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的探析

2020-11-27 20:16张阳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6期
关键词:成桩夯法软土

张阳

山西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1 CFG桩长螺旋成孔技术

1.1 技术工艺

针对路桥工程施工而言,在软土地基处理完成之后必须严格控制沉降量,而CFG桩能够有效降低工后沉降,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CFG桩长螺旋成孔技术的工艺流程,具体如下:①平整场地,选择机械方式对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并达到CFG桩顶标高50cm以上,其中50cm是工作垫层,表面设计成2%的排水横坡,选用型号是YZ26T的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1];②测量放样,认真完成编号与记录工作;③钻机就位,需要对钻杆的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偏差<1%,在达到要求之后方可进行开钻;④成孔,需要将钻进的速度控制在1m/min至1.2m/min间,成孔的深度必须达到设计深度要求,而施工桩顶标高需要比设计标高>0.5m;⑤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选择750拌合站进行集中拌和,其每一盘的搅拌时间应在90s至120s间,同时出厂塌落度控制在180mm至200mm,然而以自卸式运输车将混合料运输到现场;⑥混合料灌注,钻杆提拔到20cm至30cm后,以泵送的方式进行混合料的灌注,而提钻的速度控制在1.5m/min至1.7m/min,泵送压力控制在5.5MPa至7.5MPa,同时施工桩顶应>设计桩顶30cm至50cm[2];⑦整机移位;⑧现场试验;⑨对试块28d后的抗压强度进行测定。

1.2 技术优势

CFG桩选用的原材料基本包含水泥、粉煤灰以及碎石桩,在灌注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比如通过泵送的方式灌注混合料,或是成桩时选择振动沉管灌注方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泵送混合料,主要应用在粉土与黏性土等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其具有效率高、低污染、低噪音等优势。

1.3 应用效果

通过对路桥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检测可知,CFG桩在受到荷载后,桩顶的沉降比较均匀、稳定,沉降量在21mm——38mm,达到了标准规范要求。若是选择振动成管形式,每天可以进行80m至100m的成桩,而选择CFG成桩每天可以进行400m至500m成桩,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与此同时,CFG桩技术效果突出,质量高,能够控制施工成本,而且能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路桥软土地基处理中选择CFG桩技术,工后沉降量比较小,能够进一步强化地基稳定性,保证路桥软土地基处理质量。

2 双向搅拌桩技术

2.1 技术特点与原理

在路桥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双向搅拌桩技术,其操作流程比较简单,效率高,材料 成本低,人工费用少,有利于实现工期目标。与此同时,处理后的软土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得到增强,提升了成桩质量。工作原理是:对原水泥土搅拌桩机械的动力传动系统、钻杆以及钻头进行优化,选择同心双轴钻杆,上组、下组搅拌叶片进行正反式旋转,以实现均匀搅拌,提升成桩质量。

2.2 技术优势

双向搅拌桩技术选择普通机械设备就能够实现软土地基的处理,而且地基处理质量较高,能够节省设备租赁与采购费用。与此同时,此项技术对桩体周围土体造成的扰动相对较小,搅拌比较均匀,成桩质量好,且施工效率高。在具体施工中一般选择“两搅一喷”方式,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

2.3 应用效果

在路桥软土地基处理中选择双向搅拌桩技术,能够保证桩身均匀,无地面冒浆问题,且提升了加固深度。通过双向搅拌可以提升作业效率,四搅两喷调整为两搅一喷,效率提高一倍。经过对现场试验与测量分析可知,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比较强,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证行车安全。此外,工后沉降量比较小,增强了路基稳定性。

3 爆夯法

3.1 工艺流程

爆夯法的基本原理是:全面勘察软土地基,结合软土地基实际情况建立竖向排水通道,同时附加适量的堆载。在堆载沉降稳定之后,通过软土地基中埋设的炸药包爆炸形成的扰动,减小软土强度,促进软土的压缩,从而增强软土稳定性[3]。与此同时,利用排水通道把软土地基中的积水及时排出,实现地基的压缩,从而增强超载预压质量。爆夯法工艺流程:①铺设砂垫层,并以其作为排水通道;②建立竖向排水通道;③填土处理,其高度必须达到工作面标高;④确定最佳爆破参数,并进行炮孔布局;⑤多次爆破;⑥观测地表沉降情况。

3.2 技术优势

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爆夯法,能够缩短工期,减小费用,而且地基处理无需考虑深度,处理效果突出,能够适应路桥软土地基实际需求。与此同时,爆夯法能量利用率相对较低,软土中传播的能量仅在33%左右。土体中动载能量分布比较均匀,不会受到深度的影响,施工安全。

4 Y形沉管灌注桩技术

4.1 技术方法

技术原理是:通过地下连续墙幅拼构特大型桩,从而增强软土地基承载力。Y形沉管灌注桩是以传统沉管灌注桩为基础而创新研制的,断面形状为三段弧线弧面向内组成的曲边三角形,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把圆管形桩模调整成Y形桩模。由此不但可以优化施工步骤,控制工程造价,也能够利用非圆形桩侧表面积增强摩阻力,从而强化桩基承载力。

4.2 技术优势

Y形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工序比较简单,需要投入的材料成本低,能够有效保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与此同时,此项技术能够提高成桩质量,增强路基承载力与稳定性,从而使车辆的安全运行。

5 结语

在路桥软土地基处理中实践应用新技术,能够切实增强软土地基承载力、稳定性,提升处理效果。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并严格按照技术原理、工艺流程进行,从而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保证路桥工程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成桩夯法软土
软土、填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提高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研究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三轴搅拌止水在软土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深厚杂填土地层中钻孔灌注桩成桩施工工艺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研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海湾滩地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