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析

2020-11-28 07:34郭宇婧王卉菲贾赞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效果

郭宇婧 王卉菲 贾赞慧

[摘要] 目的 探究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临床专业应届生中选取60名纳入研究,以学生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观察组采用常规讲授+网络教学+临床实践教学,对两组学生出入科成绩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 入科时,两组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技、病例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技、病例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讲授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中结合网络教学模式,可更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效果。

[关键词] 网络教学模式;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7(c)-0100-03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Network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GUO Yu-jing, WANG Hui-fei, JIA Zan-hu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etwork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60 clinical freshmen were selected for inclusion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principle of student volition,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teaching +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teaching + network teaching +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Results When entering the depar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in theoretical knowledge, clinical practice skills, case analysis ability, and adaptability(P>0.05); when leaving the depar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clinical practice skills, case analysis 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bilit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bining the regular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with the network teaching mode can make more effective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mode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婦产科学是临床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以妇产科临床工作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但是妇产科病情多样、病理复杂尤其有些疾病涉及患者的隐私,临床教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2]。随着教育理论的成熟以及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开发,网络教学模式逐渐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和推广,利用网络教学模式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应届生学习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从而改善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现状。临床见习中,带教医师先组织见习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结合病历进行分析,可采用问题引导学生对临床问题进行定向、定量思考,然后以布置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在空闲时间完成临床见习报告,汇报内容以病例分析为主,检验学生对临床工作的认识和病例分析能力[3]。以学生提交报告的内容为依据,进行下次见习教学安排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查漏补缺。该文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以60名临床专业应届生为研究样本,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对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临床专业应届生中选取60名入组研究,根据学生意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两组应届生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同时从妇产科临床中选取10名护士担任带教人员,组成两个带教小组,分别负责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名为高年资护士,其余8名不对工作经验进行限制,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带教小组组长。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常规讲授:带教医师对可用的案例、病例等资料进行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料库,同时根据临场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挑选合适的教学用案例和病例,做好授课准备。每周组织见习生进行集体教学和培训,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妇产科临床一般知识、常见妇产科疾病治疗与护理方法以及医德医风等内容。旨在通过讲授式教学帮助见习生建立较为系统的妇产科临床知识与技能体系,为后续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临床实践教学:临床实践教学应当与常规讲授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讲授教学打牢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再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与经验。首先,带教医师应当将实践教学与妇产科岗位工作内容结合起来,针对岗位需求采取有差别、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为此要转换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明确实践教学整体思路。其次,带教医师应当考虑到妇产科工作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抽象教学具体化、细致化,具体教学实践教学可通过以下思路实现:①利用教学模型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模型的过程中熟悉女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相关生理机制、解剖学结构等,以期提高见习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②利用情境教学法实施教学,将见习生放在不同的妇产科工作情境下,同时配合PBL和CBL教学法,让学生在问题和案例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完成特定经验积累和技能锻炼,旨在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实技。

网络教学:建立网上学习平台,利用微信、QQ等网络媒体平台实施教学,带教医师可在此类媒体平台中通过消息推送、布置作业、讲解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对网络空间内存在的妇产科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微课、慕课、云教学等网络教学技术进行临床教学,从而将学生零散的时间整合起来并加以利用,实现临床教学的延展;同时带教医师应当注重网络教学期间与学生的互动,积极主动与见习生沟通,确认见习生学习情况、为见习生答疑解惑,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提高教学实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应届生出入科成绩进行评价和对比,成绩评价分为理论知识、临床实技、病例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4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既定标准对见习生每项目成绩进行,每项目共计5~8项评分项,单项得分1~5分,得分越高成绩越好,提示见习生对应能力越高。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应届生入科时理论知识、临床实技、病例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该组研究中共选取60名应届生入组研究,随机平均分组后分别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和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模式,结果显示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模式的观察组应届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实技、应变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在常规讲授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中结合网络教学模式,可更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效果。见表2。

