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11-28 07:24柳爱梅沈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冠心病

柳爱梅 沈青

【摘要】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7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 高于对照组的74.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无不耐受情况。治疗3个月后, 两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心输出量(SV)检测值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均治疗前, 且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195.87±36.30)m、生活质量评分(26.72±5.97)分优于对照组的(165.95±33.76)m、(33.31±4.4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且其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心力衰竭;冠心病;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57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生活节奏加快, 冠心病患患者数逐年升高。在临床上,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组织持续出现缺血缺氧, 极易造成心肌坏死、心室重塑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病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均存有不同程度降低, 致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难以满足机体所需, 造成病情加重, 而且其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一般予以强心利尿、水钠限制摄入等常规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一种新型的抗心力衰竭药物, 具有扩血管、促尿钠排泄的药理作用[1]。现为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于2018年5月~2019年12月选择7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试验,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 经心电图、心脏彩超确诊;②心功能分级Ⅱ~Ⅲ级;③无严重肝肾脏器疾病;④临床治疗依从性良好;⑤对本研究内容知情, 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本研究所用药物禁忌证;②有精神类疾病史、认知功能障碍;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应用随机抽签法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9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9例;年龄54~82岁, 平均年龄(68.09±7.63)岁;冠心病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6.52±3.14)年;心功能分级:16例Ⅱ级, 23例Ⅲ级。观察组男23例, 女16例;年龄56~85岁, 平均年龄(68.63±9.28)岁;冠心病病程2~14年, 平均病程(6.47±3.20)年;心功能分级:17例Ⅱ级, 22例Ⅲ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利尿剂呋塞米(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063, 规格20 mg∶2 ml)100 mg/d静脉滴注, 1周后改为80 mg/d呋塞米静脉推注;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默克制药(江苏)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70042, 规格:5 mg/片], 10 mg/次, 2次/d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常山制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3731, 规格:25 mg/片)25 mg, 2次/d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71021, 规格:100 mg/片)100 mg/次, 1次/d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7595, 规格:5 ml∶20 mg)静脉滴注, 20 mg/次, 1次/d口服;强心剂地高辛[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1738, 规格:0.25 mg/片]0.25 mg/次, 1次/d口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407, 规格:10 mg/片)10 mg/次, 2次/d口服。治疗3个月。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Novartis Pharma Stein AG, 国药准字J20171054, 规格0.1 g/片)治疗, 0.1 g/次, 2次/d口服, 用药2~4周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可将其剂量增至0.2 g/次, 2次/d。治疗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断标准[3]:显效:经治疗后, 心悸、胸闷等症状显著减轻, 且患者心功能分级至少改善2个级别或以上;有效:心悸、胸闷症状有改善, 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改善1个级别;无效:冠心病症状、心功能分级无改善, 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包括血清BNP水平以及LVEF、LVESD、LVEDD、SV检测值。③对比治疗前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其中, 生活質量选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分值愈高说明生活质量愈差。④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 高于对照组的74.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在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无不耐受情况。

2. 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 两组血清BNP水平及LVEF、LVESD、LVEDD、SV水平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清BNP水平及LVEF、LVESD、LVEDD、SV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均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狭窄病变致使心肌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種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为冠心病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 随着病情延长心室壁缺血、心肌缺氧日益严重, 会促使心肌细胞发生凋亡、坏死。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以往通常采用利尿强心、β受体阻断剂、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他汀类等综合方案治疗, 以促使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细胞耗氧量减少, 进而达到增强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目的, 但临床实际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改善本病治疗效果, 本科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 高于对照组的74.36%;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BNP、LVEF、LVESD、LVEDD、SV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常规方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脑啡肽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 其中, 沙库巴曲属于前提药物的一种, 其进入到机体后代谢为脑啡肽酶抑制剂的活性代谢产物LBQ657, 进而对脑啡肽酶产生抑制作用, 阻止脑钠肽溶解, 使其具有利钠利尿作用[4];缬沙坦可选择性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效应以扩张血管平滑肌[5], 上述两药组合均可通过不同药理机制防止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 进而使肾素-醛固酮分泌减少, 产生扩张血管改善心室重构、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效果, 因此使用此药可在一定程度改善心肌微循环, 恢复患者心功能, 有助于改善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且其安全性良好,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靳海斌. 慢性心力衰竭的神经调节治疗及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应用新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 40(2):283-28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 45(5):359-376.

[3] 巩贵宏, 刘敏, 杨建涛. 心脉隆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14):38-40.

[4] 范剑峰, 方译, 郑春华.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7): 810-814.

[5] 孟翠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24):2997-2998.

[收稿日期:2020-05-22]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