保意识在不断提升的同时,环境监测工作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涉及到生物和物理监测等内容,使得监测数据更加完善,推动目前的间接性环境监测向连续性监测方向转变,环境监测系统也更加完善,監测区域也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推动了监测技术的发展进步。同时,在目前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也逐渐规划环境监测工作,并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的监测标准与规范等制度,以及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制度等,并且向大众开放环境监测结果和环境保护与治理结果等,接收公众监督,同时此种方式也逐渐引起大众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实现大众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1]。

3、环境监测技术面临的挑战

3.1监测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校所培养的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难以满足现阶段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所需。加之在目前的环境监测站中针对招聘人员没有开展系统和全面的岗前培训工作,导致工作人员没有全面掌握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熟练掌握具体监测工作流程和要求,造成了监测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以及监测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也对监测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等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环境监测部门中专业技术以及设备方面的欠缺,以及人员编制问题、自身专业素养、人才流失等问题,都阻碍了环境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技术进步。

3.2系统检测能力较弱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引用国外先进监测技术,这容易造成所用监测技术与我国自身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而导致监测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的环境监测要求,而且还会造成环境监测效率和准确度降低等问题,阻碍我国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加之目前针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技术配套设施,我国的自主研发设备比较少,相应的制造企业发展也不够健全,还存在相应人才缺乏等问题,降低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研发与制造方面的竞争力。这也导致目前比较突出的环境监测工作不好到位以及评价体制不完善的问题限制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这也会造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不准确并影响后续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2]。

3.3其他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各界针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不足,相关职能部门也没有全面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容易出现形式化工作而追求政府业绩的问题。这也表现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缺乏规范的环境监测操作规范。加之在目前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以及扩大监测范围的同时,由于监测管理水平偏低,出现了与现有技术和设备不匹配的问题,对监测数据准确性也造成一定影响。此外,目前针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也表现出深层次挖掘不到位的问题,面对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庞大数据信息,难以在海量数据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也就影响基于这些信息对环境保护基本情况的分析,以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环境保护决策的科学性等。

4、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4.1完善环境监测网络

在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也需要对环境监测网络进行不断完善。比如目前的环境监测按照不同的检测对象主要分为水质监测、酸雨监测以及噪音监测等不同体系[3]。但是针对上述不同检测对象所构建的监测体系是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所构建的,没有结合具体的环境污染源类型进行构建或划分。因此就需要通过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应用专门的监测系统针对具体的污染源并结合其性质不同来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工作,或者是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污染源,可以开展针对性的跨区域环境监测工作,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实现对这些监测数据的高效利用。此外,通过上述专门监测网络系统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多层次划分,也就是结合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结合上述监测数据来完善和创新环境监测网。

4.2建立健全监测系统设施

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中,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的监测目标有限,而且人工监测和数据分析等工作量较大,容易出现监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影响环境监测工作效率。因此,我国也需要加大对环境监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对相应监测系统设施的不断完善,在吸取成功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推动我国自主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实现监测运行效率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人工监测工作量,避免人工监测方式所带来的误差,实现了环境监测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

5、结语

随着目前全球范围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各个国家都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需要针对此技术发展和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对此技术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构建完善和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机制和体系,做好技术指导和评估考核工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和高质量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支持环保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辉.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环境与发展, 2018.

[2] 宋维民.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 000(006):P.37-38.

[3] 吴鹏.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 000(011):73.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挑战
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探讨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