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及其在房屋建设中的应用

2020-11-28 07:37曹国相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2期
关键词: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土木工程

曹国相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城市建设中不断增加土地面积利用率。具体体现在不断增加楼层高度,充分发掘地下空间利用率,例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居民地下室和和地铁等公共基础工程建设等。房屋建设高度直接影响着地基基坑的深度,尤其是针对达到一定高度的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保障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选择与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对于加强建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用显著。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推动建筑工程的可续发展。因此,本文对土木工程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房屋建设;应用

1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主要特点

1.1  临时性

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具有着临时性,由于其多数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在开展过程当中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而其中临时防护结构的设置是十分常见的,如临时挂网、喷浆锚杆支护等,因此该项技术具有着临时性的特点。

1.2  统筹性

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具有着统筹性,在具体的施工当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分析房屋的环境情况和土质情况,并综合考量支护形式和成本控制等内容。这样一来,可以在不对周围建筑和周围居民生活进行干扰的前提下,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的基坑边坡进行支护,并确保基坑的边坡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1.3  灵活性

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具有着灵活性,其在施工当中可能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进而导致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对此我们不能只采取单一的支护方式。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支护方式,并制定出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案来有效地应对各种情况,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具有着灵活性的特点。

2  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及其在房屋建设中的应用

2.1  土钉支护施工

土钉支护施工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在施工前期,要根据工程具体施工要求开展土钉拉拔试验,获取其拉拔力,该过程中需有第三方来监督,实现严格控制注浆力度、注浆量;其次,是在计算土钉支护深度的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钻进长度科学计算,以便于后续施工的进行;再次,是在该技术应用中,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添加添加剂,科学设计添加剂和混合料的配比。实际进行注浆作业时,还要详细分析水泥重力作用,需达到自然坠落目的,该过程中还要注意进行及时补浆操作。

2.2  土层锚杆施工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完成地下连续墙作业之后就是围护结构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具体施工中,需详细计划施工进度,完善土层锚杆作业。第一步是成孔工序,结合施工现场状况,采用冲击式钻机设备和压水钻进法技术钻孔,需一次性完成清孔和出渣工作,优化多个作业程序;第二步是安放拉杆,施工前期要对拉杆除锈,清除干净钢绞线上铁锈,合理控制好土层锚杆长度;第三步是灌浆操作,该工序相当关键,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来作为灌浆材料,如果深基坑地下水是弱酸性,则应采用防酸水泥。在水泥满足相关要求时,可合理降低水灰比,避免引发泌水和干缩等情况。

2.3  排桩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可以采用的支护形式有以下三种:(1)柱列式排桩支护,主要在工程地下水位、边坡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应用,其支护结构采用挖孔桩等。(2)工程处于非软土环境下时,需紧密连续排列支护桩,使其形成连续桩支护,用灌注桩来完善桩体间间隙,有效发挥防水功能。(3)如果是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层,其采用的支护形式多为水泥搅拌桩防渗墙、钻孔灌注桩排桩组合形式等。在房屋建筑基坑施工中,基坑开挖深度未超过6m时,主要采用钢板桩和预制混凝土板桩,且要采取顶部圈梁支撑方式。开挖达到6m~10m时,钻孔需控制在0.8mm~10mm,灌浆机搅拌中要设置支撑。当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地下连续墙需加设支撑方式达到支护效果,钻孔桩深度一般在0.8m~1m范围内,并设置多道支撑措施。

2.4  混凝土喷射作业

在基坑支护施工中,混凝土喷射是重要的防止雨水侵蚀边坡的有效支护方式。这种支护作业要先将坡面上杂质、虚土清理干净,确保其表面平整性良好,然后进行混凝土喷射,防止发生土质结构疏松而脱落的情况。边坡修正完成需再次喷射混凝土,其厚度通常控制在50mm~70mm。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即可开展钻孔作业。

2.5  地下连续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主体结构相结合(二墙合一)等支撑形式采用顺作法、逆作法、半逆作法结合使用,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宜同时用作主体地下结构外墙,即“二墙合一”。适用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周边环境条件很复杂的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施工要求有: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导墙顶面应高于地面100mm,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且高度不应小于1.2m。地下连续墙单元梢段长度宜为4m~6m。槽内泥浆面应不低于导墙面0.3m,同时应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水下混凝土应采用导管法连续浇筑。导管水平布置距离应不大于3m,距槽段端部应不大于1.5m,导管下端距槽底宜为30cm~50cm,钢筋笼吊放就位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间隔不宜大于4h。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宜为200mm,强度等级应比设计强度提高一级进行配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墙底注浆。注浆管应采用钢管;单元槽段内不少于2根,槽段长度大于6m时宜增加注浆管。注浆管下端应伸到槽底20cm~50cm,注浆压力应控制在2MPa以内,注浆总量达到设计要求或注浆量达到80%以上,压力达到2MPa即可终止注浆。

3  基坑支护技术在房屋建设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3.1  充分考虑深基坑开挖空间效应

在土木工程对深基坑技术应用中,土方开挖是土建基础施工的关键节点,一些工程的施工当中缺乏对开挖空间效应考虑,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没有完成准确的图纸设计。再加上管理人员指挥不当,严重影响了开挖质量,為后期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因边坡不稳而出现严重的事故。因此,在进行深基坑开挖之前可能建立有限元严格控制基坑的长、宽、深挖掘,控制好空间影响范围。

3.2  精确计算支护结构压力

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因为土壤应力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最终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因为数据误差而给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图纸设计时,需要对土壤物理参数进行计算,以助于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

3.3  注意施工的理论设计与实际操作存在差异性

在一些土建工程当中,投资方或相关部门只重视经济效益,偷工减料,节省成本,未经严格认证就擅自修改施工设计,或者采用劣质材料,无法应用优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严重影响到了工程质量。因此,做好前期的现场考察工作,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深基坑支护工程。通过熟悉并掌握土壤和周边的自然条件,做好整体的施工技术和流程规划,才能充分发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作用。

4  结束语

文章基于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在房屋建设中的几种常用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在实际的房屋建设过程中对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注意事项,以求更好地发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泽彬,毛立民.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8):94.

[2] 史启元,张乐,王小松.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6):234.

猜你喜欢
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土木工程
房屋建设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方法研究
刍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撑式排桩支护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