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吉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与对策探讨

2020-11-28 07:21朱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吉林省中小企业

朱琳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党和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高度关注。但是很多中小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存在困难,并且逐渐地出现增速减缓,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尤其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更是如此,大量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抗风险能力亟待提高。因而本文针对吉林省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进行探讨,并且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吉林省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新时代吉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编号:JJKH20200834SK)的研究成果

吉林省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同时更要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呵护。虽然党和国家已经为中小企业营造了相对公平的营商环境,在资金、技术、政策方面给予了相应的保证,但是新时代吉林省农村中小学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仍然有很多。这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有关,同时也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有关。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群策群力,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进行更多的积极探讨,才能帮助农村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的蓬勃发展。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吉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正式的探讨。

一、新时代吉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经营管理理念难以与时俱进

吉林省农村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者的情况大不相同,有的有较高的学历,同时已经在企业经营方面有了一定的感悟,并且可以运用现有的环境和资源来进行转型升级。但是有的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却并不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经营理念难以在短时间之内与时俱进,进行积极的创新。在“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的要求下中小企业必须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作为重点理解的内容,但是部分经营者却并不能真正地将这些理念运用于实际,本身也承担不了较高的成本,对于相应的废弃物处理设备更是难以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甚至有的人认为党和国家没有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而是在用环保以及各种各样的理念来为中小企业戴上笼子。考虑问题时没有从源头出发,而是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缺乏转型升级的长远战略规划

2018年,我國民营企业已超过2500万户,贡献了全国税收的50%以上,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民营企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90%。虽然民营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却对于自身的发展缺乏长远其规划。对于一些决策部署,往往是一拍脑门儿就决定了。没有根据市场环境以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来进行。企业的领导者在对于是否开展转型升级,以及扩大生产或者缩小规模的过程中有时候显得很盲目和激进。对于新产业的发展道路没有相应的规划,对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没有具体可行的策略和方法,甚至认为只要靠着价格战和总体战就可以战胜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这样的零和博弈思维限制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自身转型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就盲目地进入新的经营范围和新的行业。很容易会带来相应的损失,导致农村中小企业自身的失败。因此缺乏长远战略规划的问题是农村中小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缺乏技术和市场环境的支持

民营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 超过70%,民营企业城镇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80%以上,但是仍然呈现出“散、弱、小”等特征。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的生产设备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是十分落后的,甚至于只是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对于一些新设备和新技术没有运用的环境和空间,甚至没有运用的能力和条件。在农村中小企业实行转型时不论是管理模式转型,还是产品和市场内部转型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设备作为支撑。中小企业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设备支持和技术支持。在市场环境受到外部冲击的时候最先受到影响的正是中小企业。没有市场的支持以及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和整体的技术支持那么自身转型升级的实现将会十分困难。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创新水平并不高。很多中小企业得到的专利权往往仅仅是外观设计的专利权,对于相应的技术设备没有进行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四)没有健康稳定的资金流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提供相应的保障。对于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运用也是这样,对于拓展市场份额,进行设备创新、营销创新时也是如此,可以说资金流是农村中小企业可以正常运转的血液。如果某一家中小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倒闭歇业的现象。与此同时,资金链紧张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逐步解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然处于阵痛期,缺乏资金的有效支持。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甚至是高风险性。以至于出现了中小企业前脚贷款后脚赔钱,最后无力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

(五)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各种各样的微工厂和农村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在吉林省更是如火如荼。国家正是希望这些企业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脱贫。但是相应的扶持力度以及政策保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一些具体的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显得有些仓促,为了保障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推进,因此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处理和考量。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一些相关资质证件的办理、场地的安排等问题亟待解决。这都是政府所应当帮助的。但是中小企业的数量多,并且分布十分的分散。虽然有心解决,但是提供的帮助却有时是杯水车薪。国家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款项用于扶持农村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真正流入中小企业手中的资金数量是有限的。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对于相应的政策解读不够规范和科学。在执行过程中很多政策已经逐渐的变了味道。政府应当加大扶持的力度,更要保证制度落实和资金保障。

(六)转型升级和市场预判不足

吉林省农村的中小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升级转型其实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但是在面对极不稳定的市场时,很多农村的中小企业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市场预判不足。而准确的预判下一阶段的市场走向可以更迅速地更新产品,抢占新兴市场。这要求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有敏锐的目光以及丰富的市场经验。但是企业在这方面所做的还有很大的不足。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来源以及预判途径都是不完善的。中小企业的数量繁多,商品的相似度很高,如果共同进入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大。如果提前进入市场,一旦判读失误,错判了市场走向,则会给中小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这正是企业在升级换代时转型升级时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二、新时代吉林省农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困难的具体应对策略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以提高农村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

针对现阶段农村中小企业办证难、场地问题解决困难的现象。各级政府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加大扶持的力度。对于企业融资难问题要进行更多的渠道建設工作。对于国有银行和农村中小企业要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发挥桥梁作用,同时增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以及资金链容易断裂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保障农村中小企业的客观需求。同时对于现有的市场金融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加大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联系。做到抱在一起取暖,团结一致解决问题。政府部门对于中小企业的资质审查要做到迅速而准确,避免由于重新办理证件而造成企业生产以及转型升级无法进行的问题,简化申办手续,压缩相应的层级,推广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接扎扎实实地为中小企业解决问题。

(二)中小企业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以促进转型升级的实现

中小农村中小企业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对于资金链条进行积极的巩固和完善,拓展新的资金来源。尽量减少对于商业银行贷款以及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加强和银行之间的联系沟通,同时降低资金危险的概率。这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帮助,政府应当加大对于有市场潜力以及技术创新潜力的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为了免除银行对于这些企业的信用担忧问题,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企业信用体系。对于一部分存在账务不明、假账行为猖狂的不良企业要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打击。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是要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技术服务平台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农村中小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技术经验有限,同时对于一些创新技术的使用不够科学有效。但是又想进行更加迅速地转型升级,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技术难题亟待解决。不妨由政府牵头搭建相应的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平台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实现。同时降低信息技术平台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农村中小企业可以获得优质的服务。在平台上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实用技术,同时获得国家的支持和保障,从而为自身转型升级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进行积极的企业战略规划,以促进转型升级的实现

针对现阶段吉林省农村中小企业缺乏战略规划的问题,中小企业应当进行更多的市场调研,从已有的数据出发分析和总结提高,逐渐地规划出一条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道路。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多考量市场的实际反馈情况,用扎扎实实的市场数据说话,从而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对于新的技术设备、新的市场开拓方式的规划要尤其谨慎,对于企业自身的营销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要进行长远期规划,从而为自身转型升级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对于自身的管理进行不断的优化。降低家庭式企业以及家族式企业的色彩。不断地运用新型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为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保驾护航。在进行长远规划的过程中要有所取舍,舍弃的是家族式企业组织方式,得到的是未来市场的辉煌。积极地适应市场环境对于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不断的修正,才能真正地促进自身转机转型升级活动的顺利推进,使得相应的问题得到积极的解决。

三、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吉林省农村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党和国家的支持。对于现有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应对,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企业开始引进新型人才,探索人才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加强战略规划,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在应对困难的过程中提高了抗风险能力。运用有利时机和有利环境积极地实现转型升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吉林省农村的中小企业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多元化战略视角下提升农村中小企业科技竞争力研究[J].乡村科技,2018(35):10-11.

[2]李惠丽,秦秀,纪聪.吉林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7,8(11):160-161.

[3]李梦真.政府扶持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D].广西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吉林省中小企业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