3  讨论

3.1  妇产科学教学现状

妇产科学是临床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妇产科临床知识。妇产科临床病症众多,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些患者症状相同、体征相似,其病情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对医护人员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4-5]。

传统妇产科学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局限性:①教学效率低。传统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多采用讲授+临床见习的模式实现,在这一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受体,学生凭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进行学习,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抑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率也相对较低。②缺乏实践。临床专业是一门讲究实用的学科,妇产科学教学目标也以培养妇产科临床工作者为主要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脱节较严重,但是直接安排学生于临床中进行实习的可操作性较差,为保证患者安全,见习教学也以学生在一旁观摩为主,学生在观摩中能够积累的临床经验相对有限,教材能够提供的资源也相对有限,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学习时间短。妇产科学包含知识较多,单纯依靠40~50 min的课堂讲授或有效时间的临床见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较为有限。有限的学习时间和庞大的知识体系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处理的矛盾。

3.2  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并推广至教育领域,网络教学也应运而生[6]。对于传统教学来说,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同时网络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①网络空间内存在更加广泛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广度上的扩展,还包括深度上的延伸,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可丰富妇产科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②网络教学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習兴趣。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妇产科学教学主要通过文字阅读、病例展示等方式实现,而网络教学可通过图文本、音视频、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实现,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具体、生动,能够避免学生的视觉疲劳和思维疲劳,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有利于妇产科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3.3  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3.3.1 整合教学资源  诚然网络媒体补充了妇产科学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更加多样。但是网络空间内存在的学习资源质量并不固定,甚至有些媒体渠道发布明显存在错误的知识信息,如果学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反而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效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教学资源整合工作[7-10]。

①对网络空间内的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和筛查,在去伪存真、去劣取优的过程中将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整理出来,避免学生接触到存在错误或偏差的学习资源,以便发挥网络学习的正面效果。

②教师对筛选出来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整理成库,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云存储、云学习等技术进行发布,将教学资源与教学进度安排、教材编排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进行检索和学习,提高网络教学效率。

③将网络学习资源和传统讲授课程、临床见习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系统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的连贯性,强化讲授授课、临床见习教学与网络教学效果。

3.3.2 做好学生引导工作  教学开始前,带教医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问题,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专业水平于临床见习前将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或个人,安排见习生通过教材或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檢索与讨论。

讲授教学中,带教医师安排见习生或小组代表对问题进行发言,带教医师与见习生就问题展开探讨,带教医师负责指出学生观点中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并予以指导与调整,最后带教医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并对问题发表自身看法。

在网络学习阶段,带教医师无须做太多的干预工作。网络学习尽量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期间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可。

课后时间,课后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后互动,可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也可以通过布置案例、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并做好下一次讲授课程铺垫和见习教学的准备和安排。

[参考文献]

[1]  廖宏庆,何平平,陈歆,等.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下C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92-193.

[2]  张晓静,李静,林英.基于Bb平台的医学生研究性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5):159-160,162.

[3]  张亚男,孙悦,刘文,等.讲授法与专题研讨教学法融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4):182-184.

[4]  漆静,简峰.TBL和PBL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妇产科学》授课中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9):62-63.

[5]  徐广立.课程引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以《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7):174-175.

[6]  唐海芽.高职院校《妇产科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速读,2018(5上旬):67.

[7]  李琦,赵薇,董冰.探究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下C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124-126.

[8]  李静,张晓静.网络教学平台下妇产科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252-253.

[9]  廖丹,邓亚丽,唐梅艳.基于网络空间教学平台构建妇产科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2):3500-3501.

[10]  曲大为,赵福政.基于SPOC下大学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探索—以吉林大学《妇产科学》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622-626.

(收稿日期:2020-04-20)

[作者简介] 郭宇婧(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妇科肿瘤。

[通信作者] 贾赞慧(1976-),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E-mail:xzhhhz@163.com。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医患沟通能力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培养
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阶段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民族院校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叙事医学在耳鼻咽喉科LBL教学中的应用