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勇当先行

2020-11-28 07:43陆永泉
唯实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江苏高质量建设

陆永泉

2020年7月29日举行的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的全省工作,根据形势变化对下半年任务再明确、再部署、再推进,对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做出安排,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此次省委在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既提气鼓劲,又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全省全局性工作和高质量发展“最迫切”的任务加以推进。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多次就交通运输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多次亲临交通发展一线指挥、调度、推动重点工作进展。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引领性行业,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面对“十四五”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将始终坚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主规划,继续强化交通运输先行引领作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开启新征程,“十四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诸多新的特征,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将更加多元。对标交通运输现代化要求,对表欧美发达国家交通運输现代化程度,对照“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交通运输必须始终坚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主规划,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当好先行引领。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上位规划支撑、紧密跟踪国家规划工作最新进展,积极争取江苏重大交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同时将全面加快进度,高质量完成《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开展指导市县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围绕“十四五”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要求,进一步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下好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

面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构建省内、国内、东亚、国际综合交通运输循环体系。今年以来,党中央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江苏而言,“十四五”期间更为重要的是畅通省内、国内循环,以省内循环为牵引,支撑国内循环、推动东亚循环、促进国际循环。江苏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并将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交通运输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必须提升交通运输集聚高端资源、支撑产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综合效应。当前全省公铁、铁水等多式联运体系还不够完善,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整体偏高;近洋、远洋航线等密度较低,对国际贸易的支撑保障能力不足。立足全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省内全域高效协同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立公铁水空深度融合的多式联运体系;着眼全国,我们将加快国家级通道和枢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快速流动;放眼国际,我们将着力加密与东亚等地区的近洋航线,稳步开拓远洋航线,积极提升中欧班列质效和国际航空运输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国际运输联系,支撑国际贸易发展。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纵深推进,我们将加速省内全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将江苏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既是江苏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提升江苏整体区域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难得机遇。推动国家战略加快落地,需要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进一步放大省域东西双向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彰显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合作中的比较优势。需要进一步强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深入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理念。需要进一步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逐步推进“一市三省”的战略协同,城市群、机场群、港口群实现科学布局和优势互补,特别是要在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进程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纵深推进三大国家战略实施,均给交通运输提出了全新发展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加快建设以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为主体的苏北“物流金三角”;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构筑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进一步加快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好重点工作推进,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加快省内全域一体化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一步加快推进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建设,按照“一年出亮点、两年见成效、三年出经验”的原则,加快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面对“美丽江苏”等全新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我们将主动适应国土空间布局和开发强度,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布局的重大举措,全面展开美丽江苏新实践是美丽中国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富美高”最直接最可感的集中展现。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把美丽江苏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突出省域空间融合发展,努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走在前列、成为典范。交通运输作为国土开发利用的先导,是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一环,必须在美丽江苏建设中展现作为。我们将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国土开发利用先导作用,统筹集约利用好综合运输线位、交通枢纽、跨江通道、港口岸线等资源。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的一体化开发,提高单位用地面积的交通运输周转量。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以“水运江苏”助力“水韵江苏”建设。优化以江河湖海为脉络的交通运输空间格局,系统谋划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打造交通绿色生态走廊。通过土地节约及再生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举措,建立交通干线沿线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等建设,构建交通绿化生态廊道,将“美丽江苏”串珠成链,全面彰显“美丽江苏”的形态、韵味、温度和质感。

面对“新基建”等突出机遇和安全发展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加快交通运输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行业现代治理能力。“十四五”时期是全省创新发展的加速推进时期,产业智能化特征鲜明,“新基建”将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省委、省政府要求着力打造数字产业高地,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与未来产业集聚发展支撑体系,推进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与设施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赋能、新兴产业育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基建”的几大领域都与交通运输密切关联,把握“新基建”的突出机遇,我们在提升交通科技创新水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一业带百业”的加持效果、培育更多的行业新增长极上还需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催生并促进了快递行业和无车无船承运等新业态的发展,我们将加强对快递行业和无车无船承运等新业态的引导,更好培育“运满满”等新业态独角兽企业,促进市场变革和运输质效提升。“十四五”时期也是体现更高水平安全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我们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完成“一杜绝、双下降”的目标任务。

面对沿江沿太湖产业向沿海转移的全新产业布局,我们将加快沿海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更好支撑沿海地区全新增长极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谈及海洋强国建设,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江苏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具备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提供支撑的发展可能。当前省委、省政府正联动推进沿江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与沿海地区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产业有序升级转移。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江苏海洋资源优势,强化“以我为主、系统谋划”,着力将沿海地区打造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增长极、对外开放的高地、产业转型的要地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地。当前江苏沿海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不完善,沿海港口总体效能不强,集疏运体系还不健全。我们将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沿海发展中的先行作用,积极做好发展海港经济的文章,形成沿海地区“两大出海口”发展新格局,提升全省港口发展能级;做好对外开放的文章,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建设国家级大通道;做好产业转型的文章,提升区域运输能力,支撑港产城融合发展。

面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入实践,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更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中“百姓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创造其所期盼的、更高品质的生活,也是江苏“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应有之意。“十四五”江蘇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持续兴办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着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扩大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供给,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根本与社会和谐基石。交通运输既关系高质量发展,又关乎高品质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运输的发展目的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作为重要的服务性行业,交通建设只是基础,行业管理是手段,运输服务才是目的。“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面推进提供更高品质客货运输服务再上新台阶,加快建立高品质、多样化、人性化的出行服务系统,推动“人悦其行”;加快建立全链条、一单制、一体化的货运物流服务系统,促进“货优其流”,从而以更加优质的运输服务支撑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生产生活。

面对夺取“双胜利”、开启新征程的复杂艰巨任务,我们将持续提升党的建设治理,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力。高质量的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将全面总结交通运输系统“三个在一线”“五抓五促”“两保一强”等党建活动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化转化为治理优势。我们将切实增强“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的政治意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精神,明白什么是党中央关心的、强调的,做到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对标对表、紧跟紧随。我们将更大力度建强战斗堡垒。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结合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的设立和运行,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我们将强化狠抓落实的顽强作风。保持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作风,在“急”“重”的基础上再突出“紧急”“特急”事项,加强督促,加快办理。我们将切实提高履责担当的本领。通过持续深入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不断提高应对变局、服务大局、开拓新局的能力水平。

(作者系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江苏高质量建设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寒露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图说江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