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垄断石油公司的竞争对石油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2020-11-28 07:21白思宇李燕玉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垄断市场结构竞争

白思宇 李燕玉

摘           要: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均汽车拥有比例迅速提高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1993年开始进入石油纯进口国行列。而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作为我国发展最久、规模最大的两大垄断石油公司,难以避免出现竞争的情况,且这种竞争必然会对整个石油产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SCP模型分析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差异和竞争及其对我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为我国石油产业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有效的企业市场行为、高效的市场绩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石油产业;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对于石油产业的寡头垄断一直都有很多争议,针对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速度缓慢、油气价格居高不下,并且油气短缺时有发生等现象,一些人认为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垄断的结果,还将中石油、中石化的利润增长称作“垄断暴利”。目前国有石油巨头并没有在科技创新、节约成本、提高企业服务水平等层面进行新的突破,而是依靠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自身的垄断地位,尽力约束民营石油企业。这不仅损害民企的竞争权,同时侵犯了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权。

一、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

(一)市场集中度

石油产业绝对集中度采用CR4计算,从图1看,规模最大的前四家公司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产业CR4的值始终保持在75%以上,可以说明中国石油产业的绝对集中度属于极高寡占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22135.04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列首位,占全行业比重高达19.0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排在第二,销售收入也超过2万亿元,占比达18.99%;这两家企业的销售收入远远超过了其他企业。

(二)产品差异化

石油产业的产品差异化表现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成品油、汽油和柴油的差异。从成品油的角度来看,如图2所示,中石化成品油的零售总量市场份额47%高于中石油29%。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加油站是成品油零售市场的主要载体,加油站经营者是成品油零售市场竞争的主体。从加油站的分布上可以看出,中石化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中石油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中国的油田主要都分布在北方地区,所以中石化的原油大部分是进口的,加工的成本高。中石油大部分用的是国产的原油,成本会比较低,所以中石化成品油的市场份额会高一些。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石油企业的营销形式一般是统一营销,即中国石油各主要生产企业根据销售区域的市场需求,统一安排生产,并按计划将所生产的产品全部分配给销售单位,销售单位在各自的区域销售产品。这种做法既强调了计划的严密性,又加强了整体协调。而中石化一般销售自己的产品,即自销。自销是指下属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对市场形势的研究和判断,自主安排生产,自主销售产品。中石化的自销有利于满足成品油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所以中石化的成品油会卖的更好些。

从汽油和柴油的角度来看,如图3,中石油汽油零售量53%高于中石化汽油零售量39%,中石油柴油零售量28%高于中石化柴油零售量21%。中石油汽油和柴油卖得好的原因是中石油偏受消费者喜爱,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中石油的油比中石化的油更耐用。

(三)进入壁垒

1.规模经济壁垒

石油行业是很典型的规模经济,油田的开放、原油的提炼、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都需要很严密的规定和巨大的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从而厂商想进入石油行业必须要存在这些方面的条件。

2.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中国石油行业的企业亦或者说是三大石油集团从事石油行业已经很久了,他们都拥有一套完整的石油开采、提炼和销售体系,这需要各个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于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有很大的阻碍。

3.必要资本量壁垒

中国石油行业就拿中石油举例,资本储备量就最少需要达到20亿元,这个数字完全可以把中小型投资者挡在门槛外。

4.制度性壁垒

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作为企业的既定的外生变量,对于石油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的规定,限制了潜在进入者进入中国石油行业,也对石油行业的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石油产业的市场行为

(一)竞争行为

作为中国石油产业中的垄断企业,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具有一些竞争行为。它们以黄河为界划分,北边是中石油,南边是中石化。因此南方大多数的加油站为中石化,而北方为中石油。北方的油气资源丰富,而南方的油田资源相对贫乏,所以中石油油田多,中石化炼油厂多。虽然北油南化的格局形成已久,但是这样的形势不利于我国石油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于是国家让中石油中石化两大企业在对方地盘上互建加油站,互抢好地段,中石油开始南下,中石化也开始北上,互相渗透,互相竞争,不再一方独占。在成品油销售竞争方面,因为各企业的地理位置和营销模式各不相同,客观上形成了南北两个区域性石油市场。两大成品油市场竞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两大集团公司竞相收购或建立加油站。在价格竞争上,中国石化的汽油为进口油,由于是进出口的原因,所以价格略贵,而中石油为了通过两者之间的差价来吸引顾客,定价略低。

