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2020-11-28 07:21王胜起洪庆林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低碳发展体育经济体育产业

王胜起 洪庆林

摘          要:体育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一个朝阳产业。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飞速转变,我们需要积极地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而我国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也成了体育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体育经济视角下如何途径体育经济产业的低碳发展,充分开拓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路径呢?本文就此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低碳发展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SYK17045);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编号:XSYGG2019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也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个背景之下,低碳经济成了我们发展经济的重要模式,它能够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的优势,所以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向低碳发展靠拢,这样才能够有效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将从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出发,浅议体育经济视角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快速的发展,我国的体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逐渐地从以往的单一化和低水平向多元化进行拓展,也开始从实物型的消费向观赏型和参与型消费进行转变,体育产业得到了一定的规模化发展,也在努力提升体育产品的质量。同时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也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文件,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体育产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体育产业是低碳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低碳发展方面本身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缺乏必要的支持和有效的引导。我国的体育法已经实施20多年,但是体育法中对于体育产业缺乏一定的规定,这肯定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当然虽然也颁布了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文件和指导意见,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做出了一些要求,但是这些内容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落实,所以无法对经济体制的变革进行一定的调整,也就使得体育产业发展缺乏一个有效的指导。在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于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一些优势没有做出重点的说明,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性。因为缺乏政府部门必要的支持,使得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偏低

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不高,存在着运营成本高的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我国体育馆整体的利用率还没有达到30%。自从背景奥运会以来我国也建设了不少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各个地区对于体育场馆的建设也投入了不少的财力,出现了很多上规模的体育场馆。但是对于体育场馆的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运营的成本相对较高,缺乏有效的利用,比如在对群众的开放上面存在着较多的限制,无法推行全民健身这一计划,另外在场馆的设计上,配置过于盲目性,功能性不强,所以在很多时候不能满足一些大型赛事所需要的相关的设施,导致了在日常的健身和大型赛事上面场馆都得不到有效的使用,形成了资源浪费,也耗费了政府波及的款项,在一定程度上給政府造成了压力。

(三)体育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够合理,从体育竞赛上面来看,一些高水平的竞赛比较受大众的喜爱,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发展职业体育,推出一些知名的体育竞赛的品牌。另外我国在制造业上面属于生产大国,运动的复式还有运动用品的生产所占据的比重较大。但是我国的体育产品的生产存在着能耗高的情况,这自然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创新,可以提升生产产品的质量,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实现产业的升级。努力的发展和体育相关的其他的一些产业,比如彩票、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等。

(四)体育产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持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方面的支持,这样一来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首先我国在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所以无法对传统的体育产业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体育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优势,导致体育产业无法有效的升级。我国的体育产品相对比较的低端因此在市场上面缺乏有力的竞争,无法借助体育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外从人才的角度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使得体育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情况都比较的低,根本无法满足体育发展的需求。同时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形成高度的重视。缺乏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对于低碳经济缺乏完整并且深刻的认识,对于怎样能够把低碳经济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缺乏一定的了解,从而限制了体育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体育经济视角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是体育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在2008年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在2014年举办了南京青年奥运会,通过这两次运动会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两次大型运动会的举办,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展体育的热情一度高涨。这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我们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同时相继出台了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这些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和环境。当然体育经济的发展也不是非常顺利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自然会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之间会存在着一些冲突,也就是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产业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还不够细致化,和目前发展的模式存在着偏差,导致体育产业发展的道路比较坎坷,而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也是体育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二)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是体育产业发展内在需求

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就是不断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这些都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全球变暖还有大气污染这些问题已经成了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造成了雾霾、生态破坏等等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做出一些的调整,要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而在经济发展转变中,低碳经济应该成为我们的主要方向。我国的人口相对较多,但是随着资源的消耗,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也会逐渐地增加。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也能够缓解人口的压力。体育产业是一门朝阳产业,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其实是巨大的,目前社会形势下体育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成为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体育经济低碳化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体育产业在全球的年增长值在2013年时已经达到了9000亿美元,而其中美国体育产业的增长值就达到了4500亿美元。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年增长值明显落后。通过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达国家质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自然缺乏一定的优势。当然国际上一些发达的国家也提出了要发展低碳经济,所以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调整,促进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必然要求。

三、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路径

(一)促进体育物流的发展

目前要想体育事业得到长期的发展,需要依靠大型的体育赛事和一些体育活动。在现代化的体育产业发展中,因为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体育赛事的开展消耗较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体育物流对于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需要建立健全一個完善的体育物流组织,能够让大型的一些体育器材还有建设的材料更好的运输。其次,加快体育物流可以很好地促进体育经济低碳化的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推进体育物流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体育产品和器械的运输,从而缩减运输的时间,另外,要完善物流组织结构,减少运输中重复运输,降低运输的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二)推动体育赛事的低碳化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体育竞赛的支持。那么相关的部门还有一些企业在举办体育赛事的时候应该注重体育赛事的低碳化。要想实现体育赛事的低碳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在举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要加强关于低碳体育还有低碳体育消费观方面的宣传,能够让这样的理念植入人心。二是在体育赛事场地建设中,注意建设用料的选择,尽可能让使用的材料和技术都低碳环保化。三是在开展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使用低碳的体育器材,对于器材要能够做到充分的利用,不要出现浪费的现象,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借助推进体育赛事的低碳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低碳化的发展。

(三)推进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

随着目前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善,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体育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中也要注意坚持低碳化的理念。比如体育场馆的建设方面,应该多使用低碳环保的材料,在安装体育器材的时候,要多选择环保低碳的器材,要加强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化,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低碳化的发展。

(四)加强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对于体育场馆我们需要做出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可以多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和使用。要充分做好提前的预期和规划,避免存在面子工程,导致体育场馆配置过高,但是使用率低,造成的资源浪费。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碳经济对于改善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像是体育场馆使用率不高,缺乏政府的必要支持,体育人才偏低等等。为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体育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性,探索低碳化发展路径,全面的推进体育产业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增喜.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01)

[2]许玲.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结构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1(05)

[3]潘喜梅.中国体育竞赛服务产业市场发育机制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作者简介:

王胜起(1986-  ),男,山东潍坊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低碳发展体育经济体育产业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论NBA对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化开发的借鉴
浅议城乡布局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影响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