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急处理机制研究

2020-11-26 12:41陈菁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医院

陈菁

摘 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影响极其深远,如处理不当将给社会造成惨重损失,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医院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环节,要客观评估制定应急分级等级,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急处理机制,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产生负面影响,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医院;应急处理机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开始发现“人传人”后,在全球快速传播,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危害之深、传播之快是始料不及,截止2020年5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累计3393302例。其中,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有很多确诊病例,对全球各国人民造成极大伤害。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梳理,有效遏制突发公共卫生传染病传播,建立医院应急处理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的必要性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情的危害及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院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医院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医院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控、可防、可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情的分级管理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范围包括:一是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其他省有进一步扩散趋势。二是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三是涉及其他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四是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传染病重新流行。五是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六是跨省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七是国务院卫生部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范围包括:一是在县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区。二是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三是腺鼠疫发生流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涉及2个以上市、州。 四是霍乱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市、州,有扩散趋势。五是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区。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六是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七是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区以外的地区。八是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九是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十是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范围包括:一是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我县行政区域以内。 二是腺鼠疫发生流行,在本县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或区。三是霍乱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或区。四是1 周内在我县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五是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六是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七是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八是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九是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范围包括:一是腺鼠疫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二是霍乱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三是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四是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五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急处理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院应急处理机制要遵循预防为主、坚持不懈,统一领导、职责分明,依法处置、科学防治,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才能有效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范围传播。

(一)成立医院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医院要参照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情处理办法及措施,如2003年非典、非洲埃博拉病毒等,及时成立医院应急处理组织机构,明确领导小组责任,主要负责突发公共衛生事件的协调、规划、调度医院资源、对外发布信息、制定应急预案、落实救援措施、保障医疗安全、协调及调动相关科室及救援小组成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物资、药品及器械储备和供应,发挥应急组织机构的核心作用、领导作用。

(二)成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救援队在应急机制中作用大,主要负责病员的诊断、治疗、护理及医学观察,制定危重病员的诊疗方案、组织会诊、决定转诊,伤病员的转运工作,检测标本采集并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传染病调查。医院任何科室、医务人员不得拒绝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伤员的救治。

(三)成立医院疫情监测报告、院内感染控制组

本组作用是在应急机制中起到纽带作用,避免传染病大范围传播。主要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登记、汇总并及时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疫情的网络直报工作,与市(县)疾病控制中心的联络工作,院内感染控制、消毒隔离的指导工作,消毒药品、器械及隔离服的准备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急救治专家组

本组在应急处理机制中起疫情防治的关键作用。主要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定、评估和审查救援方案,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的诊治和护理,解决突发卫生事件中突发事件,针对具体疫情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诊疗方案,建立基于高级别防治重大传染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体系,为当地政府制定应对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的报告时限和程序要严格遵守逐级上报机制。医院科室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报告医务部。医务部当在1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报告。如系传染病,医务人员在报告医务部的同时应及时准确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疫情监测报告组接到疫情报告后要在1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报告并及时网络直报。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医院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基于Hadoop平台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研究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