(二)并购重组行为

为顺应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石油工业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1982-1988年。这期间,改革的重点是弱化行业的行政色彩,强化企业职能,逐步弱化甚至废除主管部门的权力;第二次是1998年,我国对石油化工行业进行了重大调整,组建了三大石油公司,完成了石化行业的市场化重组。行业重组后,中石油、中石化双双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我国石油企业开始与国外企业合资、兼并。中石油集团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新加坡石油公司、澳大利亞天然气公司等;中石化收购澳洲油田、Addax石油公司等。为了扩大规模,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中石油和中石化不断地进行并购重组。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并购活动不断增加,也反映出中国石油企业在调整自身、优化资源配置、走向世界方面所采取的关键步骤。

三、石油产业市场绩效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国内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油气短缺现象,国内石油行业的利润也大幅增长。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上缴利税几乎占全国工业利税的四分之一,利润占央企全年利润的三分之一。这两家石油公司虽然获得了巨额利润,但这与其利用行政壁垒获得的绝对垄断地位密切相关。由于两大企业的垄断,我国其他企业不能获得大量利润,业绩无法提高。导致我国与国际上一些大的石油公司相比较,我国石油公司的业绩状况明显落后。

四、垄断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石油、中石化的行政垄断给民营石油企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国务院办公厅于1999年转发“38号文件”,明确规定仅两个石油巨头拥有成品油批发权。政府强化了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使民营石油企业发展困难。按照入世承诺,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于2004年开始正式对外开放。外国公司可以在中国境内销售自产的成品油。因此,民营石油企业正面临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国外石油巨头三座大山的巨大压力。2005年,国务院下达文件,明确规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重要领域,使民营企业有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商务部于2006年發布文件宣布自2007年起开放我国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让民营企业看到了一丝生机。但由于石油巨头垄断市场控制权,民营石油企业只有在官方文件中才有生存的空间,实际上仍受到严格限制,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目前,中国石油市场处于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垄断格局中。中石油、中石化以其在石油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完全展现了行政垄断企业的特点。在石油生产和炼油领域,由于进口配额的存在,民营炼油厂的原油主要来自垄断巨头。垄断巨头凭借特权,常常以高价格向民营炼油厂供应原油,这使得炼化企业生产成本升高并使成品油批发价格也随之升高。当垄断企业原油不足时,它只会向自己企业下的炼油企业供货。由于石油巨头企业的终端垄断,私营炼油厂生产的石油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给垄断石油企业。私营炼油企业的生存境况是,它们以高价格进口原油,以低价格出售石油,企业的生存很难维持。私人加油站在成品油批发和零售领域的生存空间也非常小,两个石油巨头的加油站几乎占据了所有销量最大的高速公路和国道。所以,中国的石油行业应该得到重新地整合,以达到市场的平衡。要使民营石油企业没有约束的进入石油市场和参与下游市场竞争,必须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只有政府放开对国有石油企业的保护,并且为民营石油公司提供有利的政策扶持,才能使民企不受限制参与竞争,促进石油行业竞争性结构的形成。

本文从SCP三个方面对我国石油行业现状的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石油行业存在缺乏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如行业集中指数高、产品差异小等;石油工程技术不成熟,石油产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石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内石油开发利用的良性发展。未来中国石油应该在引入有效竞争,打破垄断,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上进行改革。从市场准入来说,将来应该是两大集团(中石油、中石化)、新进入石油行业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形成一个包括贸易权在内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并逐步开放。

参考文献:

[1]林健民.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及其优化[J].经济问题,2013(01)

[2]李忠民,孙耀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石油产业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1):53-57.

[3]习文静.中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6):43-47.

作者简介:

白思宇(1999-  ),女,汉族,辽宁省铁岭市人,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本科;

李燕玉(1978.7-  ),通讯作者,女,朝鲜族,吉林省永吉县人,博士研究生,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经济、东北亚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垄断市场结构竞争
浅议公路经营权市场结构
韩抱怨中国“垄断”航空市